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财政资金与人员编制管理,湖北省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也陆续推行开来。从各地乡镇的实践来看,普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为首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了人事、编制、组织、财政等相关具体承办单位和人员,并建立了固定的政务公开查询点,各乡镇在强化对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监督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可以说。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整体来看.乡镇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李明 《财政监督》2007,(2):43-44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是将群众关心的“钱”和“人”这两个敏感事务,通过互联网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它是维护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对于降低监督成本,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日前,湖北省赤壁市召开全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会议,这标志着该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全面启动。从今年开始,赤壁市将把市民最关心的“钱”和“人”两项敏感的焦点政务实行网上直播或通过其他渠道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黄冈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紧密结合省财政厅年初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积极转变监督理念,按照内外监督并重、专项与日常监督并举、监督与公开并行的工作思路,推进和深化财政监督领域的各项改革,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竹溪县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上网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管理互动机制,打造政府“玻璃钱柜”,建设“透明财政”,变少数人监督为千家万户监督,不仅巩固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果,也创新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李勇  鲍同华 《财政监督》2007,(12):48-48
一、财政政务公开创耘了财政监督手段 财政监督的工作效果或是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运用的工作方法。长期以来,财政监督检查采用的是传统查账方式,通过对纸质报表、账册、凭证的详细检查来实施监督,费时费力、效益低下。实施财政政务公开后.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财政监督提供数据支持,推进财政监督由传统检查方法向电算化检查方法的转变。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监督检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田志强 《财政监督》2007,(11):50-51
湖北省蕲春县自2006年4月份起全面启动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同时,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与办好“县长热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财政和编制管理工作创新相结合,真正把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办成群众了解政策、方便办事、监督政务的平台,办成领导了解工作、指导工作的载体,办成蕲春对外宣传、发布信息的窗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贺荣猛 《财政监督》2007,(12):51-51
财政监督中的事前监督、事后监督机制逐渐完善,机构基本健全,随之事中监督诞生了,并逐渐趋向科学合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履行了财政的事中监督职责、职能,它正处于财政监督工作的中间环节,也是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财政监督》2007,(7):49-49
湖北省在全国首开先河进行的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以下简称“两公开”)从试点到全面推行已有两年时间了。这项工作从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凸显了有目共睹的积极效应,因此被社会各界誉为党委政府的“阳光工程”、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竹溪县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上网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政务公开与财政监督管理互动机制,打造政府“玻璃钱柜”,建设“透明财政”,变少数人监督为千家万户监督,不仅巩固了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成果,也创新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政府采购监督工作中,河北省威县采取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施“五位一体”的监督模式。确保了政府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促进了政府采购全过程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门实施政务公开.是指财政自身向全社会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流程和办事结果.通过互联网让财政工作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打造阳光财政。因此.财政政务公开是财政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不仪是财政自身加强自我约束、规范管理的需要,也是加强全社会对财政工作监督的需要。财政政务公开是财政监督的范畴,从建立财政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上考虑.财政政务公开作为财政监督工作的一部分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财政监督》2007,(12):50-50
随着《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即将实施,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湖北省从2005年起,在全省各地开展了以“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为载体的政务公开的大胆尝试。湖北省远安县根据全省统一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以“构建联心网,公开促和谐”为主题,开展了“三抓”促“三增”活动。  相似文献   

14.
《财政监督》2007,(4):7-7
2006年,湖北省京山县财政监督局直接从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获取信息,再到相关部门单位检查,全年共查出违规资金74.19万元,不仅问题查得又快又准,而且监督成本比以往同类检查减少了35%。这正是湖北省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给财政监督工作带来的新局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税收执法权和税收行政管理权(以下简称“两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权力。权力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因此,强化对“两权”监督制约,是税务系统防范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举。笔者认为,没有“两权”的有效公开,就没有“两权”的有效监督。“两权”行使情况的充分公开,是实施“两权”监督的基本前提。因此,应以政务公开为突破口,加强“两权”监督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和制度化建设,以进一步推进“两权”监督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楚天极目,百舸争流。地处武汉市商贸中心的研口区,总面积为41.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63万人,是武汉市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城区之一。近两年,武汉市研口区财政局以政务公开为抓手,公开财政资金分配情况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真正做到把群众最关心的“钱”和“人”的实情告诉群众;公开财政与编制政务,充分利用“一箱、一信一册、一屏一信息”,“民心工程”深受百姓欢迎;公开部门预算,为“阳光财政”、“阳光编制”迈出了一大步;在公开的政府工作环境下,矫E1区财政局“热情、周到、快捷、准确”的服务工作作风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7.
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财政部门来说,需要打造“阳光财政”,将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相关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2006年以来,湖北省宜都市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安排,积极开展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18.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为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提供了新的平台,不仅促进了监督工作,提高了监督效率,降低了监督成本,更重要的是架起了一座财政部门同社会各界沟通互动的桥梁。它是实施财政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财政系统推进财政改革的重要阵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的建  相似文献   

19.
简讯一组     
《财政监督》2004,(11):64-64
湖北省襄樊市:实施规范管理,推行政务公开近几年来,襄樊市财政部门将事前监督融入到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把政务公开作为带动和促进阳光理财、规范用财、源头治腐的重要工作来抓,在进一步巩固、完善乡镇财政所政务公开的基础上,重点在市、县级财政部门强化自我约束,实施以"五化"为重要内容的规范化管理措施,为全市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目标责任具体化。推行政务公开,一是确立"一把手"负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级财政按照中央“两个反哺”和“三个高于”的要求,不断加大对“三农”投入,推动了农业农村快速健康发展。为了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发挥效益,我们按照财政部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把管理的重点放到财政资金的效益上,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资金分配程序,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全面实施责任管理,探索开展绩效考核,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