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给农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为了增强农民应对加入WTO新形势的能力,积极扶持发展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农入市,大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在这座上下连接的经济大桥上从容步入大市场,实现了顺畅销售。目前,该区已建立了蔬菜协会、水果协会、养鸡协会、水产品养殖协会、农副产品销售协会等被农民誉为“红娘”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30多家,拥有集体、个体会员3万余户,入会率达25%以上。还有几家协会正在新建或发展中。近年来,农户的分散生产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  相似文献   

2.
地处闽东的周宁县目前约有农村劳动力9.2万人,其79%劳动力常年在异地从事钢材贸易.且转移的多数为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该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劳动力少、素质偏低等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周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基本情况、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劳务输出型县(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烟台市把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来抓,积极探索,大力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行业协会1000多个,会员数量11.5万户,拥有固定资产3.2亿元.其组织形式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末,怀化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88个,参社(会)农民39万人,占全市农村总人口407.95万的9.6%,占全市农村总劳力246.15万的15.8%,带动农户17.1万户,占农村104.94万总农户数的16.3%.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鄂尔多斯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产加销一体化服务为手段,引导农民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努力推进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依法、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合作组织达40100家,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大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以合作社、协会名义组建,并在工商或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8个,会员10.5万人,带动农户30.7万户。形式多种多样:一是以公司(基地)为依托创办的合作组织。二是以乡镇各种服务机构创办的合作组织。三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成立的合作组织。四是农民自愿组织联合创立的合作组织。五是以土地入股等其他形式成立的合作组织。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民"小群体"对接"大龙头"和"大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  相似文献   

9.
一、漳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运作规范的合作组织已有256家,会员数2.64万人,涵盖12个行业,其中分布在水果、蔬菜、水产、花卉优势产业和茶叶、畜牧重点行业的有103家.总注册资金1.43亿元,带动农户14.5万户,销售农产品2.77亿吨,销售额达22.94亿元.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有17家是省部级试点单位.省、市财政不仅安排了300多万元资金给予扶持,同时帮助入会农户贷款4360万元发展生产.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民收入人均年增收230元,从而带动全市农民纯收入连续两年增长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改变农村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有效的联系"小生产"与"大市场";另一方面是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将同类型的松散力量进行统一整合,改善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有效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截至2013年末,铁力市注册成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95家,其中:专业合作社86家、专业协会9家,年增速21.8%。但通过对18家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以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和相关服务的农民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以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分配和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之势。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加快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江西省宁都县财政局积极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快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在深入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调研的基础上,就宁都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财政支持专业合作组织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财政更好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洪锐 《金卡工程》2009,13(3):139-139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建设,是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项重要步骤.本文从组织形式、会员的权利与义务、生产经营策略和机制、终止和清算四个方面来分析遵义县辣椒协会制度建设现状.通过分析,提出了三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和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现辖五县一市一区,总人口27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2.6%,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07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37亿元.财政总收入37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1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近年来,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速度,宣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引导,并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山东省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来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全省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822家;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089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344亿元,利润169.7亿元,上缴税金102.3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企业的33.3%、21.7%和13.8%;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431个,参加农户237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1.4%。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山东省和天津市农村财政研究会组成联合课题组,对两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试提出一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财政》2012,(4):21-22
江苏省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着力培育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入了依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三大合作"达4.01万个,入社农户62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2%。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52万个,登记成员307.6万户,实有成员467万户;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3100个,成员129.5万户;农地股份合作社1800个,成员28.5万户。  相似文献   

18.
李尚武 《西安金融》2007,(10):56-57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由农民围绕某个专业或产品自愿联合组成,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它在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身经营行为;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湖北省京山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并逐步成长为引领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凝聚广大农户抱团发展、搏击市场风浪、实现致富梦想的重要纽带。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全县共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家,注册资金3.48亿元,入社农户3.6万余户,辐射带动农户6.34万户,分别占全县总农户数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兴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广大农民群众越来越需要有新的农村经济组织为他们提供信息,开拓市场,带动产业发展。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