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2001年打响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枪,到2005年再次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再到商务部对原产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邻苯二酚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决定,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的首例反倾销案,也是中国首次将欧盟作为整体市场的反倾销诉讼案。不过,每一次保卫战,三吉利公司都付出了很大代价。邻苯二酚反倾销虽然终裁获胜,但案件本身所涉及的问题值得业界思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2002—2008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入世后至2008年,美国反倾销呈现出"总体上减少,对中国激增;总体上分散,对中国集中"的局面,对华反倾销呈现出强烈的严酷性和歧视性特征。在这一时期内,美国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十分集中,涉及化工业、钢铁业和机电业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比例接近80%,针对这三个行业的反倾销案件数、裁定损害状况和被征税率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反倾销税率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升级的态势,而针对中国的案件升级幅度显著高于全部案件的升级幅度。  相似文献   

3.
李富 《沿海经贸》2002,(2):24-25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入世后,反倾销问题是否就会迎刃而解呢?笔者认为,入世后,中国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的挑战,并且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将呈现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来看,2006年美国并不显著.截至2006年12月25日,美国对中国三种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包括:活性碳、聚酯短纤和铜版纸.但是,2006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同样值得引起关注,包括:(1)拒绝中国企业首次提出的市场经济国家申请;(2)进一步修改反倾销规则;(3)美国国际贸易法院(CIT)责令商务部(DOC)修改家具和对虾两个大案的裁决;(4)DOC接受申请对中国铜版纸展开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最终裁决听证会,以4∶0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应诉企业出口美国的轴承产品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随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53家生产出口球轴承企业相继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确认信息。至此,历时14个月之久的入世后首起中美反倾销案以中国应诉企业全面获胜而结案。一、美方申诉2002年2月13日即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64天,从大洋彼岸传来消息:美国轴承制造商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DOC)提出申请,认为中国球轴承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一国(地区)遭受反倾销后,有可能对别国(地区)进行报复性反倾销,这样会导致国际反倾销的日益增加。我们通过整理WTO公布的1995-2010年间的反倾销数据,从反倾销的国别或地区、行业和年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印度、美国、欧盟和阿根廷的反倾销报复能力比较强,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中国和韩国的反倾销报复能力比较弱,已经成为全球被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地区)。进一步地,我们将主要反倾销国家(地区)与主要被反倾销国家(地区)之间的反倾销案件进行比较后,认为一国(地区)遭受反倾销特别是来自于主要反倾销国家(地区)的反倾销时,若没有进行有效的反倾销报复,其他国家(地区)也会加入对该国(地区)的反倾销队伍中来,使其面临更多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4,(11):26-28
八、钢铁工业(一)入世以来的基本情况钢铁行业平稳发展。入世第一年,由于高关税和配额制的取消,加上南美等国货币贬值和国际钢材生产能力过剩等因素,造成我国钢材进口压力大幅上升。而美国实施201条款后,引发欧盟等国纷纷采取保护措施,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多,导致我国大部分出口钢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9日,美国商务部签署了反倾销修正令,包括2000年美国商务部-审裁决中获得零关税的烟台安德利公司,现共有国投中鲁,烟台源通等6家中国苹果汁企业获零关税。 历时五年之久,我国农产品企业首次告倒美国商务部。在中国企业应诉美国反倾销的历史上,这是中国企业首宗就美国商务部的不公裁决上诉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并获胜的案例。 美国商务部终裁我国5家企业(除上述6家获零关税企业)9%到27%的税率。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应对入世议定书第15条反倾销规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议定书第15条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反倾销的适用作了规定。我们应把议定书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入世”三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结合“入世”前后中国在反倾销问题上的境况,从促进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高度来评估议定书第15条关于反倾销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反事实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反倾销行为对该产业价格指数变化影响的研究框架.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预测出假设不存在反倾销行为时的价格指数,运用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价格指数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额同反倾销行为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反倾销行为同价格指数之间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数据的可获性,可以得到前期和当期进口反倾销行为对本期产业价格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80-2003年美国反倾销实务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宁  梅仁毅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1(3):119-122
实务分析是研究美国反倾销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美国反倾销实务入手,对1980-2003年美国的反倾销申诉和反倾销裁决结果进行了数量和价值的定量分析,发展和补充了关于美国反倾销行为的传统观点,从而更全面合理地解读了美国的反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8年,阿根廷对来自国外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实施反倾销措施,成为世界上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则成为阿根廷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同时,贱金属及其制品是阿根廷反倾销的第一大目标产品。WTO成立以来阿根廷反倾销的频发,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因。阿根廷的反倾销实践为中国应对未来阿根廷乃至全球对华反倾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995-2007年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践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反倾销指控、行业分布、中国企业的待遇、损害和因果关系的判定、结案方式等方面,对多角度欧盟对华反倾销实践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在欧盟对外反倾销活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其首要目标;在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下,反倾销已经成为了欧盟相关产业长期战略的工具;我国企业在欧盟反倾销中的待遇有所改善;反倾销结案方式正向有利于申诉企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申诉比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对中国、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中国与美欧反倾销法的分歧和冲突,以及中国反倾销法的若干不足之处,为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欧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入手,结合欧盟对我国的反倾销的历史和现状,详细分析了欧盟对我国频繁反倾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欧盟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反倾销调查趋于下降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体。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实证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影响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永 《商业研究》2012,(9):50-55
基于1988-2008年国外对华反倾销面板数据案件数据,本文通过构造以中国主要出口伙伴为横截面单元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应用一阶差分GMM模型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对中国总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促使了中国出口在第二年增加,国外对华反倾销措施导致中国总出口在当年及次年均下降,反倾销并未对中国整体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并没有生产寒蝉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美反倾销程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美国是对华反倾销的主要国家。美国反倾销法与实践备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其对华反倾销做法往往为其他国家所效仿。中关两国反倾销程序的比较研究,能详细了解美国的反倾销过程,增加应诉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有选择性地改进我国的反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