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经济时代有个重要特点:"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企业不能帮员工发财致富,员工便不会死心塌地地帮企业发财致富.因此,一些较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提出和开始实施"帮助员工发财致富"的计划.思科公司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说:"使企业陷于困境的有两大原因,一是远离客户,二是远离员工."因此,思科40%的股票掌握在普通员工手中,总机小姐也是百万富翁.  相似文献   

2.
坐的特权     
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做工的人,傍晚散了工,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穿着长衫,自认为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这正是孔乙己没落的尴尬处。  相似文献   

3.
武小松抬头看见路边有家酒店,门前"三碗不过岗"的大旗迎风招展。景阳岗到了!武小松迈步进店,喝道:店家,上三大碗酒,二斤牛肉。好嘞!店主动作麻利、转眼酒菜上齐。武小松喝了一碗,感觉酒力太小,又端起两碗喝下肚说:再上三碗。店主说:这可是"三碗不过岗"啊!少罗嗦。武小松眼一瞪。店主只好再上三碗,武小松喝罢大叫:不过瘾,再上!  相似文献   

4.
财散人聚     
台湾察万茨经营的霖园集团有近50亿美元的资产,被誉为世界华人首富。蔡万霖常说的一话是: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他的“集团激励法”就是这句话在管理方法上的具体体现。蔡万森认为,人聚才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源泉。所以,他为公司提出了“让人人都成为小富翁”的口号,明白地告诉员工,只要努力工作,都能获得财富。在工作中,对于成绩优秀的员工,公司总是及时给予奖励。即使平时散漫者,偶尔取得一点儿成绩也同样给予嘉奖。每年年终,农园集团的员工总能拿到大大超过同业人员的奖金,数额几乎都在六七个月工资以上。对于管理层职员入待遇更…  相似文献   

5.
不管大小,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利益分享”这个问题。“利益分享”针对的无非就是眼前利益和中长期利益,一般来说,老板要的是中长期利益,员工要的是眼前利益,若要想让员丁帮助老板实现中长期利益,老板就必须给予员工眼前利益;老板若要想员工牺牲眼前利益,就必须告诉员工中长期利益是什么,实现路径是什么,而且必须要清晰,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觉得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吴雪梅 《现代企业》2020,(4):118-119
当前时期,如何在发展中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用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有企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保持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如果单凭绩效、激励、奖惩措施等方式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就会陷于"财聚人聚、财散人散"的企业发展陷阱。不仅不符合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宗旨,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因此,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7.
12亿中国人一年有300亿公斤的酒喝,平均每人喝一缸。喝白的,长胆气;喝啤的,有福气;喝红的,健身体。喝咱国酒长志气,国外洋酒没脾气。但是,酒业秩序要管理,别让"散兵打游击"。  相似文献   

8.
种田的为大     
<正> 有一次,杜老么爬长坡,和县官、商人走在一起了。三个人顶着太阳走呵,背着太阳爬啊,肚子饿空了,喉咙冒烟了,前头还有十几里上坡路,三个人都没力气了,都想弄点吃的喝的。路边一座茅屋。屋里住着一个老婆婆。三个人寻进屋,婆婆一看就明白了。老婆婆说:"我这里有水一缸,你们要喝多少就喝多少,现成的饭只有一碗,这该谁呢?"杜老么说:"一人分一点吧!"商人说:"屁话!哪有你的份呢!我跟他二一添作五哪!"县官几声干笑:"嘿嘿,他消做得指望,你也不消打得算盘。三个人里头本县为大,这碗该本县吃。"商人说:"你说你为大,我还说我为大呢!你要说出一二三来!"县官说:"也罢,本县说了再吃不迟。就说这个父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技术发展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1.信息技术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现代信息技术生产和传播的多元化,使现代财务管理面临着一场继承式的革新。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信息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0.
张颖 《人力资源》2007,(17):16-18
"我好像不能用一种恰当的方法留住我的人。我有一个精通技术的年轻人,是我花大价钱找来的。但是他走了,别人给了他一份极有诱惑力的报酬。员工尊重老板的传统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过去,是老板炒员工的鱿鱼;而今,拥有跳槽资本的员工逆转了这种传统的潜在规则,毫不留情的炒老板的鱿鱼。他们一旦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公司又忽视或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便会跳出原有组织,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理财思想主要以格言、警句、谚语等形式存在,它们是勤劳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关于财富的智慧总结。今日看来,这些深邃、简短的言语对于现代居民理财仍有很大借鉴意义。人与财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探索财富机理方面首先碰到的问题。《易经·系辞》云:“何以聚人?曰财。”北宋王安石在《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中亦云:“合天下之众者财。”有一句谚语说得更明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直到今天,财富尤其是物质财富依然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现实基础。北宋欧阳修在《本论》中也说:“足天下之用,莫先乎财”。  相似文献   

12.
朱丽 《中外管理》2015,(3):50-52
给每一位员工都配一把4000元的办公椅!多数老板很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留住人才吧。陈铮:BNJN本真室内建筑设计联合创始人,参与和主导过苹果、联合利华、通用电气、新加坡壳牌等办公设计如果老板给每一位员工配一把4000元的办公椅,竟能无形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至少,在设计师陈铮的逻辑中是可行,且满足人性需要的。对于多数老板,很可能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留住人才。"如果老板跟员工说,这是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不仅仅是一把能坐的椅子,员工可能会被黏在这个位子上。"她对《中外管理》笑言,"这比每年给员工多发4000块的奖金,来  相似文献   

13.
营销小故事     
我家门前有2家卖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记",另一家叫"张记".2家店是同时开张的.刚开始,"潘记"生意十分兴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队等候,来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记的特点是:豆腐做得很结实,口感好,给的量特别大.相比之下,张记老豆腐就不一样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软,软得像汤汁,不成形状;其次是给的豆腐少,加的汤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汤.因此,有一段时间,张记的门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为我起床晚了,只好来到张记的豆腐店.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板走过来,笑着问我豆腐怎么样.我实话实说:"味道还行,就是豆腐有点软."老板笑了笑,竟有几分满意的样子.我说:"你怎么不学学潘记呢?"老板看着我说:"学他什么呀?"我说:"把豆腐做得结实一点呀!"老板反问我:"我为什么要学他呢?"沉思了一下,老板自我解释说:"我知道了,你是说,来我这边吃豆腐的人少,是吗?"我点点头.老板建议我2个月以后再来,看看是不是会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听到老板们说:有德有才者,大胆重用;有德无才者,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坚决不用!这里的德与才又怎么样理解?老板要的是哪些德?哪些才?又有老板说,我最喜欢的业务员是能创造利润的员工,能创造利益的员工,能创造价值的员工.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15.
一、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 1、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即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将改变企业要素的所有者的地位,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仅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因此,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的各方  相似文献   

16.
管理是需要激励的,在企业管理中要想让员工有好的表现必须不断给予物质与精神的激励而最重要的是精神激励因为人是情感动物。有老板曾对笔者表示员工表现不好的时候就应该批评就应该骂,为什么要激励?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细想起来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批评是老板的权力也会给员工适当的压力从而产生动力,但带来更多的是员工的消极性与对工作的抵触性。老板最终是要获得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的形势,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人”的问题,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没有企业高素质的专业骨干和行家里手,企业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因此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培养知识性人才,正确的领导这些优秀的知识性人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1,(11)
<正> "人力资源管理"是眼下众多时髦名词中的一个。与之相应的、同样时髦的流行语言就更多,如"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没有人力资源的企业必败无疑"等等。这么看来,人才确实是受到空前的重视了。然而,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复杂的动物,管理人的工作本身就是最微妙的事情。"人力资源管理"牵涉到人员的招聘、培训、提拔,以及工资、奖金等等最敏感的领域;既要配合企业的长远战略,又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既要对得起领导,又要对得起员工,一碗水端平。这有多难! 而更难的,是用人方面的某些"国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使理论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变形走样。例如,我们常说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而有些领导者却信奉"宁用奴才,不用人才"、"任人唯亲"的基本原则,其结果是"武大郎开店,选矮子挑",企业染上了官场病,人事斗争取代了市场竞争。又例如,工资奖金制度不知如何就演变成了发"红包",发多发少由"老板"说  相似文献   

19.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世界上80%的喜剧跟钱没关系,而80%的悲剧却跟钱有关系。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为社会做出足够的贡献,不能把财富用于需要的人们,那么即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再快,也不能够对世界的重建和发展产生一点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萨拉托加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的50%取决于员工和他的老板的关系。这是因为,老板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对挽留人才有重要的影响,那么老板的哪些风格能够激发员工忠诚、并让他们甘心留下呢?以下的策略是那些以保留人才为本的老板们的“杀手锏”,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那些核心员工才能使公司取得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