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与保护意义重大。介绍了土地征收成片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其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影响,探讨了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中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阐明《土地管理法》成片开发征收标准的核心要旨及其体系构成。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成片开发标准应当以促成公益目的实现为核心要义,并秉持系统思维,既要明确其面积范围、用地构成及类型、补偿方式等基本构成要素,还应建立征收权行使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监控机制。研究结论:成片开发征收入法本身具有权宜性,待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成片开发征收完成特定历史时期使命之后应退出公益征收范围。 相似文献
3.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首要问题,《土地管理法》应当明确公共利益的法律定义和分类,限制行政机关的土地征收权力,保障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权利。土地征收制度的公共利益规范缺少明确的法律定义,存在分类和范围的逻辑混乱,本次修正案既没有化解兜底条款扩张立法的危险,也未能克服公权制衡与私权救济的虚空。国家耕地资源匮乏、公共利益解释宽泛化、宪法财产权保护表象化是土地征收制度的现实挑战。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理应排除开发园区、成片开发等地方政府各类名目的经营性活动,经济发展产生的各种红利、缓解社会矛盾的政策目标均不是公共利益,兜底条款也应予舍弃。公共利益的规范现状和现实挑战共同决定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征收制度,在最狭小的意义上确立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分类。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法前可以通过立法解释暂时缓解相应规则的空缺。 相似文献
4.
5.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台湾区段征收的发展历程,明确其基本构造及面临的问题,以期对成片开发征收有所启示。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区段征收先后经历涨价归公时期与抵价地时期,成为以目的要件、程序要件、土地分配要件为特别构造的征收形态;(2)区段征收的本质是征收权的扩张,面临公益性及必要性不足、程序正当性不足、土地分配适法性等问题。研究结论:以区段征收为鉴,成片开发征收实施性立法应秉持严格限制态度,聚焦公益性及必要性评估与审查、程序改进、土地分配等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在土地征收目的和征收补偿标准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土地征收运作的混乱与失衡。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运用立法手段重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严格区分公益性与商业性建设用地。同时,设计严格的土地征收程亭,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使农民在征地中能够真正实现土地财产权价值。 相似文献
7.
龙著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6):4-6
公共利益制度是土地征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现行法律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外延缺乏明确规定,使得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判断主体、判断标准十分模糊,界定程序、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应尽快完善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制度.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列举和概括式"模式界定公共利益;(2)完善公共利益审查、救济程序和征收补偿制度;(3)确立被征收方买回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制度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而作为土地征收制度的前提条件,土地征收公益性目的认定问题至关重要。在试点经验基础上,新《土地管理法》通过“概括+列举”方式对公益性目的进行框定,但仍缺少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进行细化。本文从新《土地管理法》出发,通过分析土地征收公益性目的认定实践现状,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越来越突出,暴力强拆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增多,威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纠纷的特点、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从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两方面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征收的改革,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区分公益用地征收与非公益用地征收,完善公益用地土地征收的措施,建立非公益用地土地的征收制度,并且从长远看,应承认集体土地的完全流转,从而在制度上化解农村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基础,同时最好建立多元裁决机制体系,为农地征收纠纷的化解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对土地征收的目的、类型、征收补偿的范围以及土地征收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对比,认为台湾地区土地征收制度在征收审核标准、执行程序以及补偿给付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大陆地区借鉴,以不断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土地征收侵权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明确土地征收侵权原因,寻求解决土地征收侵权问题的对策。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征收侵权表现为超出"公共利益"范畴、未遵循"法定程序"、未给予"合理补偿"和"复合型"侵权4种类型;(2)立法缺失、政府职能错位、司法保障缺位是导致土地征收侵权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研究结论:解决土地征收侵权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立法、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及其补偿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讨论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在征地过程中没有得到全面认可的现状,指出土地征用中尤其是公共利益性质征地行为对土地发展权的侵害现象,分析了在土地征用中不考虑集体土地发展权对农民进行低价补偿以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权补偿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以公众参与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借鉴国外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研究方法:比较法和演绎法。研究结果:土地征收决策要充分吸纳公众参与,利害关系人和其他公众的参与程度应当不同;目前我国土地征收中的公众参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未能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听证方式适用范围狭窄及具体规定不明确,成片土地征收中的协商内容局限,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公众参与方式不明确。研究结论:我国土地征收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的重点是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加强专家论证,加强听证方式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规定,将协商方式扩展应用到成片土地征收中的补偿安置决策,并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建立明确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介绍长春市土地征用补偿区片综合价格测算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长春市征地区片划分及结果.采用历史征地案例价格比较法与产值倍数法相结合的思路,初步测算了长春市征地补偿综合价格.最后对测算结果从总体价格水平及空间差异上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此次测算成果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土地征收作为一种重大事项,必须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的有关要求,以广州某征地项目为例,介绍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程序、方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新客站征地拆迁项目总体社会稳定风险较小,但部分内容仍然可能诱发风险,因此需制定详细的预案,注意加强对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问题是我国土地制度中的一个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文献分析,在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土地征购制的设想,并初步建立了一套土地征购体系.随后分析了土地征购制的优越性,认为土地征购是目前解决集体土地合法入市的方式之一,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土地市场,部分解决城乡二元化问题,最后围绕土地征购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征收是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取得私人土地的一种特殊方式 ,其核心在于对土地取得的强制性。本文针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通过比较分析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修改现行《土地管理法》 ,改革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完善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