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索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影响效应,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9年发生的撤县设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机制模型检验其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影响及传导渠道。研究结果:(1)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财政竞争和工业集聚促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水平,但引资竞争弱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促进作用。(3)撤县设区对中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城市及中小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促进效应显著;其增加了商服和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加剧了不同用途土地出让价格扭曲。研究结论:合理运用撤县设区政策工具对推动工业用地市场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区域与城市规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进撤县设区政策,逐步深化地区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发展竞争驱动下产生的地方政府土地供应策略,从空间维度上展开进一步分析,解析城市土地供应行为中存在着怎样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方法:运用2007—2017年的城市层面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1)服务于发展竞争的土地供应策略,对本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都会产生影响;(2)工业用地价格波动与商住用地价格波动都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且前者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3)工业用地价格存在“竞次式”的城市间互动,其价格增长会显著抑制本城市的用地扩张,但会促进周边城市的用地增长;(4)商住用地价格提升会促进本城市用地扩张,并抑制周边城市用地扩张;(5)作为因变量的城市用地规模,在同省/异省的城市间分别存在着“彼此促进”和“此消彼长”两种互动关系。研究结论:区域协调、用地增长两个方面要紧密结合,针对工业用地价格“竞次式”竞争和商住用地价格高价出让,从城市间关系协调入手进行调控政策的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刻画、分析土地价格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本地与溢出影响。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城市之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互动影响,城市间的产业转型升级并未出现协同演进,相反,演变过程呈现出类似“零和博弈”的特点。(2)总体层面上,土地价格的提升推动了本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抑制了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不利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演进。(3)分用途层面上,商服、住宅用地价格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明显的负向影响;工业用地价格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本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但对周边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论:政策工具层面,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可以适度提升其工业用地价格;对于较高的城市,则可以降低其商住用地价格,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度安排层面,应通过财税、政绩考核、土地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联动改革,减轻土地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的空间错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以中国34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空间分析单元,构建了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指数,探索2000—2018年中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全国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2)各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指数贡献度的差异减小,总体呈现从沿海城市向内陆递减的特征;正向错位区域增加,分布从东部沿海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负向错位区域减少,零星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呈现集聚格局,且集聚格局变化较大;高值集聚区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加强,低值集聚区由四川周边城市集聚转变为以四川为中心的周边省市集聚的格局。(4)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的影响变强,而劳动力规模、交通条件、技术创新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影响变弱。研究结论:城市工业用地配置与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空间错位现象,土地利用政策、市场规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工业用地配置空间错位存在较强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理论分析工业用地错配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机理,以期为优化工业用地配置进而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指导。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广义矩模型。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错配对区域绿色发展产生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和持续性;(2)工业用地供给规模失衡,将挤占居住用地供应,抑制绿色技术创新,阻碍产业结构升级,而不利于区域绿色发展;(3)工业用地供给方式失当,会使得大量低质企业被引进,短期内带来巨大投资而促进GDP增长,但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发展效益,同时造成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阻碍区域绿色发展。研究结论:未来应改革政府政绩考核体制与财税体制;制定规范、灵活的供地方式与标准,提高工业用地配置与利用效率;优化土地供给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市场对工业用地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讨论并检验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情景下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效率。研究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结果:大规模出让工业用地、限制性供给商住用地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对城市经济效率存在持续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土地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生态环境效应对城市经济效率产生影响,其中生态环境效应发挥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改变用地评价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加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性对待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下经济结构服务化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省级行政区建设用地及各功能用地的单/多中心两种配置模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静态面板模型、正反论证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在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及其工业和居住用地多中心配置提高了技术效率,商服用地多中心配置则相反,且随着多中心配置指数提高,居住和商服用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强度呈倒“U”型变化。(2)在区域层面,东、西部与全国的规律基本一致,但东部建设用地及其分功能用地多中心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强度最大,西部随着建设用地多中心配置指数的提高,其对技术效率的积极作用逐步凸显,工业和居住用地多中心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性相对较弱;中部建设用地多中心配置主要源于居住用地促进技术效率,而工业用地多中心配置抑制技术效率,商服用地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建设用地及三大功能用地空间配置对技术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地方政府需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配置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分析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策略互动,以及引资竞争和财政竞争对其策略互动行为的影响,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存在显著正向策略互动影响,并在用途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供给面积中,住宅用地供给面积互动影响程度高于工业和商服用地;供给价格中,工业用地供给价格互动影响程度高于商服和住宅用地;(3)引资竞争对地方政府间工业用地供给面积和价格互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面积具有同向互动影响,对价格具有反向互动影响;(4)财政竞争对地方政府商服和住宅用地供给面积和价格具有显著同向策略互动影响。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存在显著策略互动,但因土地用途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且引资竞争和财政竞争是导致其策略互动行为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以中国实施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为推动工业用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创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企业技术创新和工业转型升级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3)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在中西部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显著为正,在东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不显著。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企业技术创新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地推进数字经济政策创新,促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布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首位城市占比及首位度等表征规模分布,并借助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比较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总量抑制了能源效率,但规模分布在一定条件下减弱了这一负效应。(1)就建设用地来看,其规模分布与能源效率之间呈И型关系,第二拐点尚未出现,且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占主导,由二城市首位度向四城市首位度演进,其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强度呈倒U型变化;(2)就各功能用地来看,其规模分布与能源效率的关系与建设用地有着相似的规律,且商服用地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占主导,而工业和居住用地对其负效应占主导,工业用地表现较为明显,由二城市首位度向四城市首位度演进,工业和居住用地的负效应不断增强,商服用地的促进效应强度与建设用地一致。研究结论:适度提高建设用地空间集聚水平有助于提升能源效率,其分功能的工业和居住用地的空间集聚整体较弱,推动其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再集聚、再配置将改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目的: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剖析,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2)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议从建立土地整理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指标控制等方面人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梳理、分析和归纳,发现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大致经历了单一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评价3个阶段。研究成果在评价内容、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选择上取得进展,在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理论、评价机制、评价制度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论文分析了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评价理论创新、评价机制构建和评价制度完善3个方面提出未来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的趋势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对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地质调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尚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对绩效评价工作重视不够,绩效评价基础工作薄弱;二是绩效目标没有被细致分解,绩效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三是赋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自评得分欠合理;四是突发事件给绩效目标的实现带来很大困难。下一步应从加强绩效评价顶层设计、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绩效目标的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好绩效运行监控、严管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协同应用方面着手,建立科学规范、约束有力的地质调查项目绩效管理制度,以保障中央资金在地质事业投入领域的配置效率,促进地质调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类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日益成为股东、债权人、管理部门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成长能力、还债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等五个方面对农业类上市公司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非参数统计估计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实证评价了内蒙古地质工程总公司煤炭勘查项目投资绩效水平.基于DEA计算的结果表明,该公司红花尔基和五间房项目投资配置效率高,而陈旗项目的投资效率相对低一些.建议重视和加强陈旗项目的钻探、地质测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合理和优化使用投资资金.  相似文献   

16.
论述绩效考核信度与效度的基本概念,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和分类及其关系。剖析影响信度与效度的因素,包括绩效考核目的、评价源、绩效结构。提出增加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的对策:运用多源评价法,主要是360度绩效考核法;选择正确的考评工具及应用多种考评方法,清晰、直截了当的绩效考核工具对提高整个绩效考核的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培训考评者,以减少考评者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只有综合以上四种方法,才能增加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进而真正提高绩效考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选择以农业上市公司敦煌种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2014—2019年的报表数据为基础,采用功效系数法并以国务院国资委所编写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参考,构建对农业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对敦煌种业2014-2019年企业财务指标的表现进行纵向分析,选择同行业中营业收入水平较高的北大荒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敦煌种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方面,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Relative performance schemes such as tournaments are commonly used in markets for a variety of livestock and processing commodities, while explicit versions of these schemes are rarely used in markets for fre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specialty grains. We show how contracts for these latter commodities do in fact provide relative performance incentives, albeit indirectly, via a payment mechanism that depends on market prices. In such contracts, compensation is often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revenue; this implements a relative performance scheme by making each grower's payment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his own output but a decreasing function of other's output.  相似文献   

19.
为了能在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流道方案初步论证中提供一种较快速的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在二维N-S方程基础上,引入一维完全燃烧计算方法,提出了预估超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准二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够计入激波、边界层分离等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可在较短时间计算出整机推力、比冲性能和沿程热力学参数。通过对自由射流发动机计算,验证了此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燃料喷注位置和流道构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20.
按照"事实层面—价值层面—操作层面"的思路展开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发现近十年来的研究普遍强调在政府绩效评估应该引入多元主体,而对于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主体仍未达成一致,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因而,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估主体,努力在理念先行、制度建设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来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