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7,17(5):F0003-F0003
“重庆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研究”课题是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课题招标形式委托重庆工商大学完成的,由我校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俞萍教授主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其中户籍制度、地票制度、“三权”抵押融资等改革措施,有效促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利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没有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201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的降幅为12.7%,而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实际降幅为21.8%,即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使其城乡居民收入比多下降了0.37.可见,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通过促进资源自由流动提高了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资源错配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和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破除对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在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增加教育财政投入、促进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教育资助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深层次问题,使重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努力面临诸多挑战。为此,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做好教育规划和布局调整、制定标准化的财政投入体制、完善教育评估和督导机制、改革现有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学生救助和管理体制等加快推进重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重庆市旅游发展的基础和资源条件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基础和前景,重庆市要实现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应乡村旅游与城市、城郊旅游联动发展,共同构筑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框架;统一城乡旅游发展规划、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加强城乡旅游通道建设,保障城乡旅游的共享与互补.  相似文献   

5.
曾国平  罗松林 《全国商情》2007,(10):13-14,2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变得严峻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显得紧迫和重要.本文借鉴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经验,对照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市情,得出统筹重庆城乡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中旅游产业战略布局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也是重庆的重大使命,发展旅游业并合理进行旅游产业布局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据城乡统筹及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分析了重庆旅游产业布局与推动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在城乡统筹中重庆旅游产业的战略性布局。  相似文献   

7.
九龙坡区在重庆主城都市圈中最具城乡并存的典型特征,是重庆市首个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九龙坡区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如公共服务均衡化、“四规叠合”(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和市民化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九龙坡模式”依然面临一些难以破解的困扰城乡统筹发展的难题,如政策供给不足所导致的“有动力而无能力统筹”问题。破解城乡统筹发展难题,必须改革土地制度、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民工变市民、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和加快“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8.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1):F0003-F0003
2008年12月18日上午,“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暨重庆市对外开放与城乡统筹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四川和重庆有关兄弟高校的领导、嘉宾及会员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由重庆大学副校长张宗益教授主持;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黄志亮教授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新形势下重庆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单极带动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重庆市的产业布局与结构,并进一步对综合因子得分较高的工业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分析,为重庆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出了活动的空间,其核心观点是通过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实现三次产业协同带动重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新的发展思路。以重庆市为例,在对重庆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乡统筹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遵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导向性和可比性原则,通过经验判断,选取关键的、有代表性的指标,结合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尝试建立“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然后指出应从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角度来促进重庆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一体化评价是对城乡融合这一复杂系统工程的综合反映。成都市市域城乡一体化现状优于重庆市市域,成都市辖区城乡统筹发展呈现聚集态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而重庆市辖区内发展较快的区域多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阶段;两市辖区内的城乡融合发展都不平衡,较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城乡一体化缓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重庆市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体制应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这一发展趋势.<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实现了一定的制度创新,但仍有不足,需要以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为思路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变农民为市民、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研究发现,重庆市及其各个区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协调,从事农业生产而没有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人口也聚集在城镇造成城镇化率偏高,而绝大多数区县工业化发展又没有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教育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重庆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任务.思考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研究区域教育必须把它放到与经济社会结合、互动的层面.在"成渝经济区"、"1小时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要尽量避免或减少"回波效应",就必须建立起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首先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商贸流通业日渐成为经济发展方式向“外需、内需共同发展”战略转变难以逾越的障碍。近年来在政策“介入性”助推和市场内生驱动双重作用下,我国城乡商贸获得统筹发展的同时,商贸流通业也从整体上得以转型升级,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的实践也检验了这种良性关系的存在。在市场内生动力尚未真正形成之前,推动城乡商贸统筹的各项举措都是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对低碳试点的认识目前,国家西部开发战略进入了新时期,重庆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提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布置给重庆的战略任务,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庆必须加快发展。但是,重  相似文献   

17.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2):105-105
在重庆市新闻出版局组织开展的五届全市期刊综合质量考核中,本刊评为重庆市一级期刊。同时,在第八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活动中,本刊的“城乡统筹与区域发展”栏目被评为“好栏目”;曾崇碧的《城乡统筹与农民工养老保险体制的健全——〈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解析》获得社科好稿一等奖,王振中的《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庆地票制度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重要实践,以"先补后占"代替"先征后补",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对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地票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而稳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鼓励农民参与复垦,规范复垦验收环节,动态调控地票价格,扩大地票适用范围,完善地票价款收益分配机制,以深化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从重庆争取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到现在刚好一年。当时我们提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获得批准借助了两个条件:一是中央政府要推出一些经济和社会联动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意图;二是当时的汪洋书记从国务院秘书长的位置到重庆当书记,了解中央的政策,也了解重庆的情况。而我们提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时候并没有做好准备,我们把统筹城乡改革的难度考虑得太低。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在九龙坡区陶家镇和海龙村的试点较为成功,其共同点在于注重以工促农、社会保障和土地集约,而在改革主导角色、农民身份转变和土地流转方式上各具特色。“陶家模式”和“海龙模式”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土地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系统思考与政策创新。目前,两种模式的深化发展,面临土地政策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推力不够、城乡规划视野不宽、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管理体制不顺等困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保障农转城人员的利益,推进城乡科学规划,破除农村投资樊篱,并提升各级政府的统筹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