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瑞典人说,六十年代中期是瑞典经济发展的顶点,以后就一步一步地衰退下去。一些瑞典传统的工业,如造船和钢铁等,因国外市场被别人占去,发展遇到了很大困难,有的厂先后倒闭,很多人失业。面临着这种情况,瑞典工业需要进行大的结构改革,需要开发高技术产品,而瑞典公司传统上比较重视产品的开发,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力量比较薄弱。以此,要发展高技术产品必须寻找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机构给予帮助和支持。瑞  相似文献   

2.
1999年,瑞典继续实行积极的研究与开发政策,对基础研究和工业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政府和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继续保持高额的投入,在基础科学和工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都取得了许多进展。瑞典政府在1999年4月的一项议案中,明确提出政府的研究政策目标是:瑞典应成为领先的研究国家,其所有的研究都要保持高水平,同时研究的投入既要包括对研究工作的广度支持又要包括特殊的支持。应该增加基础研究和培训的资源,特别是在技术和自然科学方面。对瑞典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和对不断发展中的研究界与其用户之间的合…  相似文献   

3.
1·尽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税收负担,也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因此,在取得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地区直至全国,避免生产型增值税所引发的对产业结构转变的逆向调节。2·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当前,要根据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和经济政策目标,及时调整税收优惠目标,定位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动产业政策明确倾斜的产业或企业发展,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按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税收优惠要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关注。瑞典具有发展电动汽车的良好条件:政府重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电力充足且基本来自核电和水电,无温室气体排放;汽车工业基础良好,有多家大型汽车集团,并有世界级汽车技术的测试基地。此外,瑞典政府还对电动汽车的购买提供政策补贴,对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提供大力资助。同时,瑞典能源、公路交通、电子设备和通信等政府部门和企业也参与到电动汽车的项目中,为电动汽车提供配套服务和运行方案,既为实现瑞典零排放目标努力,又为瑞典提供新的产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培训班于1985年9月2日至11月1日在瑞典举办。中国通用电气工业公司钱学熙参加了学习。培训班主要以讲课、讨论和参观实物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有:瑞典的能源政策和电力负荷预测,电能的生产管理和协作,数  相似文献   

6.
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组织各地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一行7人,赴瑞典、芬兰进行了为期13天的关于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调节政策的考察活动。考察团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瑞典和芬兰的立法、行政、企业与科研相关机构,对两国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实地了解,掌握了北欧福利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基本情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考察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瑞典、芬兰近期的基本经济状况瑞典、芬兰是位于欧洲北部的两个各具特点的欧盟国家。除了共同具有高度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特点外,瑞典是传统的老牌工业强国,采矿、钢铁、造船、汽车…  相似文献   

7.
瑞典是当今发达国家中对发展中国家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近期,瑞典的官方发展援助战略和政策以及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最突出的是为了提高援助有效性而采取的项目导向型和结果导向型援助方式。本文分析了新世纪瑞典官方发展援助的战略和政策、总量和分配、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援助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张蕴萍 《生产力研究》2008,(23):101-103
美国电信业政府管制改革主要是以拆分的方式来破除电话电报公司的垄断地位,英国电信业的管制改革是与其私有化进程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改革实践对中国政府管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包括:政企分离是前提、有效竞争是制定管制政策目标、政府要启动竞争结构、产权制度改革与管制改革并举、科学制定激励性的价格管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发展援助管理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特定的发展援助目标,各国的援助管理体制不同,机构设置复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四类:1.发展合作部或援助署这是比较典型的援助机构设置模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此类模式组织援助管理机构,意大利也正准备改革管理体制,成立独立的援助署。2.政策部和独立的执行署由主管部负责政策规划,执行署负责具体管理工作,也是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如德国由专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负责发展援助,还有一些国家由外交部的主管业务总司负责制定政策,如瑞典、比利时、挪威、卢森堡。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这种模式。3.外交部主管由外交部内…  相似文献   

10.
刘希宋  李果 《经济与管理》2005,19(10):57-59
考虑个体差异的多维标度模型分析表明,哈尔滨市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既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同时是造成结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从促进经济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哈尔滨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建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结构,其主攻方向在于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低耗能和低排放的工业行业并加速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公共政策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昭示着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取向是,既要追求效率、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对我国分配政策中公平与效率思想进行了历史回顾,通过将公平与效率虚拟为两个基本的讨价还价参与人进行博弈定性分析,以资本与劳动为谈判视角,从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中探究了两者交互选择所损失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标示着该政策改革的价值越低,反之亦然.通过建立公平与效率替换模型,从两者之间直接替换策略入手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替换的有效路径,提出了替换选择所损失的社会成本.社会成本越高,表明政策实施的风险越高.正确的选择是:要找寻公平与效率之间在各个阶段合理的替换方式和方法,处理好层级结构,在二者相互整合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其替换路径,通过政府建立良好的顶层设计、充分的上下互动、坚实的底部基础等一系列改革的政策体系,实现公平与效率在帕累托优化区域内适度非均衡组合、动态平衡、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旨在对我国"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论证。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回顾"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其次,说明这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再次,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仍沿用过去的习惯,把目标值设定得比较低;另一种是,可以设定目标区间,即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基准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再一种是,不是设定单一的五年固定不变的目标值,也不是笼统地设定一个目标区间,而是对未来五年中的各年设定不同的、可以反映经济波动趋势的目标值。最后,本文对这些政策建议进行具体的测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者认为:我国成为经济增长较快国家的原因是,有利的经济结构、较早和渐进的结构性改革政策与一贯采取的经济稳定政策.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在经济政策上必须坚持两大支柱:始终贯彻市场化结构改革和继续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性转变过程。对我国现存的粮食市场与市场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经成为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改革所要实现的目标社会经济发展中应协调的两大问题:一是公平,一是效率。政府之所以要对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各种各样的干预,归根到底,是为了公平和效率问题,对我国粮食市场与价格政策的改革,也同样涉及到公平与效率目标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国进行的国民经济的调整,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要调整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是要调整在“四人帮”被打倒以前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这也就是要改革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和适当放宽经济政策。在当前一段时期,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是中心,但是对那些有利于调整比例关系的改革也应该积极进行。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很重要,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本文只就以下两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一瑞典遥感技术的研究、应用和发展主要在瑞典空间公司进行。该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瑞典工业部下属的一个国营有限公司。瑞典空间公司的主要任务是: 1.建立一个有竞争力而且经济效益高的技术机构,以贯彻执行瑞典的空间计划和遥感计划;  相似文献   

17.
人口社会政策对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有影响,不同的政策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思路和对策。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剥离附加的不合理社会管理功能,加快配套制度的改革;养老保险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探索便于城乡对接并可以跨地区流转的社会保险制度;劳动就业政策改革的出路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劳动力在政策上和制度上的界限;生育政策改革的思路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缩小城乡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正> 与任何事物一样,经济政策目标也有一个“度”的界限。在经济政策设计中,能否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一“度”的界限,将对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效应的发挥有至关重大的影响。回顾和总结我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经验教训,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经济政策目标适度选择的重要性。本文试图针对我国经济政策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从经济政策学的角度阐述经济政策目标的度量问题。一、政策目标的三维结构:数量度、水平度、偏好度与观念性的目标不同,作为政策目标,应该是可以量化的一种变量。经济政策目标也是如此,它不过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变量罢了。经济系统中的许多变量,诸如  相似文献   

19.
19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改革引发了大量关于改革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为经济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推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宏观失衡和对这种失衡的迅速调整能力的缺乏是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华盛顿共识不是改革的教条,各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制定改革政策;改革要有一个较强的政治基础,避免政府干预中的寻租行为有利于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制定经济改革政策;改革不一定是危机的逻辑延伸,改革与否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在改革目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改革政策推进的顺序安排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等。这些历史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0.
<正>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关系我国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对这个问题迄今已作了大量研究,但离达成共识,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怎样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运行的目标必须是国家宏观的、长远的、全局性的社会经济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又必须有其微观的价值取向指标。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由此决定其行为既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政策和指令,也取决于市场信号。因此,对其绩效的评判,也应是双重的。既要看其微观经济指标,也要看其实现的宏观社会经济价值。 国有企业不仅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而且当其社会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指标发生冲突时,它首先要服从政府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和调控目标的需要,从而使国有企业往往不能把盈利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按照盈利目标来衡量其效率就显得较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国有企业微观效益低并不意味着其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的贡献低。问题往往正是由于其对宏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才使其微观效益低。正因为如此,从统计资料上看,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其微观经济效益大都略低于其它企业。 因此,我们在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与其它类型企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