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亚双 《银行家》2004,(1):51-51
至截稿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联的代表已经赴港,就人民币卡在港提现以及香港人民币清算行申请获批等问题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进行沟通。 随后从香港金融管理局传出消息,中银香港成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任期三年。 按照央行规定,香港银行试办人民币业务为2004年初。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此次人民币卡在港率先实现“全流通”可谓开门大吉。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为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业务提供清算安排。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合作备忘录。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作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为参与个人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提供清算服务。同日,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     
《银行家》2004,(1)
中银香港成人民币在港清算行 任期三年 12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宣布,当日接获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委任中银香港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任期三年。中银香港新闻发言人表示,该行将尽快与中国人民银行商讨和确定实施人民币清算业务的各项工作细节及时间表。  相似文献   

4.
再谱粤港澳金融合作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金融》2004,(8):1-1
2004年以来,在CEPA全面落实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粤港澳金融关系跨入了新阶段,三地之间的金融合作一步—个脚印,不断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2月,香港银行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授权,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开立清算账户,接受清算行的存款,并支付利息,这标志着人民币有序流入香港和回  相似文献   

5.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12):F0002-F0002
10月29日,为进一步满足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个人人民币现钞兑换的限额由每人每次不超过等值6000元人民币提高至20000元人民币.具有个人人民币业务经营资格的内地银行接受经由清算行汇入的收藏人与汇款人同名的香港居民个人人民币汇款的最高限额.由每人每天50000元人民币提高至80000元人民币.取消香港银行发行人民币卡每张最高授信100000元人民币的限颁等新安排.  相似文献   

6.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14,(6):5-5
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建设银行建行6月18日宣布,央行已授权该行担任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对于推动中英两国乃至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往来、推动伦敦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建设意义重大。同时,该项决定弥补了英国的人民币交易基础设施缺陷,将完善伦敦作为全球外汇交易中心的资格。现在全球金融资本都想在快速增长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上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7.
《金融论坛》2005,10(12)
10月29日,为进一步满足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为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提供平盘及清算安排的范围:个人人民币现钞兑换的限额由每人每次不超过等值6000元人民币提高至20000元人民币;具有个人人民币业务经营资格的内地银行接受经由清算行汇入的收款人与汇款人同名的香港居民个人人民币汇款的最高限额,由每人每天50000元人民币提高至80000元人民币。取消香港银行发行人民币卡每张最高授信100000元人民币的限额等新安排。11月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把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从原来的3.75%增至4%,达…  相似文献   

8.
《云南金融》2014,(12):35-35
1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公告,正式授权中囝工商银行多哈分行担任多哈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中东地区选定人民币清算行,也是中国工商银行继担任新加坡、卢森堡人民币清算行之后再次获得中国央行授权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资格。  相似文献   

9.
资讯     
《金融博览》2011,(23):18-19
人行授权中银香港继续担任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3]第16号确定的选择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的原则和标准.经过对申请连任清算行的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的全面评审,并商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授权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继续担任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相似文献   

10.
伊贤伟 《中国金融》2003,(23):10-13
2003年11月18日,香港特别行 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港表示,,中央将允许香港银行经办人民币存款、汇款、兑换及银行卡业务。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公告》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安排。那么,内地为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渠道的主要考虑是什么?各项人民币业务的清算条件与安排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有关风险如何控制?本文拟对此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香港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是否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一直是大家关注和担忧的问题。新闻发言人的结论似乎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认为此次安排主要是满足个人旅游消费需求,目前暂不支持香港银行办理大额经常项目下的交易及资本项目交易。同时允许人民币通过清算行向内地平盘,有利于引导香港与内地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2.
易宪容 《中国金融》2003,(23):13-14
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香港银行在香港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一事正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3.
CEPA签定后,香港与国内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紧密。深圳自2003年12月与香港港币支付系统联网以来,加强了两地的金融、经济和贸易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为香港银行加入人民币支付系统打下基础。国内多个城市开放个人游香港,以及香港厂商在国内公司人民币资金调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香港各银行加入国内人民币支付系统。银行界认为,香港银行加入人民币支付系统不仅标志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全面开通,更意味着香港人民币长期脱离银行体系的体外循环时代正式结束,人们久盼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已进入实践层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4,(7):13-13
11建行在瑞士发行首只人民币债券6月26日,建设银行(亚洲)已在瑞士成功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瑞士国内首支人民币债券,交割后将在苏黎世挂牌交易。此次发行的是3年期高级无担保债券,穆迪评级A2,利率为3.45%,瑞银、汇丰银行、建银国际等为联席牵头经办人及账簿管理人。6月19日定价完成后,获得1.8倍的超额认购。12交通银行获任首尔人民币业务清算行7月3日下午,中国与韩国两国央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关于在首尔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备忘录》,并指定交通银行作为在首尔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相似文献   

15.
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运行一年多来,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和人员往来.对香港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该文分析了香港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运行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存在司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电子化》2011,(5):10-11
■系统简介人民币结算系统于2006年3月在香港推出,以提升银行同业交易的结算效率.2007年6月,金管局对该系统进行升级,成为全面的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人民币RTGS系统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担任清算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则负责系统运作事务.自2009年5月起,  相似文献   

17.
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当前人民币自由化幅度仍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此举象征着人民币向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将给予境外人民币存款工具的提供方(例如港资清算行)直接进入以本地货币结算的政府债券市场的机会,而不仅仅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2006,(20):30-30
2004年11月3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分行作为澳门人民币清算行,正式办理澳门银行个人人民币业务。一年多来,在澳门金融管理局支持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下,各项服务到位,清算渠道畅通。截至2006年8月,参与人民币清算体系的各家澳门银行(以下称“参加行”)在清算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46亿元,清算行在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45亿元,与参加行在清算行的存款基本相同,平均每月增加存款2482万元。澳门银行人民币业务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4年,国际大都会香港出现了新的景观——繁华的街头都挂上了“欢迎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兑港元1:1”的醒目招牌。这不仅告诉人们期盼已久的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业务正式扬帆,同时也在香港金融史上落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0.
三月,徜徉在香港繁华的街头,你会发现“欢迎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兑港元1:1”的醒目招牌比比皆是,随处可见。这是自国务院批准香港银行从2004年1月1日起办理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四项个人人民币业务后,出现在这个国际都会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