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我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在充分肯定经济特区作用与贡献的同时,更要思考的问题是,经济特区进入21世纪后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试验和示范作用。进入90年代中期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的确立,政策性经济特区的生命力受到了怀疑,在1995年还引发了一场经济特区是否还有必要存在的大讨论。今天,面对中国即将加入 WTO 面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的特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田 《特区展望》2000,(5):7-11
创办中国经济特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的治国杰作。邓小平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特区之父。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把中国经济特区建设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江泽民同志的特区思想,既在邓小平特区思想基础上一以贯之,又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富有新的创造。学习江泽民同志的特区思想,对于正确认识经济特区的历史命运,消除一些人对经济特区的不良认识,增创特区的体制优势,创造和迎接中国经济特区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有着直接的帮助。   在特区创建之初,就以面向世界的眼…  相似文献   

3.
顾海良 《南方经济》2009,(11):79-80
《中国经济特区史论》是中宣部推荐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重点图书之一。该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史的系统而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是献给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一份厚礼。在回顾特区的历史地位时,该书前言充满激情地写道:30年在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的确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瞬间,  相似文献   

4.
杜强 《特区经济》1994,(7):32-34
<正>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它适应了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大趋势,并构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16年来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实践证明,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举措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迈入90年代这个跨时代、跨世纪的时刻,国内却出现了对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使命的模糊认识,其基本论调为“特区优势丧失论”.显然,这种论调狭义理解了特区优势,把特区优势等同于特区优惠政策.如果不  相似文献   

5.
经济特区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为刺激经济发展而提供特殊政策和制度安排的行政区域。1980年,中国先后在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产物。它最初是作为出口加工区而存在的,通过促进国内出口,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以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经济特区,并通过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使特区自身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全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对中国经济特区建立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以使经济特区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试验和示范作用。在经济特区的启动阶段和发展的早期,为了迅速打开吸引外资的局面,中国政府给予了特区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外资企业享…………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的试验和示范作用。在经济特区的启动阶段和发展的早期,为了迅速打开吸引外资的局面,中国政府给予了特区诸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外资企业享……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举措,而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的理论,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创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计并始终关注和支持的一项崭新事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决策。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一直发挥着试验,探路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以自己宝贵经验为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贡献。”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其提出,发展到获得普遍的指导意义,无不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当前,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进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步入新世纪的特区,当她拥抱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的时候,她只有20岁。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根本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对外开放理论,经济特区是我国依据这一理论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产物。经济特区如何在新世纪继续闪耀其"特"有的光芒,关键是紧紧抓住这个政策不放。新世纪经济特区最大的"亮点"依然是对外开放,要努力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再谱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5,(10):37-3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在深圳考察时,主持召开了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他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努力增强创新优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特区的试验是成功的.经济特区的功能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窗口”和“排头兵”.特区理论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特区应继续发展下去.特区应继续“特”下去.经济特区要继续“特”下去,必须在功能上下功夫,优惠政策曾是特区之所以“特”的的主要标志,今后特区的发展要从“优惠型发展”转到“功能型发展”上来,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已经进入到“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正>15年来是什么力量启动了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发展?这种启动力量现在是否还存在?15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特区继续稳定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又是什么?如何培植这种推动力?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特区发展的初始启动机制及其转换 中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宣布建立经济特区,以使特区成为改革的“窗口”、对外联系的“桥梁”、出口创汇的“基地”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是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向前发展的战略举措。现在看来,经济特区的发展主要依托了两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二是地理区位优势。这两种或人为或历史赋予的优势是启动我国经济特区初始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政策优势是主要的,而地理优势则只有在政策优势的驱动和配合下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中,充满了阻力,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在中国搞经济特区的设想,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块试验田,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没有因为当时的反对而夭折。回顾20多年的开放历程,不可否认,经济特区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难以替代的示范效应。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从局部试验性的阶段,向普遍改革推进的时代。而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经济特区正在越来越失去其特殊性。它们不能不接受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实:经济特区在中国的历史使命已经告一段落。中国特区向何处去,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厦门港口经济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历史机遇 1.1980年,厦门开辟为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1984年2月9日,邓小平同志为厦门湖里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建设得更快些更好些.  相似文献   

15.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历史关头最重大的治国方略之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健康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邓小平同志在计划经济体制重围之中,提出要把特区办成“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一句话,经济特区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特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全球化的浪涛滚滚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与保持香港经济繁荣作一些探讨。一、经济特区的发展——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1.经济特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先驱。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界定的经济学含义是革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创办和发展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他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敏锐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厚重历史感和鲜明时代感的特区建设思想。他首次提出“经济特区”的新概念,指出创办经济特区是一个“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实验,并对其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邓小平特区建设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极大地丰富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一、特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应当肯定 1、经济特区的成功,打破了传统封闭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证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切实可行的,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为全国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大陆,保税区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然而,在世界上它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现有500多个经济自由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免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储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其它关税保护区等等,分布在8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各国。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方针。由此,经济特区的建立,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历史的一幕。30年间,经济特区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经验。本文对于理论界关于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问题的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将研究的主要侧重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