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7年之后,在中国建立的外商企业除了那些境外自然人投资的以外,多数是跨国公司的企业。因此,1997年之后外商在华投资的情况,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情况。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践来看,跨国公司逐渐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正在发生变迁,更多的公司采取独资方式或追加已有投资从而提高股权比例。现在独资公司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形式。跨国公司为什么采取这种模式、对我国的影响如何、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中外经济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然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2.
从近三十年的外商对华实际直接投资额的数据看出外商独资化趋势十分明显。基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大主体,从技术创新、全球战略、投资政策、国家风险等方面分析外商独资化的原因,阐述了独资化对我国的双重影响,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历程和现状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持续的增长,我国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历程改革开放20多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9年至1986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对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不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跨国公司基本上持试探的态度,因此利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较少。且其较少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在这些投资者中,掌握先进技术、占有巨大市场…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的进入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和对企业发展的挤出效应,我们需要对外商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行为对中国产业组织进行全面的经济分析。文章主要分析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对高技术产业的直接投资对当地企业产生溢出效应,通过与同是在亚洲的印度和印尼的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给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启示,即加强国内高技术产业的R&D能力和发展MNC在东道国的前向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来自欧盟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小企业的技术能力、区位优势的分析,以在华直接投资为例,阐述了拥有不同技术特点的外国企业在选择国际生产战略时的不同考虑,并结合中外小企业的特点,列举了一些可供中国企业参考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毅 《当代经济》2007,(13):111-11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增投资,又称"绿地投资",二是并购投资.应分别采取措施对两条战线的外资进行更有效的利用,以提高今后我国利用外资的效果,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跨国公司重新调整其经营活动以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独资经营公司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一种主导方式,而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与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息息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市场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外商独资经营的良好的外在契机。投资环境变化直接影响了外商选择直接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姬大鹏 《经济经纬》2006,80(3):96-99
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经济总量条件、实现国内经济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对接的产业条件、技术条件、特定优势条件、选择适当的投资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对未来世界跨国直接投资经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立面,外商撤资将对我国的就业、技术进步、外贸等方面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主要是负面影响。因此,探讨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原因、影响和对策,对于我国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与我国内生比较优势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产业的复杂化与多样化,使得决定产业比较优势的因素越来越丰富,而这些因素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从而比较优势处于内生化的变迁之中。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带来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成为我国内生比较优势由底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变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4.
崔茂中  张宏 《技术经济》2006,25(8):99-102
本文通过分析跨国直接投资估价方法,认为传统评法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投资价值。本文引入实物期权法,它矫正了传统方法的一些缺陷,并引发了跨国直接投资价值评估的革命。本文介绍实物期权法的思想并予以应用,同时也指出了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跨国经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现状,指出企业投资在国别区位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及一般规律,并阐明中国企业相关的区位选择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95,自引:7,他引:29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外商投资分布的不平衡密切相关。本文利用 1 985— 1 999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 ,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这期间 ,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 ,大约有 90 %是由外商投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九五”计划成功的结束,“十五”计划将为外国直接投资活动开拓广阔的前景,跨国公司在新的世纪中将获得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了财产保险公司发展“非传统”的投资业务对经营效率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一个理论模型来说明产险公司的投资功能如何与风险汇聚和损失补偿功能相联系并影响公司经营成果,然后利用2009-2013年中国44家产险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存在范围经济和交叉补贴效应,发展投资业务显著正向影响了产险公司的成本效率;而由于投资收益率不高且投资比例受限,发展投资业务对利润效率的影响方向不确定且效应不显著。这些结论在分样本回归中以及控制了规模变量可能的内生性和非线性效应后仍成立。文章建议监管层逐步放弃投资比例等硬性指标,而更多地关注资本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提高监管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s blamed for being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widening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ese regions since it is highly unevenly distributed spatially. If this logic were true, then controlling the scale of FDI could be a solution to reduce regional inequality.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FDI on economic growth with its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 on regional inequality. Using the largest panel dataset covering all the Chinese regions over the entire period 1979–2003 and employing an augmented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his paper proves that FDI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responsible for regional growth differences in China. However, it suggests that FDI cannot be blamed for rising regional inequality. It i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FDI instead of FDI itself that has caused regional growth differences.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elating to F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