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数字     
《楼市》2008,(14)
易宪容:中国楼市不可救、不需救、不能救日前,易宪容对于目前"房地产要政策"一事发表网评: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在于政府之政策,根本在于房地产企业自身,如果房地产企业能够改变暴利之观念,能够适应市场发  相似文献   

2.
"一系列土地政策的出台彻底改变了房地产市场土地运作的游戏规则。"日前,著名开发商张宝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最大的土地政策有两个,一个是北京市政府于2002年颁布的33号文,另一个是北京市房管局会同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于今年初颁发的4号令。如果说33号文还给开发商留下了通过协议出让运作土地的空间的话,4号令却几乎堵死了协议出让土地的所有途径。到目前为止,除房改带危改,国家级开发区、科技园高科技项目用地还有一定的运作空间外,其他用地根本不可能通过协议出让获得。目前,房地产市场上还有不少开发商或投资商希望能够通过协议出让获得土地。在我看来,这些开发商不是刚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不了解北京房地产政策的外地开发商,就是缺乏房地产开发经验刚刚步入房地产行业的外行。  相似文献   

3.
1北京富力古丽酒店2012年3月24日暖风微醺时,冰雪却从天而降—这是北京最近天气的写照。对天气的描述同样适用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虽有回暖迹象,但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的表态,却让开发商对政策放松的热望有了些许降温,楼市处在乍暖还寒时。  相似文献   

4.
正在放松"限贷"、降低住房公积金门槛、取消限购等一系列提振楼市的政策之后,央行近日又在两年来首次宣布降息。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降息虽然对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小的刺激,但目前不少开发商的资金链仍然紧张,首要任务是趁降息去库存。对于资金高度密集的土地市场,降息的传导仍需时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产市场》2005,(6):18-22
在政府一系列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组合拳"下,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显露出一些新迹象:短期投资客纷纷出场、买方市场的格局渐已确立、租房市场开始回暖、商品房价格涨幅逐渐回落。尤为重要的是,市场定价体系开始显现出由开发商自行决定房价向市场供求决定房价转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6.
时至今日,虽然中国内地地产商在海外的不动产投资总体上仍呈现零散化、个案化的特征,但"走出去"的趋势日益明显。前两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日渐强硬之际,精明的地产商便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世邦魏理仕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服务副董事长陈希说:"中国地产军团投资境外房地产市场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肯定还会有更多开发商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开发商产权保留房就是指以开发商的名义办理产权的房子。据了解,关于开发商产权保留房并没有明确的相关件规定,它源于90年代,当时福州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写字楼、车库、商场等无规划大规模的开发导致了市场失衡,出现了大量的积压商品房,致使开发商资金无法回笼,开发链出现问题,房地产行业一度陷入了疲软。为了走出困境,一些开发商提出产权保留房的做法,为了支持行业的发展,这一做法得到相关部门的默认。 这几年房地产不仅摆脱了萧条,而且发展形势一片大好,房价更是节节高升,甚至有人说“房地产都快红疯了”。为了房地产健康良性发展,中央地方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可是尽管关于房地产商品房的政策多如牛毛,但开发商产权保留房却处于真空状态。目前市场上产权保留房是按一手房处理,但不少人认为产权保留房应属于二手房。另外,关于开发商产权保留房的性质会不会发生变化,不再只是开发商处理尾盘或积压房的行为,或说会不会成为开发商围房的手段或途径,业界不同人士也有不同观点。[编按]  相似文献   

8.
易宪容认为,现在披露出来的成交数据,实质上并没有那么大,存在虚假的因素。而且,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在供求关系上是产品过剩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对黑龙江房地产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建超  郑明琪 《民营科技》2011,(11):161-161
根据房地产研究所的统计,2011年上半年,黑龙江省房地产开发商取得了8块楼盘开发用地。7月上半月的供应量和去年同期相比降低30%,而成交量也环比下降5%。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政策,只有少数开发商拿到地皮开发权,也就是说只是其中一部分地皮会被开发为新楼盘流入市场。再加上近期国家出台的“二三线城市限购”的条例,对房地产市场更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前土地供给制度和一些房地产政策正在促使房地产交易市场形成区域性寡头垄断.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地方政府从出让土地中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通过制定高房价获得超额垄断利润,最终消费者利益受损.供给锁定型市场结构的研究表明:政府能通过行政或市场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适当改造,使因垄断产生的超额利润在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11.
核心提示:经济学家易宪容,近几年来在众声喧嚣的房地产市场上,一向以挑战泡沫的堂吉诃德形象出现。对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安排,易宪容并不完全认同。他提出,调控欲立竿见影,关键要从调高利率及征收增值税入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产素有"中国样板房"的美誉,这与多年来深圳地产不断学 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勇于创新不无关系。但是,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的 逐渐勃兴,深圳地产样板房的功能出现弱化的迹象。深圳每年都会迎来 许多内地开发商,但近两年,一些内地开发商开始发出深圳房地产"看 头越来越少"的感叹。而在内地市场,深圳地产的"输出功能"也在经受  相似文献   

13.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重度调整阶段。我们认为可以用"三九"的眼光来解读市场我们可以用"三九"的眼光来解读市场。"一九":2007年9月,"9·27"政策的出台成为市场发展的转折点;"二九":2008年9月,期盼中的"金九"没有出现,市场进入中度调整阶段的趋势已经很清晰;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房子     
住房是消费,那么这个市场就必须细化,像任何商品市场一样地细化。是有不同价位的房子才有不同层次的消费,还是有不同层次的消费才有不同价位的住房?在北京地区,曾经是集团大户支撑了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少有对零散户的消费垂青,这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的观念问题。再由于房地产"生产"的周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现实是:买得起的有了房子无须再买;买不起的面对高价位还是买不起。有钱的不买,想买的没钱,楼市人气旺,具体成交冷。住房正在成为消费的热点,具体问题的解决,有调整政策的问题比如取消不合理税费,更有开发商改变经营思路的问题,集团消费从此风光不再,零散客户才是消费的主体。——主持人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市场成为宏观调控政策重点面对同时加速上涨的房价与地价,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比以往更加严厉,而且第一次对国外资本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进行了限制。国外资本利用境内开发商资金紧缺的时机,投资内地房地产市场,得以分享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对外资进入进行限制以后,由于宏观调控而处于资金困境的中小开发商处境将会进一步恶化,此时,最能获益的将是拥有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盘整徘徊中前所未有的销售高峰,商品房和存量房产的交易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本市商品房空置有所释放。这既是房改政策的催化和本市搞活房地产各项政策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市场的强大需求。但同时也有一批房地产开发商抱怨日子不好过,消费者普遍反映房价高,以及主要由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不规范操作和违法行为所导致的房地产交易纠纷四起。98’市场呈现的喜忧参半的现象,使人们对99’市场寄予很大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政策、文化、经济环境的多样性,使房地产市场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的风险,然而房地产开发商既需要依托市场,更需要开拓市场,因此,对房地产投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可以使开发商更加具体地把握房地产投资的潜在风险,并且分析来自各方面风险的可能性大小与程度高低,以便根据房地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区分投资的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18.
小品     
《楼市》2013,(Z2):33
在房地产语言里,"年关"是一种类似于"节气"的定理,与"金九银十""小阳春等出货节点等量齐观,任每一年销售行情的起伏线上周而复始。辞旧迎新之际,当我们回顾过去一年来杭州楼市的整体表现,无论是市场导面开发商纷纷以价换量,政策层面首套房信贷松动、利率下调,还是2012年末乍现的"翘尾行情",都有如演绎了一出跌宕起伏的小品剧,有悲有喜,有苦有乐。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导刊》2012,(4):40-41
央行宣布,从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后,可一次性释放资金约4000亿元人民币。存准率下调释放的资金会不会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会不会让陷入冰冻的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能不能给持续低迷的股市注入增长动力?而面对开发商的打折优惠促销行动,消费者购房信心有几成?温家宝总理两会上"房价远未回归合理"的信号意味着什么?在调控政策依然未出现松动迹象的当下,开发商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国房地产市场沸沸扬扬,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存在很多疑问.其中北京房地产市场就在一片上涨声中,消费者听到令人惊讶的信息:北京有六成可售期房没有卖出去,北京的商品房市场并非"无房可买",其中,不排除有开发商在大量房子未售出的情况下,故意制造出房子卖空的假象,骗取消费者购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