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数字货币的兴起吸引了学术界、业界以及监管当局的广泛关注。在私人数字货币规模不断扩张、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国货币当局陆续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及发行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系统整理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属性、机制设计及影响,指出当前法定数字货币在实证研究、应用场景、理论及标准探索等方面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法定数字货币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自2014年起,我国就把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开发提上了日程。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数字货币的出现,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于2020年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开展试点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DC/EP的使用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关键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纵观货币发展的历史长河,货币经历了从物物交换到电子货币的形态演变,每一次演变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人们对货币形态特性的更高追求,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职能。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货币应运而生,并以优质特性,成为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应从战略视角进行考量和谋划,准确分析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具备的基础,深入剖析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密切跟踪数字货币最新进展,加快金融改革开放,循序渐进地推进法定数字货币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现状,认为法定数字货币会对现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造成某种替代和基础效应,从而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供给与需求,在供给机制上,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减少和货币乘数的扩大,使货币供应量波动;而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其对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工具和指标以及整个传导过程会造成冲击。现有的货币供应量中介指标可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使利率作为中介指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本文还运用历史数据和理论推导对货币政策的内容进行实证分析,是对以往数字货币仅在理论分析研究的补充;通过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CPI为因变量衡量互联网下法定数字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6.
7.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是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其近年来的实践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以国际上主要的货币政策框架为背景 ,在阐述信誉度是货币政策框架成功的核心的基础上 ,展开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是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近年来的实践情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以国际上主要的货币政策框架为背景,在阐述信誉度是货币政策框架成功的核心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选择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在技术革新、全球无现金支付扩张和数字货币出现的背景下,数字货币引起了货币政策当局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学界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界定、对货币制度体系的影响与风险防范三方面.经研究发现,相对于私人数字货币,主要经济体的央行更认可自己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各主要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2000-2005年内的季度数据分析可以验证: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政策只能够影响到随后一段时期内的货币中性程度,并且影响程度随着货币政策的释放而逐渐减弱.因此,维持货币中性应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也是检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是货币政策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近年来受到广泛争议。本文以国际上主要的货币政策框架为背景,在阐述信誉度是货币政策框架成功的核心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数字货币的野蛮生长营建了多样化的数字货币类型,造就了多元化的理论解释空间,而现实的法律文本缺少应对的方法与路径,使其游走于税收征管的灰色地带。现如今,数字货币市场风起云涌的发展已经构成了货币金融体系演变无法忽视的重要一环,而财税法领域的相关研究尚无法在理论与现实、规范与意义之间有效转圜。因此,本文拷问数字货币的意义源流,参考域外征管的经验异同,探究国内征管的困境根由,拓展并落实可税性理论的叙述背景与现实应用,为数字货币的税收征管提供自洽的解释框架与征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研究数字货币历史联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务实推进货币体系改革思路.一是货币演变,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货币文化.二是各种货币形态,不论是传统货币,还是数字货币,都只是货币的躯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三是因技术先进而产生的数字货币替代,并没有改变信用货币的内涵,数字货币替代必须遵循货币运行机理,确保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四是数字货币影响是复杂的,将改变货币形态结构,但不大可能改变全球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五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秩序,既要防范过于集中垄断产生的风险,也要防范"去中心化"产生的风险.六是全球面临"多元需求多重巧合"挑战和机遇,需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探讨"球本位"交易媒介.将人类社会"信任、信心、信用"与全球发展、全球规划、全球资源内在价值联系并为依托,研究"球本位"货币体系,为后"金本位""银本位"和"国家地区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由直接方式向间接方式的转变;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使用协整VAR模型,对以同业拆借市场为例的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货币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货币市场基金是投资于低风险证券的一种共同基金,以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为投资组合对象.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结构,由此对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具有积极效应和负面效应,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调控,形成混合权衡的货币政策和合理的利率水平,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作用下,出现了居民增行本币资产和减持外币资产,导致基础货币过度投放进而造成货币过量供给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货币反替代现象是一国居民对本外币的相对需求发生了变化,导致国内流通领域中外币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本币,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削弱该国货币当局对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妨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效用。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货币政策是抑制货币反替代的一个重要手段。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就必须运用各种制度和政策资源抑制货币反替代。.  相似文献   

18.
央行采取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是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但这只是理想状况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强烈的限制,这使得在通货膨胀时使用三大法宝进行调整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本文分析货币电子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日,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的通知》,对存贷款计算口径进行调整。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所对应的贷款和“三农”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涉农贷款等将不计入存贷比计算的分子(贷款),而银行对企业或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两项计人存贷比计算的分母(存款)。分子的缩小和分母的扩大,将显著降低75%的法定存贷比对银行放贷的限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当前物价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化情况,利用1996年1月—2010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物价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物价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不同意义上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波动变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协整关系。应采取适时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灵活推行公开市场业务、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导等措施来实现物价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