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新锋 《金融纵横》2020,(12):54-60
金融业碳核算是从价值链角度全面考察金融机构贷款和投资活动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一种方法,也是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助推温室气体减排、助力实现气候行动目标的重要基础。本文阐述了金融业碳核算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当前金融业碳核算的有关进展,就我国开展金融业碳核算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核算是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前置条件.本文在梳理我国碳核算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对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碳核算企业和第三方核查机构开展专题调研.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碳核算体系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碳核算需求,主要面临金融机构基础数据获取困难、数据精度不高、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企业碳核算动力不...  相似文献   

3.
<正>金融机构碳核算主要包括自身运营和投资组合两个层面。金融机构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可以采纳传统的服务业组织标准进行核算,国内外已有很多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来自投资组合的碳排放是金融机构独有的,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文讨论的碳核算主要针对金融机构投资组合层面。金融机构准确了解投融资活动所造成的碳排放,能够有效地规划和落实减碳措施,最终推动整个实体经济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4.
碳账户有利于金融机构对经济主体的碳足迹和减碳绩效进行全面监测和数据治理,也为碳金融产品开发提供了数据基准。本文总结了碳账户的概念,分析了个人碳账户和企业碳账户建设的国内实践与不足,结合碳账户体系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了完善碳账户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细化碳核算方法和标准、拓展碳账户应用场景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碳核算是指金融机构基于价值链视角对其投融资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进行的核算,是金融行业探索绿色转型、防范气候风险、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现实需要,更是引导金融资源投向低碳领域、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阐述金融行业碳核算的概念和意义,梳理国际标准及核算方法,对我国金融行业碳核算标准的制定及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总结,指出碳核算标准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核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金融科技为碳核算工作效率提升及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实现方式,部分机构在金融科技支持碳核算平台建设方面已开展具体实践。本文选取蚂蚁碳矩阵、腾讯碳引擎、金融壹账通碳排放数据管理平台、恒生电子地方碳账户、微软可持续发展计算器等碳核算平台案例,剖析各类碳核算平台发展模式,以期为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的演进,分析了当前金融业增加值在核算科目、核算范围、推算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统一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科目、扩大统计核算范围、改进季度的推算方法、夯实金融业发展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双 《金融纵横》2022,(10):38-44
研究个人碳账户的已有实践经验,学习借鉴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有助于引导居民通过更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节能降碳。本文从个人碳账户的基本概念出发,立足国内外实践探索,分析我国个人碳账户发展面临的挑战,从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数据采集范围、碳减排核算方法、宣传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个人碳账户的构建与优化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婧 《中国外资》2023,(24):76-78
<正>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在碳核算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价值,也是我国与国际化并轨的依据。我国金融机构在碳核算方面应制定优化策略,为国家碳核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明确认识到了温室气体排放对于环境的危害。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均提出了碳核算办法,以应对不同金融活动的碳排放计算工作,进而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碳金融的高速发展,我国也开始了碳金融市场的建立。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领域范围较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参与程度将会逐渐加大,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碳金融的健康发展,对金融结构参与碳金融进行思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持续部署,金融支持“双碳”目标也在持续推进,并围绕着新政策、新领域、新实践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新政策,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G20转型金融框架为中国转型金融政策体系构建提供指引。二是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或能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三是新实践,金融机构“净零”从承诺到实施。全球范围内作出“净零”承诺的金融机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而金融机构“净零”目标如何从承诺走向科学碳目标的设定、实施、核算与披露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碳核算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12.
金融业碳核算既是防范气候风险、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金融资源投向低碳领域、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本文从核算标准、核算方法、数据库建设阐述了我国金融业碳核算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30·60”目标的提出对金融机构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2021年7月《环境权益融资工具》标准的发布以及对蓝色碳汇固碳作用的关注度日益升温,蓝色碳汇收益权融资也逐步兴起。但受核算体系不够精准、定价机制不完善以及远期收益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等因素制约,蓝色碳汇收益权融资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通过加快蓝色碳汇核算与评估体系建设、加大蓝色碳汇项目开发力度、推动蓝色碳汇参与市场交易等举措,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蓝色碳汇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隐性碳定价已经从学术概念变为G20财金渠道上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有必要对其概念、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认为,隐性碳定价是与显性、有效和负向碳定价一脉相承的碳定价工具。根据政策覆盖范围不同,进一步提出狭义、广义隐性碳定价的可能评估方法。未来隐性碳定价讨论的关键点可能包含减排政策覆盖范围、减排政策加权系数、减排贡献的基线如何确定,以及监督核算机制设计等。最后,本报告对隐性碳定价的评估方法提出若干展望。  相似文献   

15.
胡蝶 《金融纵横》2023,(2):63-68
构建碳核算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实现投融资业务的低碳转型,更好管理环境气候风险。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碳核算的标准与实践,分析了商业银行构建碳核算体系的重点关注方向及面临的挑战,从核算制度、核算数据、核算管理和核算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构建碳核算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助力资本市场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社会资金不断流入绿色领域。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的发展情况,以A股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特点,实证研究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碳基金是指由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投资设立的专门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购买碳信用或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经过一段时期后给予投资者碳信用或现金回报,以帮助改善全球气候变暖。本文从数量与规模、股东结构、设立与管理模式、地理分布、投资方式、投资对象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碳基金的运行机理、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探讨了制约国际碳基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碳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雷曜 《中国金融》2021,(22):54-55
<正>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夯实绿色金融体系基础,2021年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编制下发了《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试行)》(以下简称《手册》)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19.
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相应地衍生出各种与碳排放有关的金融需求。碳排放大国的低碳金融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各国政府及金融机构争先参与碳市场交易。本文从我国碳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出发,对碳金融产品开发从供、需两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应加快实施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加大对碳资产工具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创新碳金融产品、完善专业化的碳金融组织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伴随“双碳”目标的稳步实施,消费端的节能降碳更是不容忽视,推出个人碳账户恰逢其时,有利于形成供给侧与需求端双向拉动。近年来,各地政府、银行、企业等主办机构争相涉足消费端碳布局,依托各自资源禀赋,积极就各类场景试水个人碳账户这片“蓝海”,并不断推进个人碳账户迈向全民时代。个人碳账户作为承载个人碳减排记录、核算及价值发现的重要载体,已然成为当下热点。然而,作为新生事物,我国个人碳账户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运作实践中仍存在缺乏碳减排量测算标准、平台间互不兼容、信息隐私泄露、权益配套有限,以及商业模式待建立等挑战,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因此,亟待多维统筹,通过架构严密、设计科学的个人碳账户制度化体系建设,准确计量个人碳减排核算,加快制定“碳资产”变现、交易的市场机制及完善激励政策,推动个人碳账户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