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宏图 《新智慧》2004,(7A):35-35
一、制定本准则的目的与依据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后续审计》(简称“本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后续审计工作,并且对确定后续审计方案以及对后续审计的实施程序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以确保后续审计能够顺利实施,对被审计单位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纠正存在的问题具有监督、检查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京菁 《新智慧》2004,(8A):35-36
一、制定该准则的目的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审计督导》(以下简称《准则》)的目的是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监督与指导行为进行规范,使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能够进行正确督导,确保审计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严晖 《新智慧》2004,(9A):45-46
一、制定《准则》的意义和依据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以下简称《准则》)所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是指内部审计机构与会计师事务所、国家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审计时,应当进行投资效益审计。但审计实务工作中却较少开展此项审计,且缺乏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国家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可从投资效益指标和评价标准入手,利用审计实际数据,计算和分析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我国民营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国家审计机关对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指导监督缺乏政策法规依据和行之有效办法。根据《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内部审计,应当接受审计机关业务指导和监督,《审计署关于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也只局限于《审计法》规定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组织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严晖 《新智慧》2005,(3):54-55
一、制定本准则的意义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3号——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简称“本准则”)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制定的,主要对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活动进行规范。本准则所称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是指由内部审计机构对外部审计工作过程及结果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活动。外部审计包括注册会汁师审计与政府审计。本准则就内部审计机构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目的、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报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有利于指导内部审计机构实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张龙平 《新智慧》2005,(1):36-37
安然事件后,国际审计和保证准则理事会(IAASB)为提高审计人员评估风险、发现舞弊的能力,修订发布了三个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ISA):一是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是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三是ISA500《审计证据》(已修订)。IAASB要求从2004年12B15日起执行新准则。原IAS310《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ISA400《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ISA401《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和ISA500《审计证据》一并作废。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有七大实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杨宏图 《新智慧》2004,(1A):40-40
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通知书》的意义:本准则对内部审计通知书的编制与发送进行规范。内部审计通知书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之前知会被审计单位的媒介。被审计单位事先根据内部审计通知书作好准备,可以减少内部审计人员的现场工作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通知书的编制与发送是内部审计活动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通知书的发送可以视为内部审计现场工作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5,(2):80-8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遵循性审计的行为.明确相关责任,保证遵循性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认为形成国家审计风险的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六方面的对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法制,尽快充实和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审计权威;加强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重视后续审计,增强审计严肃性;建立审计风险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11.
知识文摘     
《新智慧》2000,(17)
本序言旨在说明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目标、体系、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制定与发布程序、修订和解释权等问题。 一、制定中国国案审计准则的依据与目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结合中国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实践,借鉴国际公认审计准则经验,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 制定中国国家审计准则的目标是: (一)全面落实《审计法》,推进依法治国,促进依法行政,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促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按照统一的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规范审计行为,提  相似文献   

12.
黄京菁 《新智慧》2004,(4A):35-36
《准则》是对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活动的规范。《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相似文献   

13.
严晖 《新智慧》2005,(2):46-47
一、制定本准则的意义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2号——遵循性审计》(简称“本准则”)是对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遵循性审计工作的规范。本准则所称遵循性审计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审查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遵守相关法规、政策、计划、预算、程序、合同等遵循性标准的情况并做出相应评价的审计活动。  相似文献   

14.
绩效审计是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是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美、英、德、法、加、日、俄、印等国致力于开展绩效审计,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外国审计机关绩效审计对我国审计工作的启示是:明确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地位;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或指南;拓展公共政策执行情况绩效审计;在各个审计领域加大绩效审计力度;坚持探索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审计工作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往往会导致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产生分歧,给审计工作造成很大压力。前不久,笔者随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市的石化公司进行审计,该公司有一项对外投资,其投资额占被投资单位股本总额的45%,但仍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当注册会计师提出质疑时,该公司给出了理由:虽然投资比例为45%,但并未达到50%的控制标准,且未对被投资单位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完全可以采用成本法对此项投资进行核算。在对此案例进行分析之前,可以假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存在控制或共同控制,那么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就成为我们分析的重点呢?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投资准则》)对重大影响的定义为: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不决定这些政策。《投资准则》中对重大影响的描述采用的是定性法,这直接导致在实务中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难以把握。因此,在实务中通常根据持股比例的多少来进行判断与选择。《投资准则》指南指出,如果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者尽管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如果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  相似文献   

16.
审计力度是审计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法规情况进行核查,并做出相应处罚意见的强弱程度。省级财政是一个省对国家GDP作出的贡献,更是该省进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因此,审计机关只有加强财政审计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工作职能作用,才能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规定,国家审计监督的力度也不断深入。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的成果和职能作用发挥越发显现,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组织、人事部门也将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作为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评价、任用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审计监督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8.
庄作科 《新智慧》2005,(7):46-46
国家审计署2003年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规定了内部审计机构应履行的审计职责和应享受的权限,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但笔认为,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审计职责的履行而享受的权利,最多只是一种追究责任的建议权,不是像国家审计那样有法律明确规定的审计处罚权。  相似文献   

19.
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作质量是成果质量的保证,威果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从广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从狭义上讲,审计质量是指审计项目质量,即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结论落实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效果及达到审计目的的程度.概括地讲,审计质量就是指审计工作的规范程度和审计作用的发挥水平.提高审计质量无论对审计组织自身,还是对有关各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宏图 《新智慧》2005,(6):56-57
一、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分析性复核》的意义 本准则是针对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活动时,如何运用分析性复核这一方法进行审计所做的规范。分析性复核是现代审计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技术方法。分析性复核是将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与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对比或计算,并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解释、查证的方法。通过分析性复核,可以迅速找到应当进行重点审查的领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本准则对分析性复核的执行和分析性复核结果的使用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