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西方国家社保制度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佳 《特区经济》2006,(12):307-309
本文分析了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作相应的转换以及存在的不足。西方福利制度的设计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参考,本文在分析西方福利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董旭  秦倩倩  曲洪亮 《中国经贸》2012,(10):132-134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公共福利的角度,揭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制度存在种种不包容。通过对制度包容与制度排斥的分析,论证了公共福利领域存在哪些不包容和包容性的公共福利制度应该是如何的,并具体提出了包容性制度构建的思路和措施,为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两所样本学校为例分析了广东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现状,运用薪酬理论探讨了广东高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度提高薪酬水平、合理调整薪酬结构、完善绩效考核、设计合理且有吸引力的福利制度等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华 《中国经贸》2013,(4):58-5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企业不断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日渐提高,这无形当中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不是一劳永逸的。环境在变化,要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本文就完善与发展企业薪酬福利制度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才能实现企业的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回顾了瑞典福利制度百年来沿革历程,特别是瑞典经济发展在其中的作用,从而阐述了经济与福利制度的密切联系,并提出瑞典福利模式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其福利制度是社会福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健全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日本作为东亚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其残疾人福利的发展居于东亚乃至世界的前列.鉴于日本与中国的地缘关系和历史渊源,以及日本残疾人福利制度法制化程度高、结构体系完整、内容完备和政社形成合力的特点,借鉴日本的制度设计对中国残疾人福利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中国应做到加强残疾人福利立法、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的发展以及促进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以推动我国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儿童是社会福利的受益主体之一,加快和健全儿童福利制度,保障广大儿童基本权益,满足儿童的物质、精神需求,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理念从"补缺-生存型"向"普惠—发展型"变迁历程,并进行简要评析,对未来构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理念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对公务员福利改革的呼声很高,公务员福利改革有多种选择,在分析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福利制度后,我们认为公务员福利货币化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军军官薪酬福利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完全适应.具体表现在分配方式、薪酬福利的总水平和所涵盖的内容上.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规律、提升军队吸引人才竞争力的军官薪酬福利制度,是当前军官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户籍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非公正性、制约经济发展和有损人口统计的职能。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主要为:户籍制度回归本位,建立相关福利制度的对接机制,坚持渐进式和激进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思路以及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改革福利制度以促进再就业在美国,高额的失业救济补助可以保证一个失业者仍能维持正常生活,衣食无忧。过去美政府在失业救济发放方面的政策十分宽容,不利于鼓励失业者去重新谋求就业,福利人口的日益增加确实对国家造成了沉重负担。1996年8月,在共和党为主的国会主导下,美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一项“个人责任与工作机会融合法案”,正式拉开以鼓励失业者再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改革的序幕。新法律对福利救济金额领取者采取了严格的时间和工作小时等限制,使这种救济从原先的无限制终身福利转变为一种有限制的临时福利,并…  相似文献   

12.
张展 《魅力中国》2013,(14):264-26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完善,社会成员普遍存在着社会福利的需求,但是中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福利一直走的是一条城乡分割的道路。且由于城乡群体社会地位,政府福利制度实施不到位等原因,城乡居民享受的福利在内容、水平以及制度管理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农村一直处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边缘,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迫切需要统筹城乡改革,其中,改革的重点在城市是完善现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在农村则是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欧洲债务危机的发生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有欧元制度设计缺陷、危机国家政策失误、福利制度等,外部原因有金融危机影响、美元势力打压等。欧债危机的症结表现为六大矛盾,即欧元区国家与非欧元区国家之间的矛盾、欧元区内部发生危机国家与未发生危机国家之间的矛盾、援助国之间的矛盾、援助国内部的矛盾、债务国内部的矛盾、欧元与美元之间的矛盾。解决欧债危机必须多策并举:欧洲内部需要树立自信、增强他信,改革欧元、实施统一财政政策,保增长、促发展,改革福利制度;对外则需加强与美元势力的斗争,寻求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援助。  相似文献   

14.
改革军人福利制度,从理论层面讲是必要的,从操作层面讲是可能的.但是,军人福利制度改革,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虽然远期的时间比较长,但我们必须要树立这么一个目标,不断地朝这个目标靠近,通过实施近期和中期的改革措施,最终实现军人福利的优化,提高军队吸引人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简论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理念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北方经济》2006,(1):53-54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史,从一开始就受到阶级、政党以及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各异的特色.在社会保障逐渐面临挑战时,福利国家得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各国研究福利制度的改革主要方向转向减少国家干预、分散政府权力以及社会保障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理念.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对社会保障的设计与构建进行了大量的反思与研究,现代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中出现的新的动向和研究理念的变化趋势,势必会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构建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7747万人,如何让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然而,农民工在工资、住房、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福利状况不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一体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完善农民工工资福利制度,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统一;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消除农民工享受城市住房福利制度障碍;完善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城市教育福利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序言 在以往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西方发达的福利国家也遇到了福利制度的危机和困境,从而掀起了改革或转型的浪潮.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相继执政的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和基督教民主党等左翼政党先后在本国确立了一系列福利国家政策。这些福利政策在战后确实起到了稳定社会,振兴经济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西欧福利国家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一方面,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导致并加剧了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严重的经济衰退又阻止了福利政策的进一步实施。福利国家制度本身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改革福利制度成了西欧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一、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导致劳动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主要发挥管制人口流动的调控作用,还进一步与社会福利制度、保障制度相挂钩,担负着资源分配的功能。这样的户籍制度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均,另一方面不利于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还带来诸多社会问题。然而历经三十年改革,户籍制度却并未摆脱原有的二元框架。根据路径依赖理论,我们认为制度变迁产生的路径依赖是改革难以突破窠臼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户籍制度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协作产生收益递增效应,潜在利益团体强化收益递增效应、人们自发形成的学习效应和适应预期产生了思想上的收益递增效应。不完全的政治市场导致收益递增造成的路径依赖得不到矫正。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根本上斩断相关福利制度的关联、取消利益附着。这就要求中央政府推行强有力的渐进式改革,形成稳定统一的改革政策,消除地方政府的利益考量。  相似文献   

20.
丹麦福利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经历了兴盛、危机、反思与调整四个阶段。二战后的丹麦福利制度的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陷入了危机,社会民主党人不断对丹麦福利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制度、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反思和调整,丹麦福利社会主义逐步走向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