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途径,西部计划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先天优势。本文以广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研究发现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中因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对象不认可、自身服务意愿不强烈、专业能力不够高以及对基层情况不了解而遭遇现实困境。建议强化政府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管理机制,拓宽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以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高校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志愿者服务项目化运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高校德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热切关注。调研发现,高校志愿服务在实施中尚存在重开展、轻评价倾向,导致志愿服务管理部门或组织者无法从评价中找出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从而阻碍了其发展。针对此情况,研究借鉴公益项目综合绩效评估理论框架,构建高校志愿服务项目成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服务成效进行定级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促使高校志愿服务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不仅对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影响和帮助,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也具有一定影响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太过于单一,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管理上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对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志愿文化建设是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有效路径。志愿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受到高校自身文化、机制以及志愿者队伍自身素质的影响,需要从高校自身文化建设,借助学工平台、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志愿文化建设机制建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新要求,并阐述了志愿服务活动对培育和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激发和丰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锻炼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引领和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行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传递志愿服务精神、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建设志愿服务文化、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等措施强化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驱动模式包括:市场驱动模式、政府驱动模式和志愿驱动模式。实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有三条路径:一是志愿服务课程化,二是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三是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总结整理各国志愿服务教育的驱动模式和发展路径,对于深化我国志愿服务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实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管理创新理念为指导,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主体、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三个方面研究制约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着力培养骨干型志愿者、帮助树立正确价值观、创新服务项目设计、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和物质保障杌制,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东莞近年将文明创建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互联互通、推动联动协同、扩大社会参与、服务社会融合和建立长效制度等方面,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值得研究和推广。本文针对当前东莞志愿服务发展中面临的志愿者队伍质量需要提升、志愿组织的管理亟需改进、项目理念需要更新、志愿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等困难和问题,从强化枢纽功能、注重分类引导、促进多方联动、加强数字创新、完善扶持方式、健全工作机制等多方面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存在的问题着手,本文提出了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做好培训和后勤支持工作,与相关课程结合,组织、鼓励成立校院两级志愿服务协会等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颁行的多部地方志愿服务条例具有目的一致性、结构类似性及内容趋同性特征,在结构安排上还存在不足,有必要对地方志愿服务条例逻辑结构重构,形成以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为主体,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激励与保障为客体,志愿服务中的权利与义务为内容,并规范志愿服务法律责任的志愿服务逻辑结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志愿者这个群体现已被公众熟识,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从社会学的视野展开调查.了解后奥运时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参与服务的基本情况、参与的动机、未来参与的意愿以及当前开展志愿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阻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阐述了志愿者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志愿服务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微观体现,社区治理创新是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口。只有加强基层社区的民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自我管理的作用,才能使社区成为具有地域性的利益共同体和最有活力的城市细胞。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六步议事"自治制度践行的结果再一次证明,城市社区只有实现公民自治与公共服务创新,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才能落到实处,并体现社区志愿者在社区治理中才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的优势入手,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方针政策,颇有新意地指出了志愿服务是一种精神存在的文化意识,从文化的角度体现了思想与行为的高度统一性,为构建新型和谐社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阵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受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高校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五育并举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高校志愿服务作为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需要紧密围绕五育并举,明确以志润德、以志启智、以志强体、以志育美、以志促劳的目标,突出德的思想引领力、智的知识获得感、体的发展全面性、美的形式吸引力和劳的实践养成性,从氛围营造、平台搭建、关口把握、服务供给和意识强化五个维度探索构建五育并举的高校志愿服务机制,发挥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社会治理创新是党在新时期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协同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合肥市蜀山区在走向"善治"的过程中,以系统管理为指导思想,强化社会协同,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初步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积累了经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文章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社会组织,发扬公共参与精神等促进社会协同,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基层社会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组织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一支有力补充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志愿服务组织在帮扶弱势群体、提升政治参与度和社会归属感等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但受限于自身经费保障不足、机制建设滞后、专业水平不高等方面原因,其效用发挥仍有可发掘空间。提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志愿服务组织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激励奖励机制,搭建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通过组织开展关爱社会孤寡老人、麻风病康复患者以及听障儿童等社会特殊群体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分类精准服务,加强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创新融合多彩内容与多样渠道,有效实现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