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玉华 《老区建设》2009,(22):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文章阐述了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的演进过程以及目前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时凯 《老区建设》2008,(20):40-41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实中却还存在着有关“三农”的法律法规亟待健全、农村行政执法力度急需加强等诸多问题。必须采取建立健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村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等完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小说《曲终人散》以黑色幽默的基调,用"我们"这个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描述了经济危机初现、网络泡沫破灭时代位于芝加哥一家广告公司的故事。作品采用隐晦的叙事主线和模糊的关键人物营造氛围,采用滑稽比喻、对照法、突降法和夸张法来强化黑色幽默的创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范楷  洪仁伟  魏艺 《魅力中国》2010,(26):108-108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使广大农村地区留住人才的问题。结合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分析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探索使他们能够长期扎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6.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德玲 《特区经济》2010,(9):252-255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加快农村的民主法治进程;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流,尤其是加强群众与政府的交流,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司法保障。因此深入分析农村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援助制度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周伟良 《乡镇经济》2010,1(2):83-86
文章分析了县(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矛盾、困难和薄弱环节,结合作者在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朴 《特区经济》2008,235(8):166-167
在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发生的制度性原因,认为我国应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作为直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乡镇政府必须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干部素质、严格科学考核,确保有足够的财力、充足的精力、强大的人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冯耀忠 《开放潮》2006,(7):44-45
南平市作为农业大市,新农村建设无疑为该市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南平市新农村建设?结合南平市实际,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南平市新农村建设思路是:明确“一个路径”,处理好“两个关系”,把握“三个原则”。做到“四个坚持”,实现“五大目标”,并在实施中注重整体规划、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2.
郭燕鹏 《魅力中国》2014,(24):20-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经济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先进文化的建设,而这正是目前农村先进文化发展之后以及文化作用能够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农村范围内广泛地传播先进文化内容,就能够培养出无数先进的新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具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然后具体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培育的制度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定的行动集团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主体基础。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政府和社会力量这三个主要的主体来源。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角色特征出发,分析了农村、政府和社会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潜在收益,以及有关主体面临的行动约束,由此探讨各主体对具体制度的需求,并给出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4.
韩燕 《乡镇经济》2007,(5):10-12
在城乡分割的宏观经济体制和农村综合改革刚刚起步的大背景下,加上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村基层组织运行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的相关保障机制并不完善,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必须建立健全村庄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民主参与机制、政府考核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就如何建设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问题,有学者建议取消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就是民进官退,也有的建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也就是官进民退。新农村建设是集体性的,不管是撇开民间组织还是基层组织,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官民共进,才是处理基层组织和民间组织关系的正确方式,才能实现农村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6.
在新农村主体的构建中不能单纯走市场化道路,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好主体间的社会整合,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国锋 《特区经济》2007,(5):162-16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法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新农村的法治现状,提出优化农村法治环境,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例如从早期对认知风格类型的界定和研究,发展到了对认知风格理论的整合.此外,认知风格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领域和实践中都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主体的构建中不能单纯走市场化道路,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注意好主体间的社会整合,注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样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需要苏北农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前苏北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必须科学合理地组建政工队伍;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充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