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财政、信贷和物资平衡问题,是陈云同志在1957年总结我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这是他把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引出社会主义计划平衡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金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改善,生产建设持续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三大平衡”是完整的综合平衡体系,涉及财政、信贷、物资还有外汇的各自平衡及相互平衡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这里仅就其中财政平衡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综合财政计划管理的必要性综合财政计划是国家的财力平衡表。它以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为主体,协调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种资金运动,综合反映全国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整个财力平衡的状况。它是国家资金收支总平衡表,是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统一平衡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在经济上要求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因此,搞好综合财政计划管理,对于实现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的综合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理顺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问题。而这些平衡的关系又都要通过当年的财政、信贷、物资(包括外汇)的平衡来体现。因此,坚持财政、信贷平衡,压缩基拳建设投资,尽快扭转“基建挤财政,财政挤银行,银行发票子”的局面,是当前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财政、信贷、物资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工作水平,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顺利实现,对财政、信贷、物资平衡问题进行探讨,是有重要意义的。我在这里,仅就这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志们讨论。大家知道,货币资金运动是从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开始的,并受后者所制约。但是,货币资金运动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产品仍然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货币资金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还会同社会产品在使用价  相似文献   

5.
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陈云同志就指出:“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是平衡的,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如果当年财政信贷收支不能平衡,社会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之间不能大体平衡,物价就会乱涨,市场就会混乱,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就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这是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结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搞好财政信贷平衡,是掌握综合平衡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当前,我们必须认真做到基本上实现财政、信贷收支平衡、外汇平衡和物资平衡,把市场物价基本上稳定下来。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财政信贷平衡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正> 李成瑞同志写的《财政、信贷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一书,今年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从经济工作的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财政、信贷工作实践和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实践的正反经验基础上,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角度,对财政、信贷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问题,进行了历史的、理论的探讨。全书共收入作者不同时期写的文章十三  相似文献   

7.
苏联《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步骤,即改革首先从企业开始,从企业改革再扩展到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等宏观领域的配套改革,直至对管理的组织结构的全面改革。我们认为,苏联这种自下而上、相互衔接配套的改革思路是正确的。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千千万万个企业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经济的总体运行和发展速度,取决于企业活动的好坏。因此,只有以企业的根本改革为基础,才能搞好计划、物资技术供应,价格和财政信贷体制的全面配套改革。这也正是苏联新  相似文献   

8.
1988年财政、信贷双收紧方针的确定,现实地将财政与银行怎样协同配合以及如何理顺财政与银行关系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由此引起了1987年9月28日财政与银行副部长级高层次的对话,对话会上中青年财金工作者提出了“分家”与“合作”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成  相似文献   

9.
转轨时期财政条件变化及其货币内生性问题许健(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经济转轨时期财政与银行的基本关系决定了政府干预与货币供给的内在联系。政府干预的基本条件是财政实力,当财政不具备干预条件时,信贷分配则被作为干预基本手段。由此使得财政与银行关系发生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为四化建设筹集资金,财政、银行都担负着艰巨的任务。为了适应近几年资金分配情况的新变化,正确处理财政与银行的关系,搞好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已成为宏观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仅从银行角度作些分析,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组织财政收支平衡,进而组织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综合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方面。只有综合平衡了,才能使总需求和总供给相适应,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控制和调节。组织财政收支平衡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社会主义财政包括收和支两个方面,国家通过税收和企业上交利润等渠道聚集财政资金,又通过行政、国防、科研、文教卫生事业以及经济建设等渠道分配财政资金。财政收入和支  相似文献   

12.
尹吉成  丛力 《经济师》2003,(4):83-84
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避免的一个客观经济现象 ,掌握好认定通货膨胀的方法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制控 ,对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抑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至于造成通货紧缩 ,首先必须按照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行事 ;同时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好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四大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帮助自学《财政与信贷》的同志们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我们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编印的《财政与信贷》自学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在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这个学习辅导,供自学者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农资金与金融支农的资金基本上在不同的两个体系按各自的运行机制单独运行。如何使财政支农资金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以农村金融为主要渠道,把财政资支农金和金融支农信贷更好地输导给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关于预算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和物资供求平衡三者综合平衡的理论,是从1956年发生财政赤字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一理论本应指导我国的财政平衡工作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遗憾的是,多年来主要由于政治路线上的错误,使这一理论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光辉,又曾多次出现比过去更为严重的财政赤字。“二五”时期以来多次出现的赤字,特别是1979年出现的赤字,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无疑可以使我们的财政平衡理论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一、为什么说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0分)二、运用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原理说明:(一)必须坚持“先生产,后基建”的原则(二)保持财政、信贷、物资三大平衡(三)只有按比例才能高速度(四)在计划工作中必须留有余地、留有后备  相似文献   

17.
<正> 陈云在50年代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各自平衡和统一平衡(简称“四大平衡”)的理论,在我国过去长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当时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理论,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理论是否仍然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而具有指导作用呢?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九五”期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加强社会资金核算,已经成为当前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重要一环。一、宏观经济管理需要核算社会资金流量社会资金流量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发生的。经济活动是物资(含劳务)运动和资金运动的结合,物资是资金的基础,资金则是物资的货币表现。考察经济活动,可以从物资运动方面进行,也可以从资金运动方面进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研究,可以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联系,为战略决策、宏观调节提供科学的基本数据。长期以来,我国进行了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等物量指标的核算,能够反映物资运动的总量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貌。在资金运动方面,逐步建立起财政、信贷核算体系,编制居民货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25~26日,苏共中央全体会议通过了《根本改组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赞同《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7月17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根据《基本原则》的精神,通过了有关宏观经济各个领域(如计划、物资、价格、财政、信贷、科技进步等)以及国家机关职能改革的十个决议,与《国营企业法》相配套。这些文件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综合配套的改革方案,标志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这里我们着重介绍苏联在企业经营机制、计划管理体制、物资技术供应体制和价格体制方面改革的情况,以期对我国目前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专栏的几位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和苏联东欧研究所的教学与研究人员,都曾长期致力于苏东经济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现象进行了考察,构建了一个信贷交易合约模型来分析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生成机理,发现模型中贷款利率管制、农村项目成功概率低、担保抵押难、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低效利用等因素导致信贷交易合约无法完成,从而出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变信贷合约中贷款利率、农村项目成功概率、担保抵押、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等变量来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