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实 《国际融资》2005,(12):43-44
在美国经济增长持续强劲的同时,美国股市却出现了种种熊迹,美国经济与美国股市这种背道而驰的“华尔街悖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美日两国资产价格泡沫治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丽 《新金融》2006,(4):27-30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伤害远远大于2000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本文比较了两国泡沫破灭后的治理措施,发现由于美国货币当局一直密切关注泡沫问题,并在泡沫崩溃后及时采用下调利率和发表有公信力的言论稳定投资者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美国金融体系具有的稳健和灵活保证了其能抵御各种冲击,而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而泡沫崩溃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小于对日本经济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重视以专利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并把它作为美国经济的核心利益之一。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其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方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美国学者开始研究日美公司在绩效上出现差距的原因并最终认定,这种差异源白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上的差异。美国的理性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日本泡沫经济的金融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本泡沫经济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集中体现在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涨。1983,日经平均股价只有8800日元,1985年9月的平均股价为12755日元。此后,日经平均价格开始飙升至1987年10月的26600日元,直至198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38915日元的顶峰,约为1983年的4.4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东证一部上市股票市值与GDP的比值约为0.5,但是到1989年则高达1.31。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西德、英国的市盈率大致是10~15倍,一般认为不会超过20倍,而日本在1987年前后市盈率高达60倍,足见其经济泡沫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7.
日本房地产泡沫时代的税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管理》2010,(8):42-43
美国是三大金融期货(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发源地。股指期货是三兄弟中最晚诞生的一位。从1982年问世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酝酿在经济滞胀中股指期货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酝酿。当时,美国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这使得美国当时的利率政策飘忽不定并影响着股市预期,  相似文献   

9.
钱话·段子     
《理财》2012,(6)
30年来致富10大机会 20世纪年代初搞个体经营。2.1980年代中办乡镇企业。3.90年代初买股票和认股权证。4.90年代中国债期货做多。5.90年代末和2005~2007年中投资股市。6.90年代末投资互联网。7.90年代后购买法人股。8.90年代末开始买房。9.21世纪初开始买矿。10.2005年以后买中小板与创业板原始股。  相似文献   

10.
东亚资本市场在经济起飞时期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的研究过程中,一个顿为引人关注的现象是东亚各国(地区)经济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腾飞,然而股票市场却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的。如果把巾国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的状况及二者的关系与东亚“四小龙”和“四小虎”这些国家(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时期的状况进行时比,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它不仅直接导致国家货币制度的重要变更,而且对近代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是在美国白银政策的刺激下引发的。白银政策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美国在白银问题上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称,包括1933年12  相似文献   

12.
融资租赁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比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美国融资租赁,我国的融资租赁刚刚走过了30个年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融资租赁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已由2007年底的200亿元,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开始,会计准则开始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逐渐转向公允价值会计,两大国际知名的准则制定机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是公允价值会计坚定的拥护者和推广者,认为公允价值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反应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公允价值的起源及其在美国股市大崩溃和通货膨胀、储贷危机以及金融衍生品飞速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等各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90年代初期增长较为缓慢,1998年至2000年增长加速。2001年出现突然的回落,原因在于当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发生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同步下滑现象。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份起进入衰退;受美国经济影响,欧盟15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本来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更加低迷;  相似文献   

15.
1.存款保险与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在金融体系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要求投保银行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以便在投保银行出现支付危机或陷入破产境地时.能及时向其提供财务救援或直接向其存款人支付全部或部分存款的制度。美国20世纪30年代期间的银行业体系的崩溃是促使美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动因。  相似文献   

16.
一、构建生态环境税收体系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税收日趋规范化、国际化。从20世纪80年代3末90年代初开始,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利用税收杠杆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1991年瑞典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税收调查法案。随后许多国家陆续开征了涉及环境保护的税收。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税收平均已占到税收的5%,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下开展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婕峥 《会计师》2011,(7):82-83
<正>一、引言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将物质循环理念引入经济学,自此诞生了循环经济思想。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率先实践循环经济,采用资源化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丹麦等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深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形成了具有  相似文献   

18.
一、匈牙利保险市场概况 在匈牙利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后,整个经济状况不断变好,人均GDP不断上升。多年来,匈牙利人均GDP基本上保持了4~59/6的增速。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美国宣布继续执行2012年9月份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持续升值。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时的日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时间的停滞,付出了惨痛代价。本文回顾了协议签订前日美经济格局对比的背景,分析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避免重走日本老路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朱小黄 《中国金融》2007,(22):34-35
在国外,19世纪中期,德国、美国等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全能银行,即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银行,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美国、英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控制系统性风险的目的,采取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分离的金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