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分配制度是一种能调动企业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分配制度。我国国有企业有效分配制度的构建,应从构筑完整的激励基础、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形成分配的竞争格局入手。  相似文献   

2.
唐凤丽 《经济师》2011,(12):115-115,117
薪酬激励作为激励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如何建立符合高校教师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成为众多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从薪酬激励的角度,对高校薪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当期与延期分配、短期与长期激励,对完善我国薪酬制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历史时序视角,系统回顾了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的思想渊源,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思想和分配制度的演化过程,并提出了新时代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构建的逻辑路径。分配思想经历了从马克思“按劳分配”原则、“市场配置资源”学说的萌芽初生阶段,到结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公平正义”观、邓小平“有效分配”理念的继承发展阶段,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分配思想的全面创新发展阶段。分配制度经历了由劳动要素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向完善全要素收入分配制度迈进,以及由单一结构的收入分配制度向多元结构的收入分配制度迈进的双线演进历程。构建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应把握资金配比和注重功能互补两大协调配套,同时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高质量发展中完善各次分配内部的功能机制,实现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三轮驱动、协同发力,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落实教育评价改革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利抓手,近年来各高校提高了对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重视程度,尝试转变传统单一的分配方式,促进绩效工资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以激励相容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中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并从共同目标、激励方法、激励过程三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分配秩序混乱的问题日益突出,个体、城乡、地区、行业、城镇、农村都存在着收入差距.造成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政策性的因素,又有制度性、体制性、非法性的因素.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政府要加强调节和治理力度,要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政府财力分配制度、税收调节分配制度、转移支付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分配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孔彩侠 《时代经贸》2007,(4Z):129-130
本人从1992年至今一直在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劳动人事科工作,分别从事过劳动保护、档案管理、工资奖励考核分配管理工作,对人事分配制度感触颇深,借此机会就企业激励机制,谈点个人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实施激励与约束机制能进一步体现知识、才能的价值,使高层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和收益分配,提高了高层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进一步调整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技术创新者之间的生产关系,有效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进程,避免传统分配形式单一带来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问题的基本原理.生产决定分配,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分配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能脱离生产方式抽象地研究分配问题.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公平分配.不同生产关系有不同的公平标准.围绕着分配问题兜圈子,是庸俗社会主义.毛泽东批评了分配决定论,强调研究分配问题必须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出发.交换不能决定分配方式,只能影响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夸大市场经济的作用,仿佛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这种运行机制就使得分配领域从按劳分配变为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我国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我国分配制度的演变是由所有制结构演变引起的,不能把分配制度的演变概括为"从按劳分配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正确发挥奖金的激励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奖金作为物质激励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从近几年各企业的奖金分配效果来看,奖金的激励作用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这种状况,主要还是由于目前企业的奖金发放方式不太科学,影响了奖金激励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今后企业分配制度改革中,有必要认真地研究奖金激励机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强化奖金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对策性制度构建的研究.首先对制度目标做出结合实际的理论阐述,初步构建起多要素按贡献程度分配的制度模式,即以耗费补偿性分配、创造报偿性分配和超额贡献奖励为分配层次的收入分配制度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1.
1.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特别要注重初次分配这个关键环节,初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中最核心的环节。改革初次分配的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铁路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工资分配工作改革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就如何化解当前劳动分配矛盾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观点.文章从观念更新、改革方向、具体方式、管理系统等方面展开,分别就'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构想'、'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共同性、差异性'、'启迪与对策'几个问题进行论述.本文强调劳动工资分配工作的改革与尝试要以劳动定额标准做为铁路施工企业劳动分配的尺度,抓好项目部的"两层分离",并且,劳动工资分配应允许多种模式并存,要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劳动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劳动工资分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史保金 《现代财经》2006,26(7):36-3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从保障职能转向了激励职能,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激励机制。这种经济激励机制与被释放出来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动机相结合,使我国国有企业被迫走上了一条过度经济激励的轨道。从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演进入手,探讨过度经济激励的形成原因,有助于调整国有企业分配方案,完善激励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亮 《发展研究》2016,(11):4-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化的单一“按劳分配”到改革开放以后,以打破平均主义为突破口,逐步推进完善落实按劳分配原则,确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演变.然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确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改革过程来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改革始终围绕按劳分配原则的完善这一主线展开,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改革的核心主题.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来看,未来必须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落脚点推进改革,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以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才能保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天姣 《当代财经》2021,(10):43-55
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体现收入分配制度公平正义的最直接表现.进入新时代,城乡、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无论从共享的主体、内容看,还是从共享的过程、结果看,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都存在与共享发展理念不协调的诸多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2021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为此,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多政策齐动,尽快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群体;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建立缩小收入差距的共享发展长效机制;补齐民生"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创新政府对收入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调节机制,形成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保障.以此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和分配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只有革新人力资源考核和分配制度才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活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人力资源考核和分配管理制度,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一是人力资源考核和分配管理制度概述,二是人力资源考核和分配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调节分配差距的作用是有限的,依靠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也难以调节分配差距,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是我国现阶段调节分配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举措。国家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制度,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以解决因初次分配制度不完善、分配秩序不规范造成的企业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企业则依据国家完善后的初次分配制度,规范初次分配行为,使初次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孙海 《经济师》2004,(3):28-28,30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基本格局。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确立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初次分配坚持效率优先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再分配注重公平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当前,收入分配存在城乡间及城乡内部收入差距较大、劳资关系失衡等多层交织问题,面临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现行财政体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有待加强等现实挑战。就未来发展而言,可以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初次分配制度,做大蛋糕;以财税制度改革为核心,强化社会公平的再分配制度,分好蛋糕;以规范社会捐助等慈善事业为依托,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次分配制度;从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多元化提升低收入群体致富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建立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加以审慎谋划。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1978-200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理同中国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分配制度适时调整,分配理论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从平均主义到部分先富,实现非平衡突破;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确定新的分配原则;从单一"按劳分配"到"多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