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通货膨胀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近些年备受学者的关注.但是现有研究却较少分析通货膨胀对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因素进行探讨,揭示通货膨胀如何影响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2.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3.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相似文献   

4.
稳健性又称谨慎性,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限制了内部人操纵会计数字的动机和能力。本文主要是围绕在会计盈余稳健性实证研究的主要领域展开的。在对稳健性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分四方面对稳健性研究进行文献回顾。最后通过中外研究进行对比,试图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佟玲 《中外企业家》2014,(4):174-175
稳健性是对会计实务最有影响力的原则之一,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会计稳健性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力已经超过500年。本文先后阐述了会计稳健性的内涵与分类、存在性、存在的动因、计量方法以及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经济后果,最后指出了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会计稳健性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受到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研究。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是会计稳健性经验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现有会计稳健性度量模型都是在经济和资本市场发达的西文国家中开发出来的,一些模型已被广泛引入国内研究中。但是,学者们对最优的会计稳健性模型莫衷一是。全面认识模型的特征和应用条件是正确应用会计稳健性度量模型的关键。文章对会计稳健性的各种度量模型,尤其是最新开发的模型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国内会计稳健性度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为我国会计稳健性的度量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詹雷  江雪 《财会通讯》2011,(4):8-11
稳健性又称谨慎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对西方会计稳健性的特征进行了回顾,从稳健性的存在性、产生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特征研究了进行回顾。系统地评论了我国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最新内容,指出了会计稳健性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会计稳健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先后阐述了会计稳健性的度量、产生动因和经济后果,最后指出了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稳健性又称谨慎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对西方会计稳健性的特征进行了回顾,从稳健性的存在性、产生的动因、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特征研究了进行回顾,系统地评论了我国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最新内容,指出了会计稳健性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稳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稳健性长期以来一直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我国的新会计准则虽然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但是依然强调稳健性原则。文章在对会计稳健性概念与经济后果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稳健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证研究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关系,以及会计稳健性与经济租金对企业剩余收益的交互影响,发现会计稳健性与企业的剩余收益显著正相关,而会计稳健性和经济租金对企业剩余收益的交互影响较为复杂,其中:稳健性与研发密度、广告密度对剩余收益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稳健性与企业规模、市场份额、流通股比例和资本密度对剩余收益的交互效应不明显。可见,提高会计稳健性,并不一定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租金收益。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稳健性的运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发生,为深入分析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功能提供了新的契机。会计稳健性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表现在定价和治理两个层面,能够通过降低信息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对立统一框架,把二者统一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框架之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拓展会计稳健性的投资者保护机制。本研究对于会计监管、准则实施和准则完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鉴于会计稳健性对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本文从会计稳健性的融资效用和投资效用两个方面来探析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并考察会计稳健性对现有投资项目和未来投资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会计稳健性是重要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机制,从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国内外学者一般从五个方面研究会计稳健性,分别是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存在性、影响因素、计量方法和经济后果。从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两方面总结学者研究会计稳健性的重要文献,结果显示: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契约、诉讼、税收、监管、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以及独立董事特征;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主要包括投资效应和融资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投资主要分为投资不足、投资过度及并购,融资主要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稳健性对会计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研究影响会计稳健性的因素,从而找出稳健性的度量方法来提高会计稳健性,以及从我国对会计稳健性研究现状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稳健性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传统及重要原则,会计实务一直深受稳健性原则的影响,而且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前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会计稳健性如何定义,会计稳健性如何度量,会计稳健性是否存在,会计稳健性受哪些因素影响等方面,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回顾述评,重点探讨我国会计稳健性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稳健性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传统及重要原则,会计实务一直深受稳健性原则的影响,而且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前有关会计稳健性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会计稳健性如何定义,会计稳健性如何度量,会计稳健性是否存在,会计稳健性受哪些因素影响等方面,文章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回顾述评,重点探讨我国会计稳健性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当前对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分歧,主要是由于混淆了有条件的会计稳健性和无条件的会计稳健性。有条件的稳健性起源于契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并受到诉讼、管制和税收的影响,是会计对不确定经济环境的一种谨慎反应,它能够维护契约执行、落实受托责任、缓解代理冲突,是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的制度安排。无条件的稳健性主要是因应管制和税收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质疑。有条件的会计稳健性和无条件的会计稳健性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无条件的稳健性比有条件的稳健性优先,但后者对前者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迅速发展。会计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在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会计稳健性选择与企业价值以及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企业会计稳健性选择、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对会计稳健性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阐述跨级稳健性对资本成本与企业价值的影响,从而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稳健性原则,是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它源于会计中的不确定性,并植根于存在风险的经营环境,有其存在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会计法规的制定,还是实务上的应用,稳健性原则被日益强调,正确地应用稳健性原则能提供客观、真实和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但稳健性原则的不恰当应用也存在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在此,笔者尝试探讨稳健性原则在中国的应用,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