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爱华 《经济管理》2007,29(17):87-91
加速苏北发展是江苏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吸引区域外投资是苏北快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加速南北产业转移将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加速苏北经济发展应优先重点发展江苏沿海以及内陆中心区域,完善城镇规划,建立网络状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作为连徐实现崛起的难得契机,作为苏北加快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正在形成苏北工业化的有力拉动和支撑,正在形成苏北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南北区域之间非均衡发展,其最大的弊端是不公平。如果非均衡发展到了难以驾驭的程度,必将出现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基数不同,在同步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发生两极分化。文章提出"良性非均衡"发展或"趋均衡型"发展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苏北大开发的主体,促进苏北大开发中的制度创新,推进苏北大开发中的资源整合,再造苏南经济的竞争优势,构建网络化区域开发的战略模式,深化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最终实现江苏经济整体结构和布局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该文借鉴人类发展指数与空间距离法的思想,选用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3个特征变量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指数模型。运用江苏13个城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锡的低碳发展水平平均最高,徐州最低;苏南、苏中、苏北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从不平衡性角度来看,江苏各城市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城市间的不平衡性具有依次递减的特征,且这种不平衡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总体上看,苏北地区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或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部分市县的调研,认为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条件下,苏北地区只有在工业化的发展路径、产业政策和扶持手段上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北大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应客观、公正地看待苏南苏北的差距。苏北大发展总体上应采取协调发展战略,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一种超稳定的惯性,要改变其运行方向,应借助于政府适度干预。苏北大发展的战略重点不应仅放在资源的开发上;苏南苏北的“南北合作”立足点是优势互补,共进共荣,要坚持“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叶明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20-121
加快苏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苏北与苏南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实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正确面对苏北与苏南之间的现实差距,同时要以区域经济的科学理论指导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即苏北地区要主动策应区域共同发展和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参与江苏南北联动发展;要以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为抓手,加快工业化进程;要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城市化进程;要以优化环境为先导,着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这些是加快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综合评价、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苏北和皖北11市城镇化发展效益进行分析,得出2010-2017年城镇化发展效益不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有上升趋势,综合和生态效益有下降趋势.苏北5市分维效益高于皖北6市且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综合效益层级特征明显,自东向西递减,综合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空间集聚特征符合城镇化"核心-边缘"分异模式;综合效益形成HH、LL、LH三种空间集聚类型,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形成HH和LL两种空间集聚类型,生态效益不显著;皖北处于城镇化发展效益的冷点区域.应在提高生态效益基础上,定位欠发达区域支柱产业,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破行政壁垒,实现欠发达区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造成江苏省区域发展差异形成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发展基础、地理区位条件、区域发展策略、区域产业结构转换、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全球化水平和区域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充分证明只有苏北、苏中经济的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促进江苏经济大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全方位、多层次、交互式、宽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将给予江苏区域发展更多的良机。江苏需要紧扣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更高水平上提升苏南引领型发展的能力,加快苏中融合式发展的步伐,探索苏北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沿宁杭线发展轴线,全力推进淮海经济区的崛起,优化扬子江城市群的功能。通过设施建设的系统化、产业转移的有序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化,使江苏深度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苏北运河航运发展为例,运用水运管理和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航运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苏北运河航运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就解决两者相互制约,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清代苏北集市镇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 ,随着漕运、盐运和海运业的兴盛 ,苏北地区的集市镇大量兴起 ,并不断得到发展。这些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集市镇构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网络体系 ,成为全国统一市场的一部分 ,而规模较大的集镇大多分布在漕运、盐运河道周围和东部沿海地区。苏北地区集市镇的兴盛和发展促进了苏北地区的商品流通和商品生产 ,有利于维系小农经济的再生产。但与江南地区的市镇相比 ,苏北地区的集市镇大多是流通型集镇 ,发挥着商品流通职能 ,在其周围并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 ,因而其发展水平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都要远远落后于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14.
杜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38-141
江苏根据地域特点和南北经济发展梯级差异明显的省情,新世纪之初就提出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06年又依据这一战略做出了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重大决策,开始了南北共建开发区的创新实践。南北共建开发区成为拉动苏北发展的强大引擎,实现了苏北发展与苏南转型的"双赢"。园区共建的"江苏经验"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南北共建开发区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对策选择上,应进一步完善南北共建模式;进一步拓展共建园区的空间;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大胆推行"行政托管"等创新性的行政资源要素重组模式,实现行政区划的"体制内"变革,让行政区划为经济让路,深化南北共建园区的内涵,推动南北共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章均 《现代经济探讨》2003,(10):40-42,49
加快苏北地区的科技事业发展,要依据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加快苏北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文章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苏南开放型经济水平较高,苏中、苏北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指出苏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沿海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位于江苏北部,地处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区域发展优势明显.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发展现状的调研,以及各方面发展条件的分析,指出苏北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展望,从而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流沙 《大陆桥视野》2009,(11):42-44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原则审议通过的《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中,把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发展巾的核心城市,以期成为服务中西部,连接日韩的东方桥头堡。江苏省委、省政府更把连云港作为苏北崛起振兴的龙头、苏北的第一增长极。连云港又一次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搞好乡村旅游对于解决苏北地区“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乡村旅游开发对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苏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促进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苏北大发展”与南北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新世纪市场经济深化发展为背景,分析了江苏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提出并论证了实施“苏北大发展”战略以及在南北经济一体化中加快发展苏北的政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