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陆勇 《会计之友》2009,(10):108-110
体育赛事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活动,也是波及面广泛的商业活动,赞助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其形象和声誉,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国内外一些体育赞助题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赞助可以据此增加公司销售、改善财务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从而表明,体育商业赞助可以形成无形资产。本文详细论述了从体育赞助到无形资产形成的过程与机理,并对奥运会的无形资产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体育赛事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活动,也是波及面广泛的商业活动,赞助企业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其形象和声誉,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国内外一些体育赞助题材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赞助可以据此增加公司销售、改善财务绩效和提升公司价值。从而表明,体育商业赞助可以形成无形资产。本文详细论述了从体育赞助到无形资产形成的过程与机理,并对奥运会的无形资产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体育赞助是企业公关赞助活动形式的一种.它是指企业通过赞助某一项体育赛事或活动,并围绕赞助活动展开的一系列营销,从而借助所赞助体育活动的良好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与品牌形象,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的好感与关注,为企业创造出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陈婷 《中外管理》2004,(11):54-56
在很多希望借助体育营销手段提高知名度的企业眼中,简单地认为“体育营销=体育赞助”,等于一掷千金的投入,这种误解不仅会导致体育营销形式的单一化.内容简单化,还使很多有意进行体育营销的企业,因为囊中羞涩而错失一种很好的营销手段。  相似文献   

5.
张巨才  黄鹏 《企业活力》2008,(11):30-31
<正>近年来,体育赞助日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的热烈追捧和广泛应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将国内外企业体育赞助的热情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体育赞助,不同于一般的捐助,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战略,是一种大手笔投入、高额回报的营销传播战略。  相似文献   

6.
朱汐 《中国企业家》2012,(15):92-93
因赞助奥运而成功的品牌从1984年设立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以来,许多新兴公司借此成为全球品牌。不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顶级赞助商逐渐被已经雄霸全球的跨国公司所把持,新角色只有赞助北京奥运会的联想、源讯和赞助伦敦奥运会的宏碁。  相似文献   

7.
借助奥运会这个四年一次的体育盛事,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因而企业为了能在这个有限的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绞尽脑汁。花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的自然可以名正言顺顶着奥运会的光环进行营销,没有拿到奥运赞助入场券的企业也要千方百计沾上奥运的光,采取各种“擦边球”的营销手法,使消费者误以为自己就是奥运赞助商,  相似文献   

8.
企业实施体育赞助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赞助是一种投资活动,把资金或实物用于活动、个人或赛事,作为回报,投资人有权使用与这些活动、个人或赛事相关的潜在商机,即对活动的商业开发权利,称之为创造相互的影响。体育赞助最大的特点就是公益性。企业认识到体育赞助是一项集广告、公关和促销于一体的最佳沟通手段。"没有赞助就没有今天体育的辉煌成就。"现代赞助与体育合作,共同发展,既是21世纪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新法宝,也是体育市场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爆炒、受众冷漠、产品日益趋同的今天,通过常规广告手段、广告传播来达到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实在太难了.于是许多企业把眼光投注到体育比赛的赞助上,这其中奥运会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自从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王晓曦 《价值工程》2010,29(20):16-17
本文通过对体育特许产品经营价值的分析和体育特许产品经营与体育赞助活动异同的分析为从事相关行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体育营销的夺金秘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月26日,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六期TOP计划伙伴。这意味着在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所有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技术设备上的标识,都将只有一个,那就是来自中国的联想。联想的这一举措,将中国企业的体育营销发挥到了极致。体育营销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令如此多的企业不惜血本去追逐?冒如此大的风险进行体育营销,如何操作才能夺金摘银、稳操胜券?这的确是每一个参与体育营销的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体育赞助营销足指企业(体育赞助者)以向体育资源拥有者提供资金、实物、技术或劳务等的支持,从而获得冠名、专利、广告或促销等权利的体育赞助活动为中心,并且围绕赞助展开一系列营销活动,借助体育资源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赞助商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国内企业纷纷斥巨资杀入体育市场,不能不说是中国营销史上的一道奇观。对体育营销的情有独钟,会不会只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画饼?体育营销的魅力似乎没有人怀疑,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国际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F1这样的赛事,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4.
自从奥运圣火在奥林匹斯山上点燃以来,赞助与奥运总是相伴共行;没有赞助的奥运曾经一度走到了难以续继的境地。就在奥运陷入危难境地的时候,美国人尤伯罗斯在奥运会中成功运用商业赞助,不但拯救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促进了世界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开创了奥运会历史的新纪元。现代奥运在企业的赞助下得以健康迅速地发展,同时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及其品牌正是借助奥运赞助的平台,才得以名扬四海享誉五洲。奥运赞助作为体育赞助营销中的一个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体育赞助产业中处于龙头的地位,起着模范的作用。因此,对奥运赞助营销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体育越来越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影响力日益增强。体育带来的不仅是高关注度,更让人体验到健康、激情、乐观、坚韧、超越等一系列的情感与文化。这就赋予了企业塑造传播品牌个性的新的载体。体育营销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推广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营销活动。现在,企业的体育营销已是一种成熟的经营模式,赞助体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公关活动,将体育赞助和体育营销有机结合已成为公司进行市场推广和树立形象的一大战略。世界上很多著名企业就是在赞助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树立其全球品牌形象的,可口可乐之所以成为世界名牌,与它一直支持世界体育是分不开的。有人笑言:“可口可乐就是体育的形象代言人,哪里有体育运动,哪里就有可口可乐。”  相似文献   

16.
刘红华 《价值工程》2013,(19):13-14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体育赞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来深讨提升体育赞助价值,即通过构建体育赞助功能系统图,提高体育赞助的"功能",降低体育赞助的"成本",提高体育赞助"价值"的方案及相应的赞助策略,即最大限度的接触目标受众、改善体育赞助理念,注重价值工程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公司》2003,(10)
参与奥运会其实也是体育营销 的一种,通过体育赞助、冠 名、体育明星代言以及购买球衣广告、体育场广告等多种形式来整合企业资源,将体育文化与企业品牌融合,上升为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这是体育营销的完整要求。参与体育营销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其一要是全国销售,甚至全世界销售的,对于只在区域销售的品牌来讲,广告成本相对太高; 其二这种产品的销售对广告的依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8,(1):98-100
体育激活2007 2007,体育营销前所未有的火热。2007年是奥运会到来之前的加速年,这一年无论是奥运赞助企业还是非赞助企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搭乘上了奥运营销快车。在他们眼中,体育营销正在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新利器,那些优秀的企业给中国体育营销史划上了一笔精彩的印记,那些优秀的企业也给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9.
体育赞助作为营销领域里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早已被许多大企业娴熟地加以运用。据一项来自美国的经验性调查显示,64%的受访者比较愿意购买体育赞助厂商的产品。另据一家国际权威调查公司的测算,体育赞助对企业的回报是常规广告的3倍。目前体育赞助已占到全球赞助总额的88%。  相似文献   

20.
体育营销以其特有的公益性、互动性和低成本、高效益,为品牌与消费者的沟通提供了新的平台。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64%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体育赞助厂商的产品:而同样的资金投入为体育赞助企业带来的回报是常规广告的三倍。然而.体育营销不单单是出资赞助,或是在体育赛事作广告,它是一个缜密策划、系统运作的过程,需要运用营销人员的经验和智慧才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