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生命周期的角度估算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民工的收支,分析了影响这类民工进城定居或回乡的若干重要因素,同时,分析了民工决策对民工供给的影响。本文指出:第一,年收入、预期工作年限和房价是影响民工家庭进城定居的主要因素。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民工的家庭进城定居的最大障碍是预期工作年限太短。第二,对打算回家乡办厂、开店的民工来说,工资的增加反而会导致他们提前回家乡,从而减少民工供给。第三,民工中的技术工人预期工作年限较长,因而具有进城定居的职业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幽默漫画     
《农家之友》2014,(1):62-62
<正>不对劲冬天,晚上去买烤红薯,称了一个,四块一。大爷说:"一毛钱不要了。"我掏了掏兜拿出一角硬币,对大爷说:"天这么冷,您很辛苦,有零的我还是给您。"大爷说:"谢谢啊!"我拿起红薯转身就走了。大爷在后面追着喊".小伙子,你只给了我一毛,没给四块呢!"  相似文献   

3.
邓彦  钟添生 《农村经济》2005,(2):117-119
民工短缺是一个暂时的经济现象。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短缺是由民工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保障、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期望不相称、劳动力市场对廉价劳动力过分依赖所造成的。也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必然反应。因此,转移经济发展战略与创新制度,以保障民工权利是破解民工短缺难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家民工市场揭开“红盖头”,开始为进城找“饭碗”的民工们提供职业指导、培训和职业介绍等一揽子服务。许多民工闻讯后蜂拥而至,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民工们说,这些年,他们走南闯北,象南京这样为解决民工找工作之苦而专门设一个职介市场还是第一次见到。民工市场之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主要是它为农民们办了一件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实事。近年来,农民外出找工作难,受骗的事情屡有发生。民工市场的出现,较好地化解了这些难题。据了解,民工市场所发布的用工信息都是针对农民而设置的,农民们只要有一技之长,…  相似文献   

5.
孩提时代,本家大爷是队里的会计,他有一把老式算盘,每当看到大爷用那粗糙的大手拨弄得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直响时,我总是托着两腮静静地坐在一边,那粒粒滚圆的算盘珠子像一个个听话的音符在上下跳跃,仿佛在演奏一支优美的曲子.望着大爷醉心于算盘旋律的神情,心里甭提有多羡慕,心想我长大了也要当一名会计!  相似文献   

6.
杨猛 《中国改革》2003,(4):56-56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北京许多媒体不约而同地以赞赏口吻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为配合活动,一个区文化馆组织了民工学雷锋公益活动,活动内容有民工朗诵雷锋日记、诗篇、民工四人快板《我为首都盖大楼》等。其中最有“创意”的活动、也是被媒体大肆炒作的,则是该文化馆创作了一首“民工之歌”——《民工兄弟三大纪律八点注意》。北京某报的报道说:“歌词改编自传统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新填的歌词中加  相似文献   

7.
对民工子女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老师和管理人员的调查,探讨了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与发展问题。认为流入地公立学校设置的高门槛,是民工子弟学校得以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水平介于流入地与流出地公立学校之间,加上其相对较低的收费和灵活的运作机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有较大的生存空间;由于经费短缺,与公立学校相比,当前的民工子弟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顾问》2009,(10):52-52
2009年9月,重庆市针对在建项目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展开了为期1个月的专项检查。其中,被投诉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项目,以及曾发生过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承建单位。将是此次检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80年代初兴起的“民工潮” ,到 90年代初已形成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民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它的发展壮大 ,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当前有不少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农民工的问题 ,却很少人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民工经济” ,因此 ,研究这一亟待发展的经济现象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民工经济”的含义和特征界定“民工经济”源自“民工潮” ,是农民工规模发展壮大的结果。所谓“民工经济” ,是指…  相似文献   

10.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民工潮”,今朝“民工荒”。本文认为劳资关系紧张,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是出现“民工短缺”的根源,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效应是出现“民工短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吸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等也是形成当前缺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根本是调节劳资关系,一视同仁地改善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关键是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政策引导,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券"解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子女就学遭遇政策空白近两年,我国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但是,随父母亲进城的近2000万农民工子女(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似乎成了被这些政策遗忘的角落。民工子女的就学一般来说有三种选择:进流入地城市公办学校;进专门招收打工子女的民工子弟学校;留守家乡。但无论哪种选择,都遭遇尴尬局面:公办学校就学难。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也开始关注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许多公办学校纷纷向民工子女开放,如浙江省绍兴县126所公办小学和29所初中均向外来民工开放;武汉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媒体上公布了313所公办中小学的…  相似文献   

12.
公厕门口一个写有“严禁民工上厕所,违者罚款50元”的标语,让在京打工的民工有一种受歧视的感觉。这是近日北京媒体报道的消息。据说,这个标语是两年前刷上去的。北京某村为了禁止民工入厕,还派人守在公厕门口,只要看到民工就不让进。  相似文献   

13.
2月17日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就业市场掀起了第一波小高潮,2000多人进场找工作.记者在民工就业市场看到,今年民工的薪资待遇看起来很高,三四千元的岗位比比皆是.(2月17日《现代快报》) 一个月能拿到三四千元,民工们的工资看上去确实不低,但你得知道,这三四千元,只是"综合工资"而已.  相似文献   

14.
天气逐渐转冷,最近,经常逛菜市场的朋友们,尤其是大爷大妈们可能特别感觉到菜价、肉价又涨了。其中大白菜、生姜和牛肉的价格确实涨了不少……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城市大开放的形势下,民工早已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在大都市的任何角落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民工们也要吃、要喝,深圳就有位打工仔开了家专做民工生意的小食店,经营家常饭菜兼买些生活用品。菜主要以青菜为主,而且是市场上价格最低廉的。饭一元钱可以盛到一大碗,价格非常便宜。虽然这些菜做起来很简单,可他做得很干净,看上去也赏心悦目,吃起来合他们口味,民工都很爱吃。民工中的烟民很多,他们没有其它爱好,就是工作之余,美美地吸上几口。在超市和商场里根本没有价格特别低廉的香烟出售,在他那里可买到。牙膏、牙刷、面盆、毛巾、剃须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工流动呈现出新特征,区域间、城际间的流动问题凸显,民工流向的选择机会明显增多.由于务工交易费用的存在,工资作为民工流动性的“充足的决定性指标”的作用被削弱,务工实际收益成为民工影响流动的重要指标.政府与企业均可通过降低务工交易费用的制度设计达到稳经济增长、促企业增效、保民工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营农场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劳动力日趋明显不足。国家目前不允许招收全民所有制农业工人,国营农场只有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雇请民工。因此,这支民工队伍的稳定与否,素质如何,对国营农场的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概略地对16个农场所雇请的民工占总劳动力的情况及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民工占被调查农场农业承包劳动力比重最低的是16%,最高的是55%。而且各农场的民工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原来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职工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户籍改革政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工市民化问题,不能只从老市民或城市经营的角度来设计,而应该惠及全民;解决民工问题的根本,不是对户籍简单的放开,而是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渐进过程;同时要扭转下层市民民工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05,(11S):80-80
在如今城市大开放的形势下,民工早已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在大都市的任何角落都可见到他们的身影。民工们也要吃、要喝,深圳就有位打工仔开了家专做民工生意的小食店,经营家常饭菜兼买些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20.
6月17日,网友发帖晒出一张建筑工地的"民工工资单",最高的民工月工资有14000元,最低的也有5000多元.民工工资大大超出了网友们的预料,网友称:"被秒杀的小白领,你还敢自嘲自己是搬砖的?"(6月20日《重庆商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