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有制度安排不满,具有改进现有制度安排以获取收益的动机的状态。中国金融体制改革20多年来体现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变迁的非均衡性-体现在变迁方式上的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变迁构架上的技术性生产边界与结构性生产边界、变迁内容上的增量变迁与存最变迁间。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在总体上体现出政府供给主导型的特征,需求主导型变迁尚未形成,金融制度改革的各种措施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政府,任何脱离政府改革的药方实际上都是空谈。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动力量,同时又成为改革的对象,因此,金融启动的落脚点自然应在政府身上,对政府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金融改革宜以存量改革为主。  相似文献   

2.
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网络经济发展变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模式,规则和传统理论,冲击和影响着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和社会资金运行资金运行中的银行业的发展,并促使金融制度发展变迁,面对网络经济的挑战,我国金融和银行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1)深化金融改革,为网络银行的发民菜营造良好的制度基础,(2)建立战略联盟,提高竞争力。(3)重塑经营模式,实现规模经济。(4)明确发展模式,发展网络银行.(5)加强网络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3.
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环境,尤其是对农村合作金融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可将建国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划分为彼此关联的五个阶段。重点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安排的结构和内容,以及获得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制度变迁的特点和模型,认为制度变迁的诱因是各利益主体的寻利动机,主体是地方组织而非经济个体,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因此,农业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模型属强制性变迁,而不是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4.
根据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环境,尤其是对农村合作金融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可将建国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划分为彼此关联的五个阶段.重点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安排的结构和内容,以及获得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制度变迁的特点和模型.认为制度变迁的诱因是各利益主体的寻利动机,主体是地方组织而非经济个体,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因此,农业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模型属强制性变迁,而不是诱致性变迁.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民间金融作为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创新,其产生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诱致性经济制度变迁带来民营经济的崛起,从而产生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要;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形成的国有垄断金融对民营经济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供求的失衡产生了民间金融制度创新的需要,与此同时,财政制度变迁使得大量民间资金聚集,为民间金融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制度与一国经济过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和互动关系。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不断变革金融制度以协调与金融的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是各利益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要求的由一种更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替代效率相对较低的旧的制度安排。本文认为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是在国家主导下渐进式进行的,地方政府在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挥了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同时,本文针对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内生性机制分析了其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理论和深化理论为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制度需求角度来看,中国体制转轨中的民营金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制度变迁主体中,民间团体是民营金融创新的直接决定力量。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响转轨国家金融制度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的巨大推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政策,经济结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等,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各转轨国家金融的制度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这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资产总量和增加,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等方面,这种转变最终使各转轨国家的金融制度不断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迈向高级。  相似文献   

10.
唐朝德宗建中元年废除租庸调法改征实物为征钱,史称两税法,此次变革的制度原因乃是租庸调法的土地制度基础和国家登记制度基础无法继续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两税法的变革,其社会基础还应包含国家土地制度和国家登记制度的改变,而这一点,是学界以前研究唐代"两税法"时所极少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国有金融产权的退让成为焦点。本文从产权理论、相关利益者博弈的角度对国有银行的国有金融产权退让进行经济学分析,并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点,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国有金融产权退让的路径与发展方向,进而寻求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推动国有金融产权改革,提高金融产权效率,促进市场化金融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投融资提出了极大需求。由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民营经济主体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民间金融成为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和方式,然而民间金融在我国一直以半隐蔽方式发展。基于产权理论对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合理性进行梳理和逻辑论证,明确指出政府在金融制度变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企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最为突出的新生事物,其由小到大的发展体现的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从个别乡村企业的案例归纳整个乡村企业制度变迁的共性无疑是有意义的。针对山东南山集团的个案进行研究,并归纳了其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乡村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认为强势人物、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在乡村企业发展初期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金融中介机构业务活动及经营管理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一个发展过程,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活动的范围及效率很不致,风险也不在不相同。回顾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变迁的历史及其政治、经济制度的必然联系,认识其组织形式,业务调整及风险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及风险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经济学意义阐述非正规金融内涵和主要形式,然后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根据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为了促进非正规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应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信用体系、法律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阐述非正规金融的内涵和主要形式,然后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论基础,从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现状来看,为了促进非正规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组织管理体制、信用体系、法律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业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金融业整体低效率的状况仍是困扰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而低效率的根源在于缺乏界定明确、高效率的金融产权安排。因此,按照市场原则对中国的金融产权安排进行重构就成为我国下一步金融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是技术与制度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根据这个基本性质,从打造现代高效金融体系的大格局出发,实施一种宏观积极监管理念,促进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体系的协同发展.这种理念的实践可能将经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演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乃至整个经济制度变迁的核心在于政府供给主导型变迁让位于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由于“国家悖论”、政府效用函数最大化以及政府偏好序列的约束,及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为获取制度租金而采取的博弈,使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锁定在低效状态。要退出我国金融制度的锁定状态,必须引入新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达到高效的路径替代。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制度变迁、金融控股公司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揭示了综合经营体制是金融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并 认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必须加速分业经营体制向综合经营体制的转变,全能经营的综合性银 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效率与安全角度阐明了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 银行稳健发展的良好组织制度安排,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实现应当借助于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制度安 排;最后,分析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制度基础与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