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大经贸》2002,(9):87-87
中国商品曾走过规避这条路,但都不同程度被欧盟再征反规避税……所谓反规避,就是反规避反倾销措施。规避反倾销措施,就是出口商将受制于反倾销措施的产品化整为零,在进口国或者第三国组装,以避开反倾销措施  相似文献   

2.
规避(circumvention)是指反倾销规避,即一国产品在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或行为;而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即是指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出口倾销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进口国反倾销税的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倾销与反倾销冲突衍生的规避反倾销(简称规避)措施与反规避反倾销(简称反规避)措施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所谓规避是指出口国对某项已被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通过改变出口方式或原产地等手段,继续向进口国倾销该产品的行为。反规避则是指进口国针对规避行为而实施的相应救济措施(仍是反倾销措施)的法律行为。我国在《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中对反规避进行了规范,但与对此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美国和欧盟的反规避立法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借鉴欧美反规避立法经验,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应提高对反规避措施科学的认识,明确规定规避行为的种类,健全实施反规避措施的程序和明确反规避规则的空间效力。  相似文献   

4.
反倾销规避是指绕开或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而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是指进口国为限制国外倾销出口商采用各种方法排除进口国反倾销税的适用而对该种行为进行相应救济的行  相似文献   

5.
进口国政府以保护本国产业目的而对原产境外的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税,并不是最好的反倾销措施,其结果使出口国的出口能力下降,出口国贸易积极性下降,导致进口国的整体福利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6.
国际反倾销趋势与对策研究李有星一、国际反倾销的趋势倾销(Dumning)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某产品以低于其在国内(指市场经济国家)的销售价格,或低于该产品出口到第三国的价格,或低于该产品的结构价格出口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反倾销是指出口国的倾销对进口国的相...  相似文献   

7.
张兴 《大经贸》2006,(12):42
反吸收调查是指对出口国出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该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转售价格或随后的销售价格没有变化或者变化不足,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效力,进口为保证或补救反倾销措施的作用而开始的调查。它实质是反倾销复审的一种形式,是对征收反倾销税作用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自愿出口限制(VER)被频繁地使用,以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本文从两国简单模型和扩展模型出发,分析了VER对进口国、出口国以及第三国的福利影响.最后得出结论:VER导致设限进口国福利的必然下降和受限出口国福利的可能提高,第三国会从中获益,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调查范围确定中的不公平做法 首先,起诉方顾及自身利益而调整产品调查范围.第一种调整是将产品调查范围任意扩大.<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中的反规避条款规定,在美国或第三国完成或组装的与应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同类的产品,在下述情况下须同样被征收反倾销税:美国或第三国所用零部件或原材料本身应征收反倾销税,或上述零部件、原材料为受反倾销制裁的国家所生产;制成品与所用零部件或原材料间的差价幅度"小";以及商务部认为将其征收反倾销税有利于达到反规避的目的的产品.由此可见,美国制订了自由裁量权很大的原产地规则,借以达到扩大产品调查范围、增加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第二种调整是缩小产品的调查范围.这种调整便于委员会在确定时裁决特定的被调查产品导致实质损害.在实践中有可能整体的国内工业并没有受到损害,但其中的一部分生产商受到了损害,此时调查范围相应缩小显然对起诉一方是相当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计价货币可以是出口国货币或者进口国的货币,也可以是第三国的货币,以何种货币来进行商品计价,无论对进口国,还是出口国的经济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试行用人民币计价的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出口收汇进行保值,避免外币贬值造成的外汇损失。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国际进出口贸易中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和因素,从出口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地位方面探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夏炎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0):81-82
如今的国际贸易不再是简单的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商业活动,第三国的中间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转口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而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出口国,中国转口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然而,目前中国的转口贸易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转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是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来自于国外的倾销商品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其中最常用、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提高倾销商品在进口市场的售价,保护本国商品。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不断增多,加上我国的反倾销税并不健全,以致对国外在我国境内的倾销无法采取有力措施,损害了国内产业的利益。本通过比较美国和我国的反倾销税,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税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反倾销,是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对来自于国外的倾销商品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其中最常用、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提高倾销商品在进口市场的售价,保护本国商品。近年来,国外对我国的反倾销不断增多,加上我国的反倾销税并不健全,以致对国外在我国境内的倾销无法采取有力措施,损害了国内产业的利益。本文通过比较美国和我国的反倾销税,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税提出了相应建议。一、反倾销税立法的比较美国的反倾销税起源于1916年的《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是指对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国内应征的间接税予以免除,或对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转环节已征间接税予以抵扣或退还.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因为按照间接税的属地性原则,进口国都会按本国税法对进口商品征收间接税,出口国如果不实行出口退税,出口商品将负担本国和进口国的双重税负,无法与进口国国内商品进行公平竞争.因此,对出口国而言,理应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转环节所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从国际范围看,出口退税政策是国际通行的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5.
经贸传真     
美商务部决定对中国输美的棉纸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9月10日,美国内相关产业向美商务部提出申请,指控中国产品通过在泰国加工出口的办法规避反倾销税。美商务部10月27日决定对中国输美的棉纸产品发起反规避调查。上述产品从2005年至今征收反倾销税。相关涉案企业应积极开展相应的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世界虾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有的渔业产品中,虾是最重要的交易商品。研究世界虾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分析国际市场需求和竞争特点,有助于把握全球虾产品的市场变化和贸易动向。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虾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都比较集中,中国、泰国、越南、印尼和印度既是主要生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美国、日本、欧盟是虾产品主要进口国;虾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亚洲和中南美洲发展中国家流向经济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国虾产品出口价格差异显著,市场占有率渐趋接近;主要进口国市场对虾产品产地、产品质量、产品类别的不同要求,导致从各主要来源国进口量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WTO反倾销协议及各国对于追溯征收的有关规定 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retroactive application of antidumping duties)是指进口国在对某项进口产品裁定采用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以后,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几种特殊情况下对以往进口的该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8.
<正>一、WTO反倾销协议及各国对于追溯征收的有关规定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retroactive application of antidumping duties)是指进口国在对某项进口产品裁定采用征收反倾销税的措施以后,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几种特殊情况下对以往进口的该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反倾销,就是当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即(倾销),并对进口国相似产品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且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时,则进口国为抵消或阻止倾销,可征收不超过该产品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的行为。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国际反倾销浪潮却给我国外贸出口投下了阴影。现在对我国反倾销的立案已达320起,涉及的产品达4000余种,使我国在出口方面每年至少损失100-200亿美元。国际社会频繁的反倾销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在整个世界经济良性运行的过程中,也充斥着一些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倾销即为其中典型一例。所谓倾销,是指一国的商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或低于其在某第三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虽然倾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增进进口国消费的福利,促进进口国生产的竞争,但从长远来看,其危害十分严重;倾销将挤占进口国、出口国甚至第三国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有时低价倾销还以牺牲出口国消费的利益为代价。鉴于上述原因,世界各国及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己任的GATT、WTO,纷纷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反倾销的各种措施,反倾销法得以产生。所谓反倾销法,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而对出口贸易中的倾销行为进行限制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世纪初期,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等陆续制定,颁布了各自的反倾销法,但由于当时关税壁垒普遍存在,倾销对进出口国的消极影响受到严格限制。因此反倾销法的作用并不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