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两委"关系问题,是我国社会基层民主发展的产物,也是在农村建立党政分离体制的必然结果。在实行村民自治的农村地区,同时存在着性质和功能都不相同的两个政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党组织。农村工作实践表明,正确处理好"两委"的关系问题是影响党在农村战斗力的有力发挥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并制约当前和今后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乡镇论坛》2011,(25):18-18
山东省青岛市一村民来信问:夫妻二人可以同时在村“两委”会任职吗? 答:村“两委”通常就是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目前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上看,并无明文禁止夫妻同时在村“两委”任职。但是从村委会成员的代表性上看,  相似文献   

3.
新模式是一种农村治理的新方法实行村民自治之后,村中由党支部和村委会共同治理。通过近几年看,这种治理结构的弊端比较明显。一是党支部陷在繁杂的事务当中,不能突出核心作用;二是村委会的作用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发挥;三是有些村的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委会自治。民主很不够,“两委”有矛盾。我们青县实行新模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村治结构问题,把“两委”你争我夺的权力还权于民,还权于村代会。2002年6月我们青县开始探索推行新模式,9月份开始试点,2003年初在第六次村委会换届时全面推广。作为一种村级治理的新方法,新模式的基本内涵概括为…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有的村干部工资 (误工补贴 )标准过高,有的村借出现金 50万元无法收回,村民意见很大,但村干部以“村支两委研究决定”或“村委会同意”作为挡箭牌推卸责任。这种观念是很片面的。其实“村支两委”根本不能代替村民会议。   农村党支部 (含总支 )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属于党内的问题,村党支部完全可以依据党的组织原则作出决定,但对属于村民自治方面的问题,党支部作为领导者也不能代替村民自治。党支部要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村…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定西市为了便于指导全市村“两委”更好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加大换届选举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促进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定西日报》特开辟村“两委”换届选举宣传工作专栏,对换届选举工作中广大村民和读者关心的有关问题予以公开解答,对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1988年,我国在农村部分地区试行了村民自治,经过10年的实践,于1998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至此,村民自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搞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行村民自治,尤其是村委会直选,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热情和民主法制意识.但在实行村民自治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两委"关系紧张,出现了所谓"两张皮"现象,直接影响了村民自治活动的开展.本文对农村"两委"关系紧张问题进行广泛的探讨,提出了正确处理好"两委"关系的思路措施.  相似文献   

7.
邱纯洁 《乡镇论坛》2011,(16):15-15
村“两委”换届选举之际,往往是信访高发之时。从历次换届期问处理过的信访案件中,笔者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体会到:信访是一个“风向标”、“测温仪”,它能引导我们透过诉求看清民心动向,查找工作漏洞,防范突发事件。把握好信访这个“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村“两委”换届选举会更加透明、顺畅,群众更加信服,村庄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一些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当地村民自治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热点和焦点。两委闹矛盾往往导致村级事务管理的混乱.严重影响乡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两委矛盾也构成少数农村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理清思路,化解矛盾,已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其实,只要落实好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是不应该发生矛盾和冲突的。 首先,做到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关各方就会十分认真负责地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要求组织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些地方村级组织建设中出现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个人担任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支书和村主任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的问题,但从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村支书和村主任两个职位“一肩挑”的做法弊多利少,不宜推行。一、村支书和村主任两个职位由一人担任,有可能影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村民自治的重要原则就是在村民委员会的组织下,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村委会主任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负责人,是村民自治的直接组织者,应当由村民选举产生,这也是村民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如果让村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5日,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西坡村村民们心情格外舒畅,因为这天是他们的又一个“民主活动日”。他们将总结验收本村2005年度村支两委工作,并审议2006年度村里安排的大事。从此这个在全县比较偏远的小山村,1700多名村民作为主人,真正成为主角,登上了村民自治的新舞台。近几年,尽管内乡县一直在农村大张旗鼓地搞“民主审议日活动”,即每月的5号开展村民“民主活动日”,可是,由于西坡村地处三县交界处,村民居住分散,这些年一直上访告状不断,“民主活动日”活动在该村迟迟未能启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县委进一步认识到,村民“民主活动…  相似文献   

11.
邓叔明 《乡镇论坛》2014,(25):12-13
三年一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绝大多数的乡镇在谨小慎微中已全面完成。然而,不少指导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的乡镇干部都感到身心疲惫并感触颇深:在这次村“两委”换届期间,农村各类矛盾和问题突出,不确定因素在增加,让换届选举工作变得异常复杂。笔者通过走访,查找出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这个“五不批”好近两年,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乡实行村民自治,制定了"五不批"确实收到了好的效果。乡政府决定:各村凡计划生育二胎指标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不批;凡新上经济项目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乡政府不批;凡救济物资的发放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不批;凡村办公...  相似文献   

13.
怎样正确认识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怎样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需要认真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在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问题上,并不是支部应不应该领导的问题,而是支部会不会领导,怎样依法领导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的成员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全体村民的意愿,所以党支部应支持村委会独立负责地工作。对村民代表会议依法作出的决议,党支部应予尊重,不能越权包办和代替。在这个问题上,在部分干部群众中,有些不正确和片面的看法,认为党支部要有威信,就要大权独揽,小权也…  相似文献   

14.
在乡下,经常会听到这么一种说法:“村民自治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和难题的金钥匙。通过村民自治,乱村不乱了,难题不难了,上访的息访了,靠政府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解决了。”这是许多乡镇干部在推动村民自治中的切身体会。“金钥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如果把农村各种矛盾、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与村民自治的关系概括为“钥锁”效应的话,那么由农民创造、法律给予的村民自治这把钥匙,乡乡皆具、村村都有。只可惜现在还有人没有掂量出这把金钥匙的分量,没有认识到这把金钥匙的价值,还是想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结果不仅把自己…  相似文献   

15.
杨茹 《乡镇论坛》2011,(19):27-27
当前,各地的村“两委”换届工作已陆续结束,一些群众信任的村民当选为新任“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新官上任三把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推出自己的新思路、新举措,开创新局面,是情理之中,也是众人所望。但是,新官上任莫忘了理好旧事,做到新老更替,新旧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应该是新一届村“两委”干部考虑和处理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十年前,司法部、民政部等部门在山东省章丘联合召开了“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的会议。今天,我们两个部门又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问题,讲三点意见。一、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切实提高对完善村民自治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在农村基层,实行村民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顺应形势发展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村委会的产生,到1982年《宪法》明确村委会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援助上门:成功破解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后辗转流徙,最后流落到了武呜县城厢镇大皇后村,善良的村民收留了她。最终,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后安详地死在了这里。为了纪念这个有着高贵血统的女人,村民们把这个村命名为皇后村,为了与隔壁的妃子流落村区别开来,村民们又在这个皇后村前加了一个“大”字,以别于“小皇后”村。  相似文献   

18.
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此后,以“四个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得到了充分发展。但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如在一些地方,村委选举被当做棘手的问题。于是一些人认为,是选举搞乱了秩序,进而把“提高两委兼职率”,特别是村主任、支部书记的兼职率当做“法宝”,迫不及待地实施,并硬性推广。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却得出这样的结论:个别“问题村”不是选举的必然结果,兼职率的高低也不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陈加存 《乡镇论坛》2014,(10):14-15
既做好政府的“代理人”.又当好自治组织的“当家人”.这是人们对于村级组织的普遍期望。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村级组织做到这一点还比较困难。笔者曾对村级组织调解农村矛盾纠纷的能力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群众对村“两委”的调处能力持怀疑态度.村“两委”负责人的威信有时不如宗族人士,群众更愿意选择体制外的非组织途径和渠道解决问题。那么。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代表的村级组织为什么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在“乡政村治”的新格局下,乡镇政府是农村最低一级政权,村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之间是“指导-协助”关系。然而,现实中乡村关系却存在着冲突的一面。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乡村关系现状的分析,着重从理论上分析乡村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和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