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不断增大,但是,现行的以国有、集体单位职工为主体、以户籍制度为边界、以正规就业岗位和稳定劳动关系为基轴建立起来的失业保险制度并不适合流动人口参加。它引起了流动人口大量欠缴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金领取的严重缺位错位等问题。文章认为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流动人口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建立流动人口所特有的失业保险制度从而逐步健全我国的失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众多西方国家中,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虽然建立相对较晚,但在抑制失业率、促进就业方面却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独特的管理体制——联邦-州政府体制。本文从这个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失业保险管理体制进行阐述分析,以期对我国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失业保险制度开始改革.原因是:失业日趋严重,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减少,失业保险给付的规模扩大,致使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转陷入困境;失业保险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防碍失业者重新就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失业保险基金,控制失业保险给付;改变消极救济状况,积极促进就业;改革管理体制.这些做法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对于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两德统一后,德国陷入失业的泥潭,成为世界上失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安全网,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社会福利支出不堪重负三大难题。施罗德上台后,加大了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力度,收到较好的效果。中国近几年来的失业率也不断上升,两国都面临迫切解决失业的问题,而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至今还不成熟,不完善。通过分析德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吸收其合理成分,为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提供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失业保险制度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机制,但至今失地农民尚未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地区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物质基础。文章对中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累积结余以及基金投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研究表明: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历年收大于支使得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不断增加;目前实行的失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方式难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失业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失衡以及未建立与经济周期相关联的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调整机制,是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累积结余过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贵 《西部金融》2001,(9):48-49
一、当前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的最初形成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其目的是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最初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国务院于1999年1月又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该条例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并且规定了较为详细的失业保险费用的筹措与支出制度,这使得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向前迈了一步.但是,该条例的实施表明其仍无法抵御失业保险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一定范围内甚至可能影响到"十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吕洪波 《全国商情》2006,(5):107-108,106
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是失业保险制度运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进行严格的管理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宗旨。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与失业保险制度构成要素中的各要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实现失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和重要前提。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运行实践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失业保险是一项实务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的制度,实施的对象是经济中的微观个体.失业保险每一项内容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相关决策行为的改变,继而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探讨失业保险制度与收入一闲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弄清失业保险是怎样对微观个体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和各级政府越发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但严重缺乏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农民工群体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社会"悖论"之中,即农民工既是城市产业劳动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失业保险又是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对构建和完善新型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着手建立针对农民的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新型养老保障制度。通过对我国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势在必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监管责任与财政责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部分省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等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了文献综述,进而阐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取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在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客观评价。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北京市在发挥失业保险功能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应在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功能方面采取常态化、制度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会保障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35年8月1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社会保障法》以来,美国社会保障法为美国社会带来了繁荣和稳定,其积极面在于:(1)把社会保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2)维护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3)以失业保障为基础和重点;(4)强调教育培训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5)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1)社会保障使政府财政负担沉重;(2)社会保障经费管理混乱;(3)家庭伦理关系淡漠;(4)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本揭示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六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六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解决审计独立性,美国纽约大学教授罗恩提出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本文首先阐述了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总结了该制度已有的研究成果给我国带来的启示,最后本文认为要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制度,必须加强各相关法律法规、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等的制度配套和协同,并就此提出了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6.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采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南,对新时期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在借鉴国外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代化开始是以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的,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的完成是以林登·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为标志。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现代化有其自己的特点和不足,在西欧社会福利陷入困境的21世纪,美国的社会福利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4年和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城乡医保统筹制度对居民医疗负担的影响。结果显示,推行城乡医保统筹制度会促进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但并不影响该群体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医保统筹政策减轻了农村中等收入居民的医疗负担,而农村高收入群体和城镇居民受经济约束程度较低,医疗消费几乎不受医保政策的影响。按医疗支出分组的回归结果还表明,城乡医保统筹并不能为重病户分担就医压力。从政策制定的角度,应当重点关注贫困和重疾病家庭,减轻重负担人群的就诊压力,避免因病致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当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许多困境.因此,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亟待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以便能够确立更趋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20.
Long-term unemployment plagued the American econom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stigma of a long unemployment spell made reentering employment difficult even during the brisk economic recovery, which lead to unemployment hysteresis and persistently high joblessness. Unemployment figures disaggregated by duration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hysteresis for the Great Depression, as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were less likely to return to gainful employment until the war. Us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Beveridge Curve, I find that hysteresis was a significant problem during the 1930s, but that the essentially unlimited labor demand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provided jobs even to the long-term unemployed. As a result, labor market conditions in the 1950s resembled those of the 1920s prior to the Depression and so the labor market scar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were hea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