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粟源 《魅力中国》2014,(19):22-22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出来的,否则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与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交际中更加得体自如地使用所学语言。本文试图对汉语禁忌语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不起,我碰到‘围炉’来晚了”、“您别见怪,他是‘超级恐龙’”、“这小子真是CBA”、“你不要 PMP”、“我要一份13+2”……别误会,这可不是江湖黑话,而是现今最时髦的流行语。在搜集了些“新人类”、“新新人类”、“另类”、“酷一代”、“新生代”的口头语后,发觉这些流行语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当今的社会时尚,体现了一种大众情绪,特别是敏感阶层或曰新潮群体的心态。 现代流失语大致可分为几大类: 一、隐喻类 比如,“围炉”──即打群架;“超级恐龙”──反应迟钝;“洗耳朵”──听音乐:“洗胃”──…  相似文献   

3.
董芳 《理论观察》2010,(1):104-105
语言与文化是互构互生的,不同语言文字的音、形、义、语法四要素诱导、建构着不同文化的形态.由于语言是民族文化中最鲜明的标志,这种文化形态上的差异也必然地会呈现在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言语交际中的“交际障碍”常常是由于忽视了词汇、句法以及语域层的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兼顾语言与文化的3种关系: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即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树立科学的“文化语言观”,将语言教学从文化的外显性转移到文化的内在性,使文化学习成为“建构过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洋泾浜"现象是语言借用的极端产物.中国"洋泾浜"现象不仅有旧上海洋泾浜英语、伪满洲洋泾浜协和语,还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洋化港语.洋化港语比上海洋泾浜语、伪满洲协和语使用的时间更长,涉及的范围更广,对当代国人的冲击也更强.我们把当代的洋化港语称为"新洋泾浜"现象.它与粤语的逐渐"洋化",以及"洋化"趋势逐渐北上深入内地的语言现象有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指示语作为一种语用现象,传统上是在语用学框架内通过其在言语事件中的功能以及其他相关参数来研究的。这样,就产生了很多问题,而其中一些也仅仅被视作特殊的语言现象而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指示语的认知分析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黑龙江知青旅游业来说是直接冲击且持续影响.为防止此类公共安全事件对黑龙江知青旅游的再次波及,基于黑龙江知青旅游现状,线上旅游作为新的旅游方式,可以减小疫情的影响,还能促进黑龙江知青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帮助建立旅游品牌形象.在严格遵守网络规范的前提下,追求丰富、真实、趣味的内容,对线上不足进行优化,有序开展黑龙江知青旅游,以期从线上帮助黑龙江知青旅游疫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播音员对播音作品内在语理解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播音作品的水平。内在语在播音表达中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掌握并运用好内在语是每个播音员、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播音员、主持人在备好稿的前提下,必须认真挖掘作品的潜在语言,也就是“内在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且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极为缓慢,尽管如此,很多语言其古代语与现代语也还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日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现象,若不加辨识,现代人就很难读懂日本的古典文献。语言的发展、变化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它不仅包括音韵上的变化,还包括词汇、语法上的变化。但是,在这些变化中,无论是从量上还是质上,变化最大、最明显的当属词汇系统。在词汇系统的变化中,数量最多的是词义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一个词在不同时期表示出不同的意义,同时也导致了古今同词异义现象的出现。一般地说,古今词义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关系。一是古今词义不变,属于继承关系。这样的词所表述的概念一般都属于基本词汇,  相似文献   

9.
李薇  潘霞 《理论观察》2005,(4):123-124
近些年随着传播理念不断更新,传播新闻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打破了最初的用模式化语言播新闻的沉寂之后,活泼亲切、极富感情色彩的说新闻方式开始盛行于电视媒介。目前看来,“说新闻”比“播新闻”是更深层次上的一种开拓精神,它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这种用“类交流”式的全新理念打造出的新闻传播的特殊风格——“说新闻”必然以雷霆之势冲击媒体,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0.
梁英 《魅力中国》2014,(21):232-232
各种文化中的委婉语都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人们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文章对英汉委婉语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英汉委婉语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多趋同现象,启示人们应该正视这种现象,以促进中西语言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是人类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文中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了英汉生理现象方面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以帮助人们了解英美文化,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查处一个腐败分子,带出一片“腐败群体”。许多腐败分子不再是独来独往,团伙性违法乱纪的“集体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据广州市检察院统计,2001年,该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00件,其中,仅查处的“窝案”、“串案”就占立案总数的65%;2002年立案侦查的案  相似文献   

13.
雨文 《沪港经济》2002,(7):30-31
说到“教练”,你的第一反应也许会是汽车驾驶教练、武术教练、或是足球等运动项目的教练,但目前一种新型的“教练”,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企业教练——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从一只小小的网球说起“教练”一词最初产生于体育界,它与企业管理联系在一起,还有一段小插曲: 美国有一个网球教练声称,他能  相似文献   

14.
语篇连贯不仅仅是语言现象,同时更是一种心理行为。实际上,心理认知在语篇连贯的解读中,将语篇形式、背景知识和心理认知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解读语篇的连贯,对研究语篇分析和其他相关的学科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伦敦大学教授Larry Selinker首次在其1972年发表的关于“中介语”(interlanguage)一文中提出的。本文通过分析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教学启示,旨在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人员能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经济特区在一定意义上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的一种现实选择,其发展历史是一个逐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文对入世后厦门经济特区要不要“特”;“特”在哪里;能不能“特”;如何“特”,作比较系统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委婉语都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委婉语的起源出发,通过举例方式来探讨了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旨在能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委婉语。  相似文献   

18.
黑话是我们全民语言的一个分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它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黑话由于“遁辞隐义、橘譬指事”的特点而历来为盗匪所利用,很多学者已经对此做过多项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革命这一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者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本文就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进行分析,一方面解释该“设想”产生的背景、意义及其思想内涵;另一方面也借此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它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必须学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不愉快。委婉语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英语委婉语有其五种社交功能:禁忌避讳功能和礼貌功能、掩饰功能、积极功能和褒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