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从欧债危机看“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通过比较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本文发现尽管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我国并不具备爆发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条件,但仍存在爆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  相似文献   

2.
日本会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洪 《国际经济评论》2012,(5):140-147,8
日本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公共债务占比最高的国家,但并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康的实体经济、稳健的金融业以及相对较低的失业率为主权债务提供了信用支撑;低通胀、低利率降低了发债成本;高储蓄率保障了国债的高自持率;财政支出稳定、健康,未来增税空间大;保持经常项目盈余,并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与海外资产。但是,从长期来看,日本债务问题并非高枕无忧,在经济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国民消化债务的空间终将有限,若低通胀与经常账户盈余终结,可能爆发债务危机。不过,由于可通过增税与量化宽松手段应对,危机的影响将可控。日本债务危机问题对中国的启示有三。一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防止出现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二是与日本相比,中国仍存在税负较重,债务成本较大,财政支出偏高等结构性问题;三是要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积极扩大海外投资。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与日本"泡沫危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近期,美国发生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的幅度和范围都创下了新世纪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之最。而上个母纪90年代初,日本也爆发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泡沫危机"的金融危机,并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长期的影响。目前从两场危机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及作用机理上看,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同之处。但在危机爆发的规模、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两国政府处理危机的方式等方面又有所区别。两场危机对中国发展资本市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Taiwan's trade surplus reached about one-fifth of GNP by 1986, becoming the source of attention and criticism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Realizing it is to her own benefit to reduce the surplus, and also in order to ease outside pressure, Taiwan started to take measures of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s, including currency appreciation and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ies. Trade surplus was reduced to 8.1% of GNP by 1989, as a result of increases in domestic demand accompanied by decreases in demand from abroa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toral structure of Taiwan's economy changed: the share of non-tradable sectors (mainly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s) expanded while that of the tradable ones (agriculture and manufacturing) shrank. This paper uses a 27-sector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comparative statics of changes in Taiwan's fiscal, monetary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in 1989. Results of the model's counter factual policy simulations indicate expansionary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a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external imbalance. In particular if public investment and money supply were raised by respectively 20% and 10% above the actual values,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as a percentage of GNP could be reduced from 8.52% to 6.91% in that year, and resources shifts from the tradable to the non-tradable sectors would be strengthened. They also indicate that to achieve a given target of reduction in external imbalance, there are trade-offs between 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ies and currency appreciation and between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ies and currency appreciation. For instance to reduce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ratio to 5.04 of GNP, a 15% (10%) increase in public investment (money supply) would have to be accompanied by a 31% (29%) appreciation of the nomin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相似文献   

5.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滥觞于美国次贷危机,但对欧元区的冲击似乎更为深重。近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多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当前的救市政策及危机的演进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几位学者视角独特,各有侧重。当前欧洲债务问题不断扩大并向大中型成员国蔓延,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通过梳理和总结国际知名学者分析和应对欧债危机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欧洲债务危机,评估其潜在影响,并对它未来的演变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6.
在投资需求的强劲拉动下,2006年中国经济处在增长周期的高位段,结构性失衡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考虑到虽然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但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外需拉动贡献的减弱、结构性失衡的长期影响等,初步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5%。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单一货币区在运行中会存在显著的成本。欧元区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对这种成本的验证。最优货币区可从两个方面显著降低货币区成本,一是成员国经济对称以减少不对称冲击,二是具备灵活的调整机制以应对不对称冲击。本文拟使用欧元区运行的数据来评价其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性,运用VAR模型检验金融危机是否对欧元区造成不对称冲击,并对其调整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当今的货币一体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欧元区只要在改革推动和趋同内生的共同作用下朝着最优货币区靠近,其运行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欧元区债务危机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从诞生起就是国际战略平衡的产物,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也似乎是一种国际战略博弈的产物。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深化,人们似乎忘记了美国才是这场国际金融与债务危机的起源地。然而,美国的危机似乎并未结束。为了解除危机,美欧激烈竞争,吸引新鲜资本。欧洲要走出货币危机,似乎需要更进一步的财政一体化。方向虽然定出,但要具体落实还需时日。中国应支持欧洲统一财政,渡过危机。让欧盟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一极的角色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欧猪五国”主权债务危机及欧元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正当全球经济刚刚走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而进入复苏之际,从希腊开始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给世界经济以巨大冲击。本文以"欧猪五国"为切入点,从危机国家自身经济结构、欧元体制和外部冲击三方面探讨"欧猪五国"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对"欧猪五国"发展、欧元区生存、欧盟一体化进程和全球经济复苏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各方救助,目前"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已有所缓解,断言危机国家将退出欧元区并因此而最终导致欧元崩溃缺乏根据,但这些国家要重新达到欧元区财政趋同标准必须经过痛苦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矿业城市的结构性危机与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业城市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矿业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是以矿产资源为对象的采掘工业及其相关的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人口聚集而形成的特定地域。我国矿业城市的起源有三种类型:基于传统手工业的历史矿业城市,如自贡与景德镇:近代工业化产生的矿业城市,如抚顺、阜新、徐州等;新中国建立以后以一厂一市模式建立的矿业城市,如大庆、攀枝花等。据统计,我国已崛起的矿业城镇已达426座,矿业城镇人口31084万人,这些城市已经构成了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矿业城镇在我国点多面广,在地区发展中往往起若“增长极”的作用,因此,矿业城市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6-40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移"过度的外汇储备,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促进公共消费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希腊债务危机的发展现状和其目前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等的挑战,提出了改革希腊的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制度是希腊在未来摆脱债务危机的最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禄德安 《改革与战略》2012,28(6):212-214
当前弥漫于欧洲多个国家的债务危机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文章指出,福利制度是导致欧债危机的重要原因,过高的福利开支致使经济乏力的欧洲各国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削减福利遭到民众的强烈反对。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调节手段的福利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福利开支过高会影响经济发展。文章认为,福利开支应当遵循适度救助社会最贫困阶层、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等原则,在经济增长与福利制度之间保持以经济增长为主题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研究中美两国的实际产出、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利用结构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找出决定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宏观经济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中美贸易不平衡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过度膨胀的需求,其对两国不平衡的影响程度最大并且持续时间最长,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也是导致不平衡的原因,但它的影响却十分有限。本文最后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调整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债务危机背景下欧盟财政一体化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经济学家较集中的论断是欧元区成员国在货币一体化的同时缺乏财政一体化。然而,在被认为是欧盟推进财政一体化重要举措的财政契约签订后,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继续蔓延至西班牙和塞浦路斯。如何评价财政契约对财政一体化的影响,财政一体化对缓解债务危机有什么作用,本文从财政职能、经济增长和危机根源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财政契约和今后的财政一体化进程都将在众多挑战中艰难推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结构型VAR模型,旨在揭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下货币政策的反应及其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发现:(1)针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盈余,央行分别采取扩张性和紧缩性政策;(2)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增加经常项目盈余,但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很小;(3)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入的正向冲击分别导致CPI的下降和上升。除净出口冲击降低CPI并伴随扩张性货币政策外,其他发现都符合理论判断,说明了央行针对国际收支失衡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浩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91-193
全球各国为了尽快摆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的困扰,纷纷采取"赤字财政"的扩张政策。当前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远去,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即"主权债务危机"却开始显现。近期,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一度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并牵动投资者敏感的神经。文章通过分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对全球金融经济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来详细论述这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build-up in Indonesia's foreign debt between 1981 and 1993,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for a debt crisis during Repelita VI. It concludes that Indonesia is not headed toward a crisis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Borrowed funds have generally financed productive investments, contributing to rapid growth in GDP and exports since the late 1980s. If recent trends continue, debt should ease gradually; if not, the economy could withstand a substantial balance of payments shock, at least for a while. A debt servicing problem, although unlikely, is conceivable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Short-term debt is growing rapidly, non-oil export growth has slowed, and debt service remains high. Appropriate government actions to reduce the potential for a crisis include further deregulation to support growth in non-oil exports, discouraging implicit government guarantees for private sector projects, and reducing government exposure to yen-denominated debt.  相似文献   

20.
尹艳红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34-37
在社会转型期间,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对制度变革和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在利益结构中出现了强势利益集团,从而造成利益结构的严重失衡。认识我国目前所存在的利益结构失衡,尤其是对强势利益集团结构的解析,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剖析,重构利益结构,可以促进利益结构的均衡,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