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的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目标定位和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自国有股权进入证券市场以来,国有股权收益问题,一直是经济界讨论的热点。但长期以来,受制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上至国务院国资委,下至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对涉及上万亿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管理方面,只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确定国有股的转让价是外资并购中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外资并购的成功与否。基于市盈率修正的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模型,根据恰当的指标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上市公司作为参照公司,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区别定价,采用加权法确定上市公司合理市盈率,解决了直接利用流通股市盈率估价非流通股存在的市盈率易被高估的问题,完善了传统的股权定价理论,对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定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玮婷 《现代管理科学》2011,(2):106-107,119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有收益根源于股权分置。而股权融资偏好仅是控股股东攫取私有收益的一种间接方式而已。股权分置改革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和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6.
控制权收益与股权再融资偏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有研究把这种股权再融资偏好归因于融资成本、企业"圈钱"等因素.笔者认为,这些因素并不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本文从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这一视角,通过构建模型阐述了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与股权再融资之间的关系,认为上市公司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根本原因是大股东获取控制权收益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国有股权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问题,是中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可能并购国有企业;并购双方都是国有企业时,并购后并购企业的业绩不仅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差于其他情况下并购企业的业绩。以上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影响了企业的并购行为,并导致并购企业业绩的下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国有股权治理效应和企业并购方面的研究,而且其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原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构成的“二元市场”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终结。这场制度变革改变了中国股市“不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格局,也将占股市27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推向了市场。200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让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受让办法》,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关监管制度的及时跟进,正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行星 《经济界》2014,(3):31-33
由于中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资并购国有股权成为外资并购中常见的并购种类。根据对外资并购及国有股权转让的特别要求,从实务操作的角度对外资并购国有股权应遵循的程序,以及各种程序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外资并购国有股权的运作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的改革,旨在实现全流通。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长期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东7149亿元,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元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而国有股份(包括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又占非流通股份的74%。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9—2011年上半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且正在实施的深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果,即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市场对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反应,发现市场对于股权激励往往是积极的,具体体现在方案公布后,上市公司会存在超额收益,但这超额收益是短期的。对于股权激励前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将同一行业中拥有相似规模,并且没有采用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比较的对象,比较后发现,一般采用了股权激励的公司财务基础都比较扎实,并且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协议转让为样本,考察了国有股权转让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即国有股权转让的动机、定价机制及经济后果。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约以42:50:1:7的比例分别转让给了国企、私企、个人和外企,转让动机表现为经济和政治动机并存;在定价方面,转让给国有和非国有经济体的股权溢价并无显著差异,但相比转让给国企,转让给外企股权的价格较高;尽管国有股权转让不会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但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民营化的公司,其绩效会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1999-2001年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21家上市公司,通过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及主营收入增长率指标,分析股权激励的实施效用。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会同国资委日前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下称《收益收取办法》)。《收益收取办法》明确规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对象为中央管理的一级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国有产权(含国有股份)转让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其他收入。《收益收取办法》还规定了应交利润的比例,区别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以及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马骁  魏晓平  孙琼 《会计之友》2008,(29):107-108
本文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控制权私人收益对比分析发观,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股权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事件急剧下降,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大小也得到有效降低。这说明新会计准则和股票全流通有效改善了公司的外部环境,增强了广大投资者的保护,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2003年之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以2006年1月20日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09家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4年‐2009年作为研究区间,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作比较研究。在本文设定的样本期内,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呈下降趋势,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有下降迹象;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布不均,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有很强的控制权。由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作用,国有股比例和法人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流通股比例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17.
从微观企业投资的视角,研究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国有股权的作用。研究发现,受到经济波动冲击时,上市公司资本投资规模下降;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发现,宏观经济波动冲击对国有股权组的影响显著小于无国有股权组;将国有股权样本按国有股权比例分组后发现,只有在比例较低组投资规模显著下降,而在比例较高的两组不显著,说明国有股权能够稳定企业资本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权通过担保和政府补助获得经济波动期间的投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将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一些旧有的“痼疾”有望得到矫治。与此同时,这一新形势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在第二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之后,将不再进行新的试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将全面铺开。股  相似文献   

19.
在无偿受让国有股权过程中,提升财务处理及税务处理水平,确保国有股权转让顺利进行,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对于国有企业间的股权无偿划拨,应该本着积极的态度进行.文章以国有企业间的股权无偿转让为切入点,进而揭示无偿受让国有股权的涉税问题及会计处理,最终提出无偿受让国有股权税务与会计处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99-2001年沪市上市公司209项国有股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样本,从两个理论层面展开讨论股权转让折价的影响因素:国有股的流动性限制与控制权收益。研究发现,国有股权折价水平主要取决于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公司较大的经营波动性,提高了股权转让折价水平,也正说明了转让折价主要是由于国有股权不可流通造成的;从控制权收益角度,本文发现公司规模、业绩对股权转让折价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