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股权定价与金融安全构成了国内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焦点问题.无论是"贱卖论"和反"贱卖论",还是"威胁论"和反"威胁论",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依据.本文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自身的分析判断,并从引资对象、投资方式、股权定价、上市地点、风险防范和发展战略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围绕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上市引发了一场颇有影响的论争: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上市是变相贱卖还是市场合理定价?“贱卖”论经各路媒体广为传播,而反驳之说多出自严谨的官员和学,颇具权威。鉴于银行业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股权引资上市又是目前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项重要举措。这一问题理所当然地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因此,本刊选择这一问题作为金融观察的年终话题,集多路专家的分析观点,探讨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3.
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条件下展开的,在中国政府和各界的艰辛努力下.国有商业银行股权改革首战告捷。从2004年的财务数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技术性破产,在此条件下,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也是必然的选择。等价交换以确定的时点为基础,离开由时点确定性来讨论交易价格的贵贱是没有意义的。“贱卖论”的要害在于阻碍国有资产运作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当并购潮正逐渐漫过中国土地,那些贴着“贱卖”标签的故事不免令人吁嘘。但平心而论,究竟何谓“贱卖”?是否有评定“贱卖”与否的尺子?是“贱卖”选择了企业,还是企业选择了“贱卖”?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渐次深入,特别是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港上市后,关于中国金融业是否存在“贱卖”的争论之声不绝于耳,并且逐渐上升到国家金融安全的高度。从两方观点的激烈碰撞来看,在后WTO过渡时代我国国有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一话题还远没有形成一种强势的定论。本期观点就“银行是否贱卖”汇聚多方声音。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引入了具有丰富、成熟经营管理经验和公司治理经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用较少的代价换取战略伙伴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短时期内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也提高了成功在境外上市的概率,为股份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贱卖论"、"威胁论"等质疑和反对的声音。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启动十周年之际,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煜辉 《银行家》2005,(12):22-23
国有银行贱卖和国家金融安全的争论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一场争论已公开蔓延到监管部门高层的层面。而在金融业界和学术界,这场争论早已沸沸扬扬。 前些天某高官回应“贱卖”论答曰:“建行的投资亮点之一就是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加盟。战略投资者会改善公司治理,会带来技术支持,会与我们一起来共同面对未来的市场风险,这些都是无形资产性质的收益。所以转让价格而言,也大大高出账面净资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推进和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很多商业银行都通过出让部分股权的方式,纷纷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自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首开国内银行吸收国际资本先河以来,已有多家中资商业银行通过股权方式引进了境外战略投资者,包括深发展、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西安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等先后成功“引资”。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掀起引资高潮。  相似文献   

9.
国有银行股权贱卖的言论有着唤起人们关注中国银行业改革走向的意图,但其中的逻辑关系比较混乱,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不利于社会各界正确评价国有银行乃至国有资产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0.
要保证“三性”的落实,必须改变信贷资金运用的盲目性,此时提出红海谋略、绿海策略、蓝海战略的“三略论”,正合时宜。  相似文献   

11.
孔艳杰 《新金融》2008,(9):19-23
截至2007年末,外资银行不仅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分行,还注册成立了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同时还有5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参股了25家中资商业银行。面对扑面而来的外资银行,中国的一些金融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出了“贱卖论”、“威胁论”、“单边开放”的质疑。历史经验表明,外资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威胁是有可能性的,如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南美国家金融业的开放,引入了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入股甚至控股本国银行,最终以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以及影响深远的债务危机收场。但外资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威胁没有必然性,如英国银行业开放度在50%左右,其稳定性非常好。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一些国家银行业表现出脆弱性的状况下,中国银行业应汲取其他国家银行业开放的经验和教训,走适度理性的开放道路,才能有利于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反避税工作存在三个认识上的误区,即“成本论”、“阻碍论”、“无事论”。 所谓“成本论”,即认为反避税工作投入大,办案周期长,干部素质要求高,“反”出来的税款不多,对税收收入影响不大,做起来不划算。的确,反避税工作步骤和环节较多,特别是调查取证、寻找公开可比对象、与企业磋商谈判等,  相似文献   

13.
杨茜  章易 《上海会计》2004,(3):56-57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尤其是“贱卖”行为,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有望今年年内基本完成,它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矛盾将彻底消除,证券市场将进入“后股权分置时期”。同时,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以下简称“两法”或新法)于2006年1月1日施行。上市公司财务决策和会计行为将处于回归正常的股权文化和逐步健全的治理环境中,公司财务与会计研究和实践都将面临一系列革新。一、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和权益估值恢复“本来面目”股权分置环境下,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定价基础、价格形成机制均不相同,严重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制约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利明 《金融博览》2005,(11):21-21
在很多人看来,经过财务重组之后的国有银行,已经成为“干净”的银行,是外资金融巨头眼中的“香饽饽”,应该卖个好价钱,而现在它们的股权出让太便宜了,有贱卖国有银行之嫌;再者,外资大规模参股国有银行威胁着中国的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是青海省推进“四个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对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青海实际,论述了“十二五”时期青海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实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私募股权基金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适应“服务‘三农’、城乡联动”发展战略,建立“城市”和“三农”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体系是当前农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围绕经济利润(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计划、资金、定价、费用、固定资产及绩效考核管理,就如何构建城市业务和“三农”业务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做精、做大、做强城市业务,做细、做广农村业务的新观念、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银行“双优发展战略”的实现途径农业银行济南市分行课题组农业银行在全面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开局阶段,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商业银行发展实践,战略性地提出了“双优发展战略”,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打破行业、区域所有制界限,把有生命力的优势产业、优...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宝万之争”,分析万科集团在反并购中的展现和得失,总结并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可行的反并购策略,可为恶意并购中上市公司反并购提出针对性建议。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我国证券市场的结构、监管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公司并购提供了发展动力、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恶意并购行为提供了发展空间。2014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修订后,为充分利用资源,提升经营效率,上市公司加快了并购重组的步伐,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意收购与反收购的浪潮。  相似文献   

20.
在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股权定价是各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核心点,股权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股份制改革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股份发行模式及定价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中小银行股份定价方式进行剖析,以农信社数据进行检验,提出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应采取的股权定价模式,为农信社股权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