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也不能因今天的发展而损害明天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做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直面生态环境与资源开发的严峻形势及其制度原因基础上,构造了绿色财税政策的理论框架.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税收可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税种缺位,已开征的税种,制度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使我国税收促进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很微弱。建议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税制,开征环境保护税和燃油税,恢复并改造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来建立我国的资源环境税制体系,增强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沿海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沿海开发中要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保护。通过考察南通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现状,对于筹划在沿海开发中保护资源环境,构建保护资源环境的长效机制,可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关于"绿色GDP核算,绿色审计先行"的实施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环境的威胁,人类只有真正做到既面向以开发地球资源为实质的经济建设,又面向以保护地球资源为核心的生态建设,经济、生态两者兼顾,才能使资源永续使用。在财会界,只有绿色审计扮演好"检察官"这一重要角色,才能为维护生态平衡起到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关于"绿色GDP核算,绿色审计先行"的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6.
构建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生态补偿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法规和制度要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操作模式千差万别。而从国外来看,一些国家在资源开发中保护资源环境、调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结构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论会计的基本目标--"降低契约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目标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形成了“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大主流学派。但是这两大学派对会计目标的阐述都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相对与这一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而随着环境的改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试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分析,认为会计存在着适用于一切环境的基本目标-降低契约成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只是这一基本目标在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北京科博会期间.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举办了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投资论坛。参加这次论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共同就中国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前景与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特别是对北京市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会者还现场举行了“缔造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倡议书”签字活动,号召大家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北京市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资源充足、环境优美的家园。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地质矿产资源丰富的大城市,矿产资源是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矿产资源规划则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在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作者根据北京城市功能及其特征提出:首都应统筹安排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还应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调控资源开发总量,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切实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首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家公园制度现状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国家公园制度是世界上建立最早、体制相对最完善的国家公园制度,在美国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风景名胜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混乱,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资源开发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亟待进行制度创新,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回顾美国国家公园建立历史及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详实的数据和例子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在新时期资源开发管理保护体制的革新提供一点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十六大主题思想.以这主题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十六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条转轨路径成为转轨经济学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但是,“激进”与“渐进”对于速度的强调转移了人们应该关注的重点,这种区分在逻辑上并不能为制度变迁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能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转轨的复杂进程。因此,转型经济学应当完成自身的“转型”:遵循经济发展和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超越“激进”与“渐进”的两分法。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把生产的目的由为"物质生产"转向为"生活生产",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生活的本源性决定人物质生产的目的性思想的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是后发现代化中国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生活型社会"转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更是我国实现由增长性发展模式向和谐性发展模式转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强化“问题”意识 提倡“问题”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始于问题。提倡问题教学,强化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举。要突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创设探究问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言不尽意"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不尽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对“言不尽意”理论结构的分析,可阐发其理论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律必须坚持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本文针对实践中的某一案例,提出了“自然债权”的“维权”问题。从“自然债权”是否真正消失“权利”、我国《破产法》的具体规定、以及法的价值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分析,提出了“过了诉讼时效”的自然债权人在债务人破产时,也能实现自己实体意义上的债权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荀子与霍布斯系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思想家。荀子强调"礼",霍布斯强调"约",把他们的观点放在一起作一比较,虽有区别,但很多地方是互通的。人性恶是他们学说立论的共同基础;礼有强制与自主的一面,同样约亦有类似的性质,因此礼约之治事理不二;而礼约并举是法制文化社会之趋向。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格外受到社会关注,"幸福"已成为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关于什么是"幸福""你幸福吗"的问题,人们有各式各样的回答,也有的人则把"幸福"看作是个谜,认为没有定论,无法说清楚。既然"幸福"是客观存在,那么,就应该是能够抓住它、认识它、看清它、说明它的,可用定性与定量的数学方法探究"幸福"密码,创建求解"幸福指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可能性正在增强,中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企业不仅面临订单减少的问题,更要面对蓝色壁垒的阻碍。反思长期以来中国劳工权益与"中国制造"权益的失衡,当前应抓住机遇转变出口增长模式,转"危"为"机",促进中国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