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啸  赵燕 《中国外资》2011,(14):39+41-39,41
交叉违约条款是国际银团贷款合同中广泛采用的条款。本文探讨了交叉违约条款的概念、理论依据、意义和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依据在于预期违约,意义在于赋予银行平等受偿地位和维持债务的稳定性。由于交叉违约条款的不当使用可能致使债务人陷于困境,交叉违约条款是可以通过法定和约定的方式进行限制的。  相似文献   

2.
在银团贷款实践中,贷款行通常要求在银团贷款协议中规定交叉违约条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交叉违约本质上属于一种预期违约事件,交叉违约条款具有防范债务风险、保障贷款行在向借款人追索债务时能与其他贷款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功能。但贷款行在与借款人商谈该条款的内容时,应认清缔约时的客观经济形势,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并充分考虑适用该条款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相应地,应从债务的性质、债务不履行的主体及其性质等方面入手设定交叉违约条款的内容,以平衡贷款行与借款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违约债券总体情况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100,我国债券市场公司信用债(未包含ABS,ABN,境外发行债券)违约主体共有158户,涉及违约债券共394只,发行债券票面金额合计3270.06亿元,违约金额合计2831.50亿元;上述违约主体发行的,尚未到期、未约定交叉违约条款\实际上大概率也将违约的债券还有50只,剩余债券本金合计541.86亿元。未来三年债券市场违约压力仍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某股份制商业银行2010-2015年贷款数据,讨论不同风险贷款企业、贷款利率与信贷违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贷款利率与贷款违约之间呈现U型关系;高风险等级企业与贷款违约之间正相关且显著;无论是高风险等级企业还是低风险等级企业与银行贷款利率之间均呈现负相关且显著,说明贷款利率的抑制现象依然存在.从参数估计值来看,低风险等级企业贷款利率要低于高风险等级企业;高风险企业与贷款利率交叉项与违约之间呈现负相关且显著,说明高风险企业通过贷款利率渠道确实可以降低信贷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5.
债券违约率是衡量信用风险和检验信用评级质量的重要指标.构建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需要借助历史违约数据.在国内违约数据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监管要求和完善自身评级体系,评级机构尝试多种方法对传统信用评级方法进行调试和改进.梳理国际和国内违约率统计和应用相关情况,分析以违约率为核心的评级质量验证机制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有机统一,而企业信用尤其国有企业信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针对近期频繁发生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及其根源进行研究后发现:国有企业债券频繁违约甚至恶意违约,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的信用体系坍塌,并释放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当地金融生态严重恶化的信号;究其原因,尽管有经济增长放缓、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叠加市场大幅波动的外部原因,但根源还是在于这些国有企业“重投资的规模和速度情结”“重债务的融资和管控失序”和“经营恶化和现金流失控”等内部原因.为此,建议从推进国有企业债务透明度建设、建立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问责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投融资决策制度等四个方面着力防范化解国有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随着近年来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后续处置机制的短板已经制约到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从债券违约的处置方式看,市场化处置程度依然偏低,违约债券流动性缺失问题尚待解决,且违约债券风险定价难也导致其处置效率较低。虽然新《证券法》明确了投资人保护条款,但相关配套立法缺失导致了债券持有人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后续处置工作的开展。目前,由于违约债券市场化交易已具备发展空间,相关基础条件逐步完善,通过市场化交易有望促进违约债券处置效率的提升。为进一步提升违约债券市场化处置效率,需在持续优化违约债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违约风险预警及定价机制建设、探索优化违约债券市场化处置途径、培育违约债券市场的买方主体、加强投资者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通过风险驱动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本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驱动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级中的违约率、违约概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评级是对个人、经济体与金融工具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价,本文通过对KMV评级模型的研究,指出在信用评级中的关键指标——“违约率和违约概率”在评级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英美法中,预期违约制度已臻于成熟。但从成法意义上讲,传统大陆法系合同法并没有形成预期违约制度,而被许多学认为与预期违约制度具有近似功能的不安抗辩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预期违约救济权。两大法系合同法在预期违约制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两大法系对合同目的、违约行为的性质和首要违约责任形式的不同认识和规定,根植于成法和判例法的传统以及不同的合同法道德理念之中。相比之下,英美法的相关规定和理论更为合理,大陆法系国家应对其合同法的基本理念重新检讨并加以修订,引进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KMV模型框架,运用统计方法对大量的公司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计算得到了非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和经验EDF函数,实现了违约概率的模型估计.实证表明,我国公司在违约距离或违约数量上的真实概率分布均呈现显著的T分布和肥尾特性:违约距离具有较高的风险区分能力;由会计信息进行参数估计的模型导出的EDF具有较高的风险标识精度;进而表明基于会计报表数据的违约风险模型和基于资本市场数据的模型在实证上的有效性非常近似.  相似文献   

12.
违约点的选择对KMV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期权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表明,当公司资产价值处于负债价值总额与短期负债之间的某一点时,公司才会违约.KMV公司根据大量违约事件的实证分析,发现违约发生最频繁的临界点处于公司价值大约等于流动负债加百分之五十的长期负债的时候,但由于我国历史违约数据严重缺乏,目前尚不能通过统计分析找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点.作为一个次优选择,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点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违约点下违约公司和正常公司违约距离差异的显著程度来确定.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点是流动负债加百分之十的长期负债.  相似文献   

13.
合同法调整的是交易双方的契约关系,在利益的取舍上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但在守约方没有受到财产损失,而违约方却获利的情形下,现有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以公平价值为依托,无法提供充分的补偿.以法经济学为研究视角,从经济学成本—收益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违约获益赔偿责任将传统损害赔偿责任的起点从守约方的损失转向违约方的获益.通过考察论证违约获益赔偿责任的正当性,追索效率与公平的协调机制,对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安排作经济的分析,并以此为契机,规范相应的制度设计,弥补传统违约救济局限性,完善我国违约赔偿责任体系的救济功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信用违约互换的强度模型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用违约互换强度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两个重要参数的分析,提出我国具有信用违约互换定价强度模型应用的基本条件,但是该模型的定价精度和适用范围在一段时期以内还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  相似文献   

15.
刘再杰  李艳 《新金融》2016,(10):49-53
近年来,在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信用违约风险日益凸显。尤其是进入2016年以来,信用违约呈现出风险事件增加较多、涉及行业和发行主体不断扩大等特征,未来债市违约风险或将进一步上升。全球主要国家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显示,违约是债市市场化运行的必然现象,违约概率上升是经济周期发展的正常反映。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具备处理和消化违约风险的条件和能力。为建设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债券市场,一方面,要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市场扭曲;另一方面,要着力完善市场化的信用风险约束和违约处置机制,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分散和分担渠道以及加快完善监管制度等,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将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总体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总体信用风险既包括系统风险产生的周期性违约风险,又包括相互关联关系导致的传染性违约风险。首先通过对因素模型的改进构建模型Ⅰ,研究集合债券的周期性违约风险;在此基础上引入违约传染建立模型Ⅱ,分析违约传染对违约概率及违约相关性的影响,研究集合债券的总体信用风险。最后基于模型Ⅱ进行算例研究,得出结论:企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降低了其1次违约概率,增加了其多次违约概率即违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信用债违约事件不断出现,从利息违约到本金违约,从私募债违约到公募债违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信用债品种.违约事件频发背后,反映出我国信用债市场违约风险分担和市场化处置机制不完善、监管与信息披露机制不足、信用评级机构评级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债违约背后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并对信用债违约风险防范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8.
信用违约互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指信用违约互换的购买者(以下简称买方)向信用违约互换的出售者(以下简称卖方)转移第三方信用违约风险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买方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而一旦出现第三方信用违约(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买方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出售给卖方,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199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国外信用违约互换市场规模相当庞大,而且流动性强.  相似文献   

19.
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机理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阐述信用违约互换运作机理、功能和风险,分析了美国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动荡的原因;指出信用违约互换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广泛挂购、合成以及投机与监管空白是造成市场动荡的重要原因;最后,在展望未来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了一个梳理和回顾,发现影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因素总体上可以分为微观个体特征因素和外部宏观经济因素.个体特征可以区分出哪类借款人具有更高违约风险,外部宏观特征决定了借款人在哪些时间段和条件下具有更高违约风险.在个体特征方面,贷款价值比(LTV)、年龄、居住区域、还款方式、家庭收入、月还款额占家庭收入比例和住房面积等都是影响违约风险的重要因素;从外部宏观层面来看,房价变化、利率水平、季节等都是影响违约风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