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论和攻击别国的汇率政策,是否意味着国家货币主权的内容已经发生改变?本文借以人民币汇率的焦点问题为视角,对国家货币主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凌岩 《金卡工程》2008,12(12):106-106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频指控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本文试图从国家货币主权,IMF和WTO相关规定的角度进行分析,指明中国的汇率制度是国家自主行使货币主权的表现及完全符合国际规定,从而论证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和美元趋向贬值,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而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则是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汇率的稳定以及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对于一国国际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汇率激烈的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非常明显,为此世界各国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减轻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便是超主权货币.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对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危机发生和美元趋向贬值,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而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则是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汇率的稳定以及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对于一国国际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汇率激烈的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非常明显,为此世界各国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减轻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便是超主权货币.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给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曲艺 《中国外资》2011,(12):60-61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和美元趋向贬值,国际货币制度改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而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则是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汇率的稳定以及国际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对于一国国际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由于汇率激烈的波动所带来的负增强机制非常明显,为此世界各国希望有一种有效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减轻汇率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便是超主权货币。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对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特点,包括人民币对非美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首先本文分析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走强,人民币跟着美元走强而走强.其中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货币跟着升值,人民币有效汇率也跟着升值.其次本文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走强的经济影响.再次本文研究了在主权债务危机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退出问题.最后给出了本文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是本国利益和东亚共同利益所驱动的,东亚共同利益决定了货币合作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面临的诸如人民币的地位与汇率机制改革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东亚货币合作中主权让渡问题,分析了货币主权理论的实质及现实困境,提出了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1999年欧元区建立单一货币体系,在消除欧元区内国家的汇率风险、降低跨国交易成本、促进欧元区国家商品和资本市场的融合、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世界各国促进储备多元化、降低汇率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币种选择。但近期以希腊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欧洲乃至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也使欧元区单一货币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我们对欧元危机应该预以密切关注,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及其相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而对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与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目标的讨论需要深化对相关机制的研究。本文分析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和特别提款权的缺陷及改革的复杂性,提出将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现实选择,认为美元、欧元与亚洲关键货币将成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推行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也需完善国际汇率协调机制,对美元发行应建立国际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代尔三角”分析框架清楚地显示,一国要想保持汇率的稳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向跨国私人资本让渡货币的主权,或必须以汇率的经常性动荡换取货币主权的独立。在经济垒球化过程中,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资本账户必然面临着由不开放、半开放到完垒开放的过程.资本的自由流动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现象.我国加入WTO必将  相似文献   

11.
论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汇改的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制度 1.汇率内涵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本文在阐述人民汇率时主要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举例.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一次世界货币准则的危机,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储备货币高垄断、汇率制度不均衡、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国际金融机构功能异化等缺陷矛盾集中爆发的体现。从理论上讲,国际货币应该选择处于国际生产体系中心国的国家货币。由于美国经济实力依然强大、超储备货币面临诸多难题等因素制约,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渐进的方式进行,可以考虑短期内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作用、中期内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长期内创造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3.
一、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制度1.汇率内涵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也可以说,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本文在阐述人民汇率时主要以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举例。2.人民币汇率沿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在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自于全体成员所订立的契约;与此类似,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国主权的部分让渡.另一方面,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与"主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超主权"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成立的基础在于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这一权力是建立在各参与国的同意基础上的.本文还以欧元为例,对形成"超主权"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管理》2005,(10):32-33
“7.21”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施后.为了解重庆市日元政府主权外债防范和规避汇率风险的情况,我们通过相关企业、银行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跟踪调查。情况表明.随着汇率机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外债项目有关各方汇率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利用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规避汇率风险的意愿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提供理论基础.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论证,国家信用货币的基础是"主权",而国家的主权来自于全体成员所订立的契约;与此类似,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来自于各成员国主权的部分让渡.另一方面,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与"主权"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超主权"的权力.因此笔者认为,"超主权"的世界货币成立的基础在于国际范围内的"共同权力",这一权力是建立在各参与国的同意的基础上的.本文还以欧元为例,对形成"超主权"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欧洲货币体系目前的形势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八年半以来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与建立欧洲货币体系以前相比,参加欧洲汇率机制〈ERM〉国家的货币汇率不论在表面上或实质上,其波动幅度减小很多.与不参加欧洲汇率机制国家的货币相比,汇率波动幅度也小得多.欧洲货币体系保证了货币的稳定,有利于降低欧洲的通货膨胀率和实行集中性的经济政策.但是,也应当看到:在欧洲汇率机制内部,实际汇率不是保持不变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我国对外汇管理制度实行重大改革,取消已实施40余年的人民币官方牌价,并以外汇市场交易价为基础,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势必对现实存在着人民币在香港流通问题带来新的影响,亦促使人们对这一金融现象的现实及历史意义更加重视起来。货币体现着国家的主权,货币的职能又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经济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笔者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出口方面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几方面的对应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