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产力研究》2014,(12):J0002-J0002
<正>书名:《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编著者:李天籽李霞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978-7-509-76304-9出版时间:2014-08定价:59.00元内容简介:本文主要研究东北亚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提出新形势下开展全方位能源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本书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开  相似文献   

2.
一、中俄铁路贯通工程建设的宏观背景分析 1、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势分析及新热点。21世纪东北亚地区政治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变化和特点,一是环日本海的经济合作,正在由具体领域的经济合作向全面的区域化经济合作迈进;二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由个别项目合作向全区域合作过渡;三是合作各方不仅以主权国家的形式参与合作,而且以各国地处东北亚区域部分参与国际合作的成分占主导。  相似文献   

3.
王浩  郭晓立  罗芳 《经济纵横》2005,(12):54-56
本文界定了区域能源安全的内涵,对东北亚能源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进行能源安全合作的对策,旨在为东北亚各国找到利益的交叉点,建立满足各国利益最大化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8,(2)
近年来,我国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态势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政策,东北地区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城市格局,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之下,形成了多种产业合力。文章针对老东北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足、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探究,围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价值意义、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在剖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8,(4)
近年来,我国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态势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政策,东北地区呈现出更加开放的城市格局,在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之下,形成了多种产业合力。文章针对老东北工业基地目前面临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足、结构失衡、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探究,围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价值意义、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在剖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效应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东北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战略地位重要,是世界上安全结构最复杂、局势最敏感的地区。东北亚区域格局的战略走向对世界战略格局影响巨大。建立东北亚区域安全共同体,维护该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是东北亚各国的迫切要求。而要实现东北亚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必须要完成东北亚区域安全合作框架从合作模式到制度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对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深刻影响。东北亚各国纷纷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在这一情势下,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度性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由简单、初级的功能性合作向制度性合作的转变,成为东北亚各国面临的新课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其必要性凸显。本文从这些问题入手,比较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东北亚各国带来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东北亚各国区域经济制度性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性合作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世界旅游业地位越来越重要。东北亚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东北亚国家间的旅游合作将对区域内国家间经济发展与合作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东北亚国家中国与日本韩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和旅游合作状况,以及制约三国旅游合作的因素,并提出促进三国旅游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想萌发干20世纪60年代末,真正得到区域内国家广泛重视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如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明显是松散和滞后的,合作层次还处于比较低的层面。随着“天安号”事件的发生,美韩、美日军演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来已经高速发展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列车”突然降速,东北亚区域的关键词由经济发展转向地缘政治。纵观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制约是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8,(10):19-22
经国务院批准。第四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东博会)于9月2日-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是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东博会在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政治、经济榕局都具有深远影响.两者经济合作既有地缘、资源、经济政治合作环境等优势,也有基础设施不配套、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政府服务不全面等问题.发展两者经济合作应建设运输网络、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双边人才交流等.  相似文献   

12.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大;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3.
黄宁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86-189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相互依赖理论以及“支配-依附”理论,研究能力结构对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通过对中国地区能力结构的差异分析和东亚其他国家能力结构的评价,说明中国能与东亚不同能力结构的国家开展持续稳定的经济合作,并通过实证予以证实。中国能够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参与是东亚经济合作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模型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制度及周边环境要素的总和构成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相似性。技术创新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开放性和目的性。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可分为三个亚系统,即输入亚系统、生产亚系统和输出亚系统,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有序的流动,顺畅的物质流、能量(价值)流、信息流是技术创新系统稳定的基础,创新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特征。技术创新系统也将遵循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系统演化的结果一是系统衰亡或被新的系统所代替;二是在旧有的生态系统中孕育新的生命使原有的生态系统升级。以生态学的观点探寻技术创新系统及其演化规律,将能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张超 《当代财经》2004,(7):101-104
2003年12月12日,日本与东盟10国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这次峰会预示着日本同东盟的区域经济关系将出现新的飞跃,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入手,深入探讨了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指出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鉴于对外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对本国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中亚五国纷纷发挥各自的自然资源优势,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加强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但总体上说,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还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合力。中亚国家政治诉求和经济利益目标不同,相互间贸易量小且投资很少,导致中亚经济体内部经济联系减弱,加之西方大国的利益角逐和对“主权”的敏感性,这些都减缓了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18.
区域货币合作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人们对东亚能否继续进行货币合作产生了疑问,有必要结合欧债危机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新的视角探讨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文章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经济结构冲击对称性视角,对东亚10个经济体之间的冲击相关系数、冲击规模与调整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东亚区域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对称性,具有双边和次区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同时文章提出东亚区域未来货币合作的形式、实现路径和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东亚货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建立货币区的相关衡量标准,目前东亚地区还存在着经济趋同障碍、政治障碍、第N种货币问题以及缺乏区域性的超国家货币管理机构等制约因素.因此,现阶段尚无法建立东亚货币合作区.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是分阶段渐进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包括加强区域内的多边汇率政策协调、建立次区域货币区、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20.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尢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