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2.
探索以农民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测算,"八五"期间,江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69%,较全国平均高8个百分点.但在技术成果转化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成果推广面不广,技术应用时效性不强,仍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民组织化: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芝  王勇 《农村经济》2005,(11):14-16
高度的农民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农业竞争力较弱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很大关系。本文在介绍农民组织化特征与农业竞争力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应该采取多元化战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并且着重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功能,从而提高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优化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延续多年的农业科技推产模天对农业的发展却形成了一种阻碍,本文在比较了几个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产模式的特点,对符合我国实际的、合理高效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农业科技成果整体转化率低。根据国家2003年农业科技成果统计数据分析,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提供者,其中科研机构在所有农业科技成果中占69.21%,大专院校所占比例为13.53%。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能够得到大面积、跨地区推广的仅有15%左右。而且,据农业部有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虽然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也就是说,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可供应用的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科技得不到转化应用,致使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积压在“库”(科研院所)。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政策应以支持农民生计改善为导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 ,政府仍是推动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 ,这主要表现为主体农业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由政府所控制 ,并依靠其传导农业科技政策。而事实上 ,农业科技政策的真正落实点又在于农民。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政府的政策制定目标与农民的技术选择目标出现强烈异位 ,那么 ,由政府与农民双重决策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科技体系的低效运行便在所难免。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状况即是证明。具体而言 ,政府实行的农业科技政策基本上以保证粮食安全为目标 ,同时 ,在此基础上侧重于追赶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占领农业…  相似文献   

7.
8.
李奕  张璧 《南方农村》2007,(2):51-53
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推广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注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从农业推广教育的任务出发,分析了农业推广对象的教育需求,提出了开展农业推广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体。2006-2007年,我们对杭州市农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科技需求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农民科技素质、农技推广渠道、农业政策和农技成本支出、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致富与农技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的看法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阶段杭州农民的科技素质、科技需求以及其所期待的社会化农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农业生产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推动农业工作非常关键的一步,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存在各种问题。为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数量及质量,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推广方式。围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采取多链联动模式进行分析,希望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基本特征,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需求类型以及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大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的农民科技培训、突出对青年农民的产业扶持和创业培植、从整体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竞争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认真落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措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为加快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对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进行综合治理,以取得以经济效益为主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辅的综合效益的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一、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效1.内容。土地治理项目,主要是水利、农业、林业、草原草地工程建设,以及农业机械设备配套和科技推广;多种经营及龙头项目,主要是蔬菜、林果、畜禽、水产养殖及其产品加工和服务工程的建设。2.成效。十几年的农业综合开发成果是显著的,得到了项目区人民群众的认可。(1)扩大和改善了耕地面积。(2)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江苏有关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对接县(市、区)深度对接、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37个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对接49个县(市、区),制定科技主攻方向并实施科技项目99个,联合地方选派组建驻村(企、社)专家团队达506人,对接251个村(社),突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均为每个对接县创建2-3个科技示范基地,基地"三新"技术入户率和到位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社会生产发生质的改变,产生生产力以几何级数增长,社会财富成倍增加。红兴隆管理局近年来在农业科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内基本建成了玉米、水稻、大豆三大粮食主导产业链和特色果蔬等农产品商品基地。在新的形势下,农业科技成果受经费、人员、体制、农民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开阔思路、丰富手段、创新方式,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造福于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行为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状况,接着分别对政府行为、农业科研机构行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行为以及农业生产者行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业科技发展 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一方面落后于我国入世后农业发展实际的要求,不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抗国际市场冲击的能力;另一方面,落后于国际农业科技发展潮流,不利于我国农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后劲。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合理的战略战术措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国家或产业的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科学与情报学家普赖斯就提出了大科学概念。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预示着科学活动不只限于个人行为,而且进一步赋予了集体涵义。科研创新团队就是以集体方式开展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因此,要通过加强农业科研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农业保险 日本农业建立在分散的、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农业保险是日本政府为了应付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后果,以保障农业再生产的经营稳定,使之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支持形式。 早在1888年,日本政府的一位德国顾问保罗·迈耶特在其著作《农业保险论》中,就曾建议日本政府开展农业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