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自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相继成立事后监督中心以来,开始行使对会计核算业务的集中事后监督。这对于规范人行会计行为,提高央行内部管理水平,防范资金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事后监督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改革的新事物,在监督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创建初期的不完善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分析当前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创新监督方法、改进监督方式、充分发挥事后监督的职能作用,是事后监督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为切实加强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的监督管理,2004年,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成立了事后监督中心,负责辖内会计、国库、货币发行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并独立行使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职能。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事后监督中心对提高人民银行会计工作质量,促进核算业务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3.
钱辉 《浙江金融》2006,(1):18-19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相继成立了事后监督中心,行使对会计核算业务的集中事后监督。事后监督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改革和制度的新事物。在监督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创建运行初期的不完善是客观存在的。今年上半年,就事后监督现行制度运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讨论颇多。本人从对事后监督工作的管理实践出发,提出以下认识:  相似文献   

4.
赵果仙 《时代金融》2008,(4):128-129
<正>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事后监督单位,对中支级会计、国库发行及所辖县支行的会计原始凭证集中管理,人工监督,并进行二次录入、复核的事后监督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吉林省地(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通过对国库会计业务进行适时、全面、连续、独立的监督,对进一步规范围库会计核算质量,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促进国库加强内控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吉林省县(市)支行的国库事后监督模式不尽相同,做法也有所区别,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开展事后监督工作,提高国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银发[2005]291号),要求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事后监督中心对辖区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业务采取集中监督或委派专人监督的模式.鉴于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加之国库业务量大、税款业务更正频繁等原因,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对辖区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业务的事后监督大多采取委派专人监督的模式.此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可减少凭证传递风险,方便财税部门查阅缴税凭证和更正.自委派专人行使独立监督以来,支行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差错减少,核算质量明显提高.但此项工作对辖区支行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业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加之对制度的理解不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后监督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4年,根据总行“三定”方案,人民银行在大区行以下中心支行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辖内会计国库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工作,开始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从运行近五年多来的情况看,基层央行事后监督中心在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查堵资金风险漏洞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将事后监督业务单列,在中心支行成立事后监督中心,专门负责对核算业务的监督。本文结合许昌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对照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做一粗浅探讨,以期借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按照建立、健全人民银行的稽核、检查制度,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的要求,人民银行在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会计、国库、货币发行和外汇收支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本文试就事后监督中心的职能、组织建设及如何充分发挥监督效能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照建立、健全人民银行的稽核、检查制度,加强内部的监督管理的要求,人民银行在分行、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会计、国库、货币发行和外汇收支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本文试就事后监督中心的职能、组织建设及如何充分发挥监督效能等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后,人民银行总行决定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对所在行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进行事后监督。一些地方已将会计业务集中进行了事后监督管理,但国库业务还没有进行集中事后监督管理,各县支行各自为战,这样不利于统一管理,存在风险隐患。为此,笔者认为对国库业务也应上划到上一级行进行集中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开始,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县支行不再具有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资格。今年6月末,临汾中支撤销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上收至中心支行,至此,县支行的会计核算业务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会计核算业务的上收,缩短了会计核算管理半径,提高了会计核算监督时效,对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及事后监督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吴刚 《新疆金融》2007,(6):42-44
事后监督中心自2005年成立至今,建立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促进监督机制逐步完善,除外汇业务因核算体制变革无法实施监督外,先后实现了对会计、国库、发行等核算领域的业务监督,为提高全辖会计核算质量,防范核算风险发挥了事后监督工作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简称ACS)在全国的陆续上线,地(市)中心支行不再保留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职责按业务条线分别交由各相关业务科室履行,基层央行会计监督从组织管理到业务处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ACS上线后事后监督工作情况的调研,分析当前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监督模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推广运行,形成了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负责集中处理会计账务、中心支行本级营业部及所属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核算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查询查复、会计档案的集中管理。事后监督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监督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其业务操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尤为突出和迫切,现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明显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人民银行吉林省内各中心支行根据总行三定方案,设置了事后监督部门,集中监督会计业务。后来国库、发行业务相继纳入事后监督.旨在独立行使会计核算监督职能,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资金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人行阿勒泰地区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通过一年的运转,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会计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发现事后监督中心在管理体制方面带有先天性的缺陷,导致事后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对全辖会计、会计核算相关业务进行事后监督,达到了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规范业务操作的目的,事后监督的作用逐渐显现。但基层监督部门在具体操作时,由于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建立、健全本系统的复审、检查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的监督管理。地(市)中心支行成立事后监督中心后,如何真正发挥其对所辖人行内部会计核算业务的事后监督作用,切实防范核算风险,是值得不断研究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系统日志是ABS用户在处理日常业务时,系统自动产生的原始信息,是系统运行状况和资金流动情况的真实记录。长期以来, 会计凭证要素监督是事后监督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对系统日志的监督一直是事后监督的难点和盲区。中国人民银行考感市中心支行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系统日志运行情况,研发了《ABS 系统日志事后监督查询系统》,建立了系统日志监督平台,通过计算机对系统日志信息进行监督, 完善了核算系统安全和资金安全监督网络,提高了事后监督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