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经济改革历经20年,股份制的推行使我国国有企业焕发了勃勃生机,随着股份制的日益深入发展,股份公司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效率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司治理效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公司治理机制各方面均有较大影响。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对我国已有各类股份公司和正在进行股份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公司制这处关于企业委托-代理制的制度安排有可能会诱发代理人以额外津贴的方式占有公司资源,由于代理人的收益不直接与股权收益相联系或很少联系,从而引致了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目标存在分歧,所有者通常以利益最大化(或股东价值)为目标,而管理者则有其他的利益目标(比如高报酬、较低的努力程度、豪华的办公条件等)。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督是必然的。一般认为,小股东是广泛分散且不干预公司运营的缺位所有者的同质集团。考虑到成本与效益的匹配,大股东会比小股东更有动机去监督管理者作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有效监督程度越低,对公司绩效可能越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国内研究认为股权结构、董事会和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有影响,而上市公司“国有一股独大”的国情使前两者不会有实质性作用;对于后者的研究则忽略了最高决策者在公司中的重要性。本文以1993—200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国有股代理人(董事长和总经理)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董事长是公司最高决策者,除政治激励能显著改善绩效外,最高决策者金钱激励、国有股权性质、两职合一、债权人治理等都和绩效没有显著关系;意味着只有将政治激励所附带的财富效用降低到一定程度,金钱激励才可能成为有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1997-2000年的数据的证实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内部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均呈显著性倒U型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国家股比例、境内法人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性U型上关,这说明当国家或法人持股比例较低时,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在持股比例较高时,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即在流通股比例高低的两端,公司绩效均表现出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化工管理》2004,(11):22-23
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公司内部各方责、权、利的平衡和制约,但也有其缺陷。首先,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效用目标不一致以及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经营者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功利目的而背离所有者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即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单方目标,采取经营中的短期行为,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而为了一己私利背离股东的目标,这种背离,不仅危害了股东,还危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见链接案例一、案例二)  相似文献   

6.
本文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研究,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综合考察了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高层管理人员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其对公司长期成长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组织绩效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总体的相关关系较弱,但是这同样对于提高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深、沪两市10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行业竞争环境强弱从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环境强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绩效与法人股比例呈三次函数关系,与流通股比例无显著相关关系;行业竞争环境弱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法人股比例呈三次函数关系,与流通股比例无显著相关关系;行业竞争环境强的上市公司,股权分散型优于国有控股型,国有控股型优于法人控股型;行业竞争环境弱的上市公司,法人控股型结构优于国有控股型,国有控股型优于股权分散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构建合理股权结构的结论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学者越来越多关注,但是对其进行分行业实证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选取我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其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原因在于“一股独大”、“所有者缺位”、政府过多管制以及行业自身因素。因此,优化股权结构、健全法人治理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注重融资方式的合理选择,是改善其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的效用障碍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是指兼职董事,其具体职能是参加董事会议,为公司决策、业务控制提供建议和咨询及监督执行董事和管理层。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国,现已被实践证明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行之有效的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解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非内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维护公司各方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产权制度、决策与督导机制、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公司治理的目标首先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同时保障公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目标不一致,自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为协调双方的责权利,维护各方利益,就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必须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及其规制进行研究,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中自发形成的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因产权一元结构而控制权相对分散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不到位、控制不力和管理系统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混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理论,并对混合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源配置与绩效的产生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数理模型分析,以期对国有大型企业深入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规范,使之走出制度障碍,在相互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   总被引:105,自引:0,他引:105  
公司债权的治理作用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应将不同的制度因素与一国企业的独有特征作为解释债权治理效用的初始条件。经验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特征,债权治理表现出无效性。政府部门应大力完善债权人行权的制度环境;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公改造,打造独立的债权主体;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并加大培育机构投资者的力度;允许银行对企业进行战略性特股并完善主办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focuses explicitly on the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endogenous theory of governance as applied to firm performance. In particular, if firms choose their governance structures as part of a constrained performance maximization process, then application of an appropriate empirical methodology should reveal statistical evidence of such behavior. In this study we take advantage of the 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 framework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h predicted optimizing behavior can be corroborated by the data. The model allows us to test explicitly for selection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ncomitantly, the presence of selectivity bias, in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CEO duality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selection and performance equations are mode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tant account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terature on the impact of the du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n firm performance. Overall, we tested four performance measures for the entire sample of firm‐year observations as well as for the largest three industries in terms of sample sizes. The major finding, robust in all cases, i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a contention that CEO duality is a structure purposefully chosen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If firms are indeed choosing the dual leadership structure, they are doing so for reasons other than improving performance from what it would be otherwise. In fact, for performance measured as market return and earnings per share, there is evidence of a significant selectivity bias that acts to lower performance below what it would have been under random assignment. For performance measured by Tobin's q and return on assets, we found neither evidence of selectivity bias, nor any significant marginal performance impacts of CEO duality. Such findings are inconsistent with an endogenous governance theory, at least when applied to firm performance.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15.
治理伦理与公司治理:二维治理结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制度性机制为单一维度的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行为所暗含的“私人安排”的分析,将伦理参数导入公司治理的机制体系,建立了一个扩展成的“二维治理结构”。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治理伦理”标准化和职能化,以及提高伦理治理强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从治理结构与组织结构互动的角度看企业的组织变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企业治理结构模式的变革共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从而使企业组织能更有效地实现其所追求的目标。在企业组织的变革过程中,组织结构形式的变革和治理结构模式的变革不单是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二者之间本身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程度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组织有效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企业目标有效实现的程度。企业的组织变革是一个从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当渐进的变革到达一个极限而不能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就会发生突变。从渐变到突变,再从突变到渐变,这就是企业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examines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voluntary adop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reform in firms embedded in a relationship‐based governance system with less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such locations, ownership structure should be a key determinant of governance reform. Firms with dispersed ownership are likely to face agency problems but may lack sufficient ownership power in the hand of external owners for adoption to occur. Extensive ownership by external parties facilitates adoption but decreases the need and motivation to adopt governance reform. We examined the adoption of stock‐based incentive plans and transparent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g., greater disclosure to shareholders) among large German firms (DAX 100) during the late 1990s. We found an inverse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governance reform.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firms adopting governance reform we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corporate divestitures and achieve higher levels of market performance than firms not adopting governance reform.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国有上市公司的集团控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的公司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从其控制特点看,却存在与生俱来的制度缺陷。在政府作为国有股的代表和管理者的现行体制下,政府转变职能和退出市场产生的新现象是公司的集团控制。集团控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内部人控制”,它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的重要根源。解决集团控制问题,要从调整国有股的持股方式,对公司控制制度进行规范调整和改变上市公司的行政管理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2003年的评价样本,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总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加权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年度增长率、财务预警值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运营效率、成长能力,有助于增强财务弹性和财务安全性。公司治理中所涉及的控股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监事会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拥有一套科学的决策制定机制与决策执行机制。而这将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