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以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实践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来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从来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就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本文就政府调节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必要性及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此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决定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率。政府主导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无疑会损害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无助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市场不完善下的片面的商业化配置则会发生农村金融资源"逆向配置",同样阻碍农村、农业发展;市场配置与政策导向相结合的农村金融资源方式是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资源配置一般包含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两个范畴。无论是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在其配置过程中无不受到各种制度的影响和修正。城市国有土地资源配置也是如此。中国市场化改革带来了资源配置方式从计划向市场的大转换,在此历史性的转换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不仅在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与增强,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探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制度变迁,分析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是土地经济发展中的方向性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农业系统高度耦合了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复杂大系统,具有非线性和耗散性等特性。本文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从农业系统的演化运行角度,建立以市场价格和政府控制为基础的农业系统资源配置的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指出资源配置应该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进行考虑,这有助于资源流向合理有效配置的方向。最后以江苏为例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5.
1.扰乱市场资源配置。市场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方式,市场信息是配置经济资源的依据。企业会计信息是市场信息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管理、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防范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就会引起一系列决策失误,造成资源配置的  相似文献   

6.
任福祥 《时代经贸》2010,(12):22-22
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科学区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段,政府与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形成力量均衡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7.
面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科学区分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段,政府与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形成力量均衡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8.
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胡家勇一东西方国家的实践业已证明;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拥有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工具。因为市场机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费用、最简单的形式把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决策者。因此,凡是市场能够调节好的经济活动,政府就没有必要插手,...  相似文献   

9.
王克群 《广东经济》2013,(12):16-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倾斜,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然而,过多资源集聚在特定行业,也造成了资源配置的结构性扭曲。基于2007-2020年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实证检验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引发了重点产业土地在下辖市间的重复配置,而省内城市间政府合作和市场协同关系的加强有助于改善土地重复配置。省级政府应着力破除下辖地区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强化区域协同联动和市场整合,以优化产业政策实施和土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1.
农业资源游离是农业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资源游离有价值游离、实物游离、劳动游离等三种基本类型。建国以来由于行政配置资源功能的强化,造成我国农业资源多种形式的严重流失。矫正的思路是:在资源战略、价格战略和资本战略三者之间把资源战略放在首位,确立农业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科技资源作为支撑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需要通过市场配置以充分发挥价值。分析了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资源配置模式选择不当、目标市场定位风险、供求双方交易的不确定性、竞争对手的模仿风险和科技人员的伦理风险。认为通过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保护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利用政府采购调节等措施,有利于降低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的风险,推进我国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是回归到了市场经济的本义。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只是选择机制,还有激励机制。市场由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基本含义是,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调节作用,而是自主地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确认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只是明确改革的新方向,绝不意味着一放开市场作用就能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秩序混乱的市场配置资源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完善市场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市场秩序,二是培育市场主体。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放大到不要政府作用,也不能放大到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除了通过自身的改革退出市场作用的领域外,还要承担起完善市场机制建设的职能。政府行为本身也要遵守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4.
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方法,前者是政府提高市场制度质量和克服市场失灵,后者是政府干预资源配置推动资源快速集聚、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协调失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上实现了政府间接和直接推动经济发展的互补,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互促互进。在间接推动的基础上,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能够以更完善的国内外市场为依托,在干预范围不断缩小的同时实现干预更加有效,进而巩固提高政府间接推动的效果,两者互补构成了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国特色,也诠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一个具体实现路径。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中的市场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在新形势下,政府干预资本配置直接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符合安全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国际竞争的新特点。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水平开放、要素充分流动的超大规模市场,有利于政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均衡与土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情景分析法和市场供求均衡分析法,基于对土地市场不同发育程度、不同市场结构下市场均衡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分析,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表明,随着土地市场由完全竞争向垄断竞争、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转变,市场化程度在降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在下降;市场发育越不完善,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越过度.越导致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的进一步降低.因此,应转变土地管理机制,推进土地市场创新,使市场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构建以市场配置建设用地为主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尽量消除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全面提高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不足等典型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博弈概念模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解释了制约我国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会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并导致企业对资源的错配;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支配性地位或优势地位,使得人才向这些部门集聚具有天然的优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性障碍和非技术性障碍导致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共享文化的缺失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无效性是制约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与协调创新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政府和市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新中国三代领导核心对资源配置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从单纯的计划手段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科学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澄清了长期以来对于资源配置方式的错误认识,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科学实践,使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了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8.
政府干预经济的调控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狭义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这时市场就失灵了。当市场失灵时,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干预,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调控边界。不过现代广义的市场失灵理论又在狭义市场失灵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从而使得政府的调控边界突破了传统的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大大扩张。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张一方面说明政府…  相似文献   

19.
张俊  李昭畅  廉靖 《经济师》2008,1(3):63-64
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之际,人们亦不难发现关于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中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尤其是主体法律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此,需从政府、社会中间层、企业及科研主体等层面进行探讨,并在职权配置、市场规制、宏观调控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索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法律规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市场配置资源观是古典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从18世纪末至今,市场配置资源观的逻辑不断被修正,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糅合致使经济资源配置总体呈现“大市场、小政府”转向“去政府的纯粹市场”再转向“大政府”的特点.自律性原则被打破后,传统市场的权力平衡机制不复存在,致使现代市场越发脆弱.市场纠错功能内在逻辑矛盾,自由放任也绝非没有条件.市场配置资源不能解决社会福利公平缺失的问题,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最优配置.现代自由主义批评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资源配置观,并逐渐演化成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即经济民主.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配置资源的逻辑演化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自我扬弃的论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