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营农场负担过重、农场无力承担的事实早就存在。以前由于职工有一个固定工资(“铁饭碗”)的原因,负担过重对职工的利害关系不大。但是,近几年来,国家对农垦企业实行了财务包干的办法,农场内部也改革了“大锅饭”,逐步推行了“大包干”等生产责任制,农场负担过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承包的农业职工。因此,研究职工负担过重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具体办法及途径,对于  相似文献   

2.
国有农场生产队内部承包形式浅析纪景春自1993年始,红旗岭农场各农业生产队全部实行了风险抵押承包经济责任制,以合同形式确定生产队的责、权、利,使生产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从而把农场对生产队的直接管理转向“小...  相似文献   

3.
实行“国有民营”搞好租赁承包孙舒培,张洪琪天津市天宫葡萄酿酒公司下属的葡萄大队1992年在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过程中。彻底打破“大锅饭”,采取了“国有民营”的方式进行风险抵押承包和租赁承包,使承包吉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主分配、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4.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与规律,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在土地资源国有化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农场兴办家庭农场,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没有现成的模式与经验可参照...  相似文献   

5.
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试行股份合作制刍议朱舜善,宋修强一、农业生产队现行承包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国有农场农业生产队改革的几年来,从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到实行以“一大带多小”的经营承包体制的变革,使农业上的承包机制日趋完善,更加合理,调动了双层经营的积极性,经济效...  相似文献   

6.
国有农场土地租赁问题的探讨周力田一、土地租赁的必要性当前,国有农场大多实行以土地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承包者经营自主权有所加强,经营成果与承包收入挂钩,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场...  相似文献   

7.
把握系统特征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农垦农业产业化○连步祥从1984年开始,国有农场借鉴农村改革的经验,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经营体制确实解决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问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  相似文献   

8.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目前,数以百万计的各类家庭农场已成为农垦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不仅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农垦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面临...  相似文献   

9.
应收家庭农场款债义核算特殊性探析张覃庆国有农场兴办家庭农场是改革以来在国有农场内部深化改革出现的新型经济组织。为反映和核算农垦企业与家庭农场的承包经济往来,农垦企业内部产生了家庭农场的财务关系和会计核算工作。《农业企业财务制度》第六十六条规定:"家庭...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之后,改革原有的分配方式,彻底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弊端,把职工的劳动同经营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业职工的积极性。 两年来,国营农场对职工家庭农场试行了两种分配形式:一种实行“交够国家和企业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即大包干分配形式;另一种是实行上交一税三费(农业税、劳保福利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部分企业管理费)之后,超过部分采取农场和家庭农场按比例分成或累进分成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大农场套小农场是国营农场将土地、机械等生产资料,采取多种形式,承包给职工自主经营,实行合同联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推行这种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其目的和意义正如中央所指出的,在于“破除企业内部的‘大锅饭’,把职工家庭经营积极性同农场统一组织产前、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2.
货币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绥化分局针对农场经营管理的特点,于今年7月份开始率先在全垦区全面实行国有农场货币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办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实行货币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背景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农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承包阶段。承包阶段主要是指1985年以来农业上实行家庭农场承包制和二三产业全面承包经营,初步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二是转制阶段。转制阶段主要是2000年以来对二三产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即对中小型企业国有资本实施全面…  相似文献   

13.
在不断深化改革中,企业与国家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了企业同国家的利益分配关系问题;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解决了企业同国家的工资分配关系问题。但如何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和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需要建立责、权、效、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机制。传统的会计核算不能满足这一需要,因此必须推行责任会计,将会计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我场对职工家庭农场实行的是大包干分配形式。“交够国家企业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彻底革除了吃“大锅饭”的弊端,把职工的劳动收益同经营成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农业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1984、1985两年中增产粮食2,700万斤。增加农业利润56.6万元,平均每个农业职工年收入增加430元。农业成本自  相似文献   

15.
降低承包费用是家庭农场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农场的承包形式由班组联产承包、家庭联产承包,改变为家庭农场租赁、“两费”自理,将过去由农场垫支生产费用和生活费用(简称“两费”)的做法改变为家庭农场自理“两费”,调动了家庭农...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大力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积极探索实行基层会计核算报账制后资金集中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是当前加强国有农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有农场必须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切实抓好企业财务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1.细致分解各项费用,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单元。国有农场是以农场为预算主体,以农场应该负担和将要发生的各种费用为中心,以基层生产队为预算管理的基本单位。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将预算年度内将要…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六五”期间农垦的经济形势“六五”计划期间,农垦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变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增强企业活力,进入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包括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改革两个方面。经济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实行财务包干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大锅饭问题,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为普遍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解决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问题,调动了广大职工和  相似文献   

18.
农场内部租赁企业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刍议王月秋,殷晓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农场的场办企业根据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规定精神以及农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有的对经济效益较差或规模很小不便管理的企业,采用租赁的方式,转让了...  相似文献   

19.
试述国营农场土地租赁经营的运作与管理邓志敏为使职工家庭农场和承包户成为投资主体、经营主体、风险主体、利益主体;加速推行两费自理,逐步实行土地租赁经营,是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措施.土地租赁经营,使国有农场土地产权明晰化,加强了农牧团场国有土地的...  相似文献   

20.
一、实行自费经营改革 农垦企业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农场内部的改革,兴办了职工家庭农场,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改革了分配制度,打破了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垦经济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初办家庭农场时,大多数仍是由大农场垫支生产资料和生活费用,有的农场生产费用仍由大农场统支统收。这种经营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农场出钱,职工种田”的旧框框的束缚,出现了“超收盈利职工拿走,欠产挂帐农场负担,负盈不负亏”的现象,广西星星农场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