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各种新的经济现象中,网络经济是令人眼花缭乱和费解的经济现象之一.一方面,年轻的企业家们和风险投资家们对这一新兴市场充满憧憬,竞相涌入;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股市上,网络企业的股票也一路飙升,企业借助股市兴旺的人气快速增值.另一方面,网络企业的大幅亏损和扑朔迷离的前景又让人们疑心重重,网络经济真的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奇迹吗?网络股票会不会象是一个巨大的气泡在发出耀眼的光芒之后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2.
过去由卖方市场为主导的局面会逐渐向更为理性的买方市场倾斜,并且随着投资客暂时撤离,自住型消费者将成为目前买方市场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汽车产量和品种的迅增加,我国的轿车消费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最大的不同,就是消费者的选择权大为增加。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厂家生产什么车,消费者就得买什么车,而在买方市场情况下,则是消费者需要什么车,厂家就生产什么车。  相似文献   

4.
马艳辉 《经营者》2003,(3):52-53
<正> 市场在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表现多样性,企业如果还一味在扮演“普通服务员”的角色,为消费者提供几乎是无差别的服务,那么企业的市场只能越做越小,直至走投无路。市场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刚起步时属于卖方市场,基本上是有房就能卖,人们管叫这个阶段为“产品时代”;接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市场的竞争开始激烈起来,开发商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营销策划,凭好点子、好概念卖房,人们管叫这个阶段为“营销时代”;随着房市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后,也就逐步过渡到以消费者满意为主导的“客户价值时代”,即“诚信时代”。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事事注重诚信,提高售房的透明度, 讲究消费者和开发商的共存双赢。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房地  相似文献   

6.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总量由以前的短缺状态转变为过剩状态,市场结构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受市场需求的制约越来越大.企业经营成败得失,与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需求弹性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有很大关系.因此,深刻理解需求弹性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并根据需求弹性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而市场逐步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买方市场,很多企业没有转变观念,依然走老路,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出现了“好不过三年,活不过五年”的不正常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市场营销做得不够是原因之一。笔者通过对相当数量的企业的观察和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8.
9.
知已知彼是兵战中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企业在商战中克敌制胜的利器。这是因为,当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扩大之后,如从本地扩大到全国或是进军国际市场,经理人员就需要掌握比以前更多的市场信息;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的口味更难把握,除了进行市场调查,别无选择;当企业更多地借助于品牌、广告及产品差异化等策略进行竞争时,也必须依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成熟发展,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房地产行业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了买方市场,众多企业在经历了以数量取胜、质量取胜、品牌取胜后,已经发展到了目前以客户满意取胜的阶段。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上,要进行成功的“赢”销,需要整合企业的全部营销资源和营销智慧,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一、买方市场对物资营销的影响随着经济体制不断地深化和改革,生产资料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一方面,生产能力在不断增强,同时,国内外两个市场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外生产资料不断涌入使物资的供应量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另一方面,大批生产企业生产不景气,效益下...  相似文献   

12.
13.
2005年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得京城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次阵痛,据“链家地产”统计资料分析,2005年3月的期房预售率达到了157.6%,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行情,但是,自6月七部委新政实施后,期房的预售率急剧下降,7月仅为46.6%,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根本性的短期逆转,由之前的“卖方市场”迅速变为“买方市场”。同样,京城二手房的成交量也由5月的7789套下降到7月的4483套,降幅达到42.5%。面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瞬时改变,  相似文献   

14.
15.
王静 《企业研究》1995,(12):6-8
一、寻找市场机会至关重要 寻隙而入,攻其所虚,则往往能克敌制胜。 古代的兵书战策上常见到的这条“寻隙而入”的用兵谋略,也同样适用于市场营销。 寻隙而入,所谓“寻隙”,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说,就是寻找“市场空隙”,即市场机会。 纵观古今,横看中外,大凡经营成功的企业都无不在寻找市场机会方面匠心独运,别具慧眼,具有超前意识和非凡的魅力;反之,凡是经营失败的企业,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寻找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16.
17.
18.
市场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环境是企业的一种外生力量 ,属不可控因素 ,但可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 ,能够有所改善。重塑经营主体降低准入标准 ,取消行业壁垒。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活动主体、基本细胞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否取决于这些细胞的活力大小。为此 ,一是降低准入标准。不少发达国家实行“一元钱”准入标准 ,让有志从事经营的人都有创办企业的机会 ,而且众多小企业的存在并参与竞争会增进竞争的公平与市场的繁荣 ;大凡大企业都是由小企业发展起来的 ,当然 ,也会有为数众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这也是十分正…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