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与“和”的变奏——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晔 《时代经贸》2006,(1):68-72
1998年,我国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分设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分别对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建立健全了我国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金融运行模式。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的成立使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框架最终完成.由此形成了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体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施监管.构建了以金融行业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3.
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深化与加强金融监管国际合作是经济、金融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监管合作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全球金融监管合作的启示与借鉴 巴赛尔体制 巴塞尔委员会围绕国际银行业的审慎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一系列原则、标准和建议,即巴塞尔体制. 首先是跨国银行监管国际合作原则.1975年《对银行的国外机构监管原则》规定: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母国与东道国对银行共同承担监管的责任,东道国有责任监督在其境内的外国银行;东道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流动性和外国子行的清偿能力,母国监管外国分行的清偿力和外国子行的流动性;东道国与母国的监管当局之间要相互交流信息并在银行检查方面密切合作.  相似文献   

4.
谢乐斌 《经济师》2008,(3):68-69
20世纪90年代,瑞士金融的一种趋势就是发生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实现银行保险业务联合,同时为了克服现有银证统一的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瑞士在1998年开始对其金融监管进行全面改革。那么瑞士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如何,存在什么特点可以使得瑞士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文章从瑞士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以及问题进行分析,解释瑞士的改革以及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初,鉴于我国金融市场所出现的混乱局面,政府管理层和理论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应该实行专业化监管,建立针对行业的金融监管机构,以便职责明确进行监管。所以我国在1998年分别成立了中国证监会与保监会,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从而形成了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本文分别论述了这种监管体制所存在的合理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我国监管体制改革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坤 《生产力研究》2012,(8):64-65,86
《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十周年了,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实行一年多了。对于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只是在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而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并没有建立起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也没有具体的行政法规出台。而现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也就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又迫切要求我们建立起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于金融监管模式,美国自1999年开始采取混业经营统一监管,我国自1998年开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次贷危机前,乃至时下,我国金融界都有变更分业监管模式的呼声。不过,目前国内外相关人士已开始重新认识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经营的法律制度的规制以及金融行政监管体制问题。此时,我们特别有必要重新深究中美两种经营和监管模式的优劣,并冷静思考我国未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拒绝对西方的盲从。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我国目前金融业采取的是分业经营的执业体制 ,因此金融监管也采用的是分业监管的形式。我国金融监管的主体是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对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期货市场、保险业进行监管。各监管机构分工负责 ,与当前中国金融业经营格局相适应 ,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领域不断开放 ,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 :首先 ,分业监管满足不了目前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 ,监管出现滞后。其次 ,分业监管虽然有利于集中精力对各自所负责的金融领域进行监管 ,使监管的力度得到强化 ,…  相似文献   

9.
陈先勇 《经济管理》2002,(22):92-96
为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2001年台湾地区陆续推出了《信托业法》、《金融机构合并法》和《金融控股公司法》等,彻底打破了分业经营的格局。随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掀起了一场重组的热潮,至2001年底,台湾地区已批准14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完善法规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下设子公司并内设“防火墙”的形式,实现其资产负债的多样化,以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其改革的思路及实践经验,对大陆金融业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敏聪 《经济管理》2003,(19):24-26
“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演进的新阶段,它将促进央行的独立决策和银行业监管的进一步专业化、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加快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并加强监管。但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为充分发挥银监会的作用,继续完善监管体制,应大力完善金融法规、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并解决原监管体制的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成果,金融分业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目前,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加强银行业发展的对内开放和发展,推进证券市场的改革,进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的单层多头型监管体制存在着监管重复、监管空缺、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能力低下的问题。为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目标,提高监管效率,应把握金融业综合化、集团化的发展进程,适时建立统一监管体制。在分析我国现行分业监管体制存在的弊端的基础上,指出逐步构建统一监管体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并分阶段设计了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晓峰  寿林平 《经济论坛》2003,(12):46-46,61
一、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现状根据现阶段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特点,我国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共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多元化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了与现阶段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近年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为便于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监管对象的经营活动情况,监管当局还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指标。金融监管实现了三大转变:监管思想由单纯重视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又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新动向,向金融百货公司的方向前进。最为显著的是美国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改革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同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外金融机构会加强业务渗透和金融创新,进行大规模的金融跨业并购,这将模糊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分业界限,使分业经营名存实亡。因此,走向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的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的混业经营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葛爽 《时代经贸》2008,6(10):63-64
目前随着全球混业经营大潮,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露端倪,这对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改革迫在眉睫,但由于宏观环境和微观体制都还不成熟,尽管当局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对于监管体制的改革还没有明确方案。基于这一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此起彼伏,大大改变了金融业的原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摸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进行重大变革,逐渐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或部分混业监管模式。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变化,金融监管由分业向混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有涉外金融监管制度难以满足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监管要求,导致了法律制度滞后于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监管手段不足、分业监管体制造成的不同监管机构之间难以协调以及国际合作形式单一化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平衡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亦无法满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涉外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要求。应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加强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实行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现行分散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缺陷将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分业监管的协调性差;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并存;监管机构膨胀加剧;金融业各部门发展失衡;金融风险隐患严重,因此,有必要改革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为提高我国金融临效率,增强金融业竞争实力,我国宜建立统一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具体可选方案有两种:一是建立中央金融监管委员会,负责制定银行,信托,证关,险监管的有关政策;二是建立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在国务院领导下,全面负责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全球混业经营大潮,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初露端倪,这对中国的分业监管体制提出了巨大挑战,改革迫在眉睫,但由于宏观环境和微观体制都还不成熟,尽管当局已经做出了努力,但对于监管体制的改革还没有明确方案.基于这一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紧迫性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走向混业经营的必要选择,现阶段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法律体制。现实中我国已存在着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公司,但目前我国金融业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原则。虽然分业监管可以实现对这些金融控股公司下属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子公司的监管,但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体以及其母公司的监管却出现了法律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