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有句古语,叫“莫以善小而不为”,用在市场开发上,可以变为“莫以‘市’小而不为”。许多在常人看起来‘市’小利微的小产品,有可能成为企业成长的大出路。拉链本是不起眼的小产品,经过吉田忠雄的开发,最终硬是成就了吉田工业公司的霸业:每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产品占日本拉链市场的90%,美国市场的45%,世界市场的35%。能从一条拉链中拉出这么多天文数字,足见小市场的大魅力。这一事例从中给人们的启发是:从小处着眼同样能够发现市场、拓展市场;不起眼的小产品同样具有大出路。创业之初的企业家,势单力薄,往往由于缺资金、缺人才、缺项目,…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衣的小公司,董事长多博川先生偶尔从人口普查资料上获悉,日本每年新生婴儿250万人,他立即意识到尿布这个大企业所不屑一项的小产品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就算每个婴儿每年最低限度只有2条,一年就是500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该公司立即转产婴儿尿布,结果产品畅销国内、遍及全球。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尿布市场的三分之一,多博川先生也因此成了享誉全球的“尿布大王”。然而,眼下许多工业企业热衷于开发投资几百万、几千万元的大产品,却不重视投资几万元、几十万元的…  相似文献   

3.
要想推出自己的品牌,我们认为有几个非常关键的支撑点. 1 产品品质 品牌最主要的价值是它的产品,对消费者而言,产品的品质主要表现为产品的质量,质量是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质量既是商品在市场上实现交换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真正的品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能提供好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起衣服上的拉链,恐怕没有多少人看得上眼。然而,如果说有人居然在小小拉链上做足文章,进而成为“拉链大王”,恐怕就该让人刮目相看了。这个拉链王国中的大王,每年营业额达25亿美元,年产拉链84亿条,其长度相当于190万公里,足够绕地球47圈或从地球到月球之间走上两个半来回。从一条拉链中拉出这么多天文数字的,正是日本吉田公司的创办人吉田忠雄。  相似文献   

5.
粉红的色调,醒目的装修,统一的“哎呀呀”标志,品种繁多的饰品,而且多数不过几元钱。然而,这样一家小店,节假日期间单日销售额能超过5000元。哎呀呀年销售2006年就己超过1亿元。上千家加盟店和上亿的营业额让人们睁大眼睛——  相似文献   

6.
新技术带来的机遇:电商让我们配件产品有机会做品牌 黄继武是做陶瓷配件的,就是为瓷砖做花砖、线条等. 他做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我们的产品如同衣服上的纽扣、拉链,又好像是烹饪的油盐酱醋,有了它们,就有了亮点和味道.瓷砖配上我们的花砖和线条,更能体现出瓷砖整体空间的搭配风格.” 在过去几年,黄继武经营这个产品很是迷惘:都是一些传统的小产品,花色单一、产品的使用面也有局限,跟在一些瓷砖品牌的尾巴后面,因为这个产品独立性差,对基础产品依赖性太强,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相似文献   

7.
品牌是我们这个产品和服务充斥的时代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有品牌就意味着有市场,强势品牌就意味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很强的赢利能力。一个通常的问题是,市场在哪里?单仁认为,市场就在目标客户的大脑里,提到某一类产品,一般顾客会立刻想起好几个不同的牌子,但正常顾客的大脑里不会装下超过5个的牌子,除非是那些广告商和专业研究人员。比如一个家庭主妇想到买空调时,会很快想起海尔、格力、美的、LG等几个名牌,其它的二线牌子几乎没有几个人会想起;又比如想到买保险时,我们会想到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友邦保险等几家知名大公司。我们之所以要打造强势品牌,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自己的牌子锲入顾客的大脑。而要打造一个强势品牌,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做好品牌的定位。 单仁认为,做品牌定位,其目的就是让品牌更容易和目标顾客沟通,更快速地把品牌植入顾客的大脑。因此,一个企业如果想让自己的品牌进入顾客的大脑,做好品牌定位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而准确的品牌定位,能帮助某个品牌成为类别市场的代表和专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镇企业》1999,(10):21-22
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微波炉产销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总资产11亿元,其微波炉的年产规模达到600万台,占有着国内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数年蝉联国内微波炉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的双项桂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微波炉市场第一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格兰仕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竞争实力,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了15%,而在阿根廷有30%,南美洲超过20%,北美也有很大的突破。1998年格兰仕实现了工业总产值20.1亿元,利税总额2.1亿元,出口创汇4…  相似文献   

9.
王缨 《中外管理》2005,(10):72-75
10月第一天,强悍的西门子就正式将它亏损严重的手机业务“倒腾”给国际市场上的“后生”(台湾)明基了。日耳曼人低下了高贵的脑袋,干干净净地将研发中心、相关知识产权、制造工厂、生产设备以及6000名的全球员工“悉数奉送”;还倒贴2.5亿欧元的现金与服务进行市场营销和专利开发……完全以净值无负债的基准完成品牌交接。相对于今年大陆企业海外收购的举步维艰,明基,不过是台湾第二代IT企业,它怎么就能强势拿下欧洲百年老牌公司的一项核心业务?得失在刹那?还是冥冥已定缘?明基认为:并购最终靠的是公司的文化底蕴、清晰的价值理念。15年,明基走出台湾,越洋跨洲,迈上大陆,逐步构造了自己强势的总部文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彻底取消,世界纺织品 服装市场竞争空间加大,童装作为其重要部分更加能够体现市 场放开的波动。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童装产业就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整合资源优势,发展品牌经济是振兴中 国童装业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零到16岁儿童有3.8亿。年童装消费需求量在8 亿件左右,权威机构预测在今后几年,每年仍将以8%左右的速 度递增。童装市场成为中国最有增长性的市场之一。 尽管早在几年前,国内就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童装生产 基地,即广东的佛山,浙江的湖州,福建的石狮和武汉。后来 由于受市场信息,原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左右,石狮和武汉的童 装生产已经趋于弱势,佛山和湖州的童装企业在经历了市场的 洗礼后继续做大做强。业界普遍认为,现在国内童装是湖州、佛 山和东莞三分天下的局面,而这三大童装产业集群尽管在生产 数量上相当可观,但是,却大多是无品牌产品。其单个品牌市 场占有率仍然很低。 虽然低廉而丰富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使我国童装产业在 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目前童装产业自身存在的 问题仍严重阻碍着行业的发展。 童装在服装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有品牌的童装专 业生产企业不到200家。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日本“尼西奇”公司原是一家生产雨衣的小公司,董事长多博川先生偶尔从人口普查资料上获悉,日本每年新生婴儿250万人,他立即意识到尿布这个大企业所不屑一顾的小产品所具有的市场潜力,就算每个婴儿每年最低限度只有2条,一年就是500万条,何况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于是,该公司立即转产婴儿尿布,结果产品畅销国内、遍及全球。如今,该公司的尿布销量已占世界尿布市场的三分之一,多博川先生也因此成了享誉全球的“尿布大王”。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还未弄懂"品牌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成 《企业研究》2005,(2):48-49
品牌国际化是营销中的专门用语,有它的特定含义,不是哪一个企业想说自己的品牌国际化了,就是品牌国际化了。误解常常有几种: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性的品质要求,比如与跨国企业的品牌产品相当,或是大量的OEM,也就是用别人的品牌加工出口产品.就品牌国际化。再认为取一个"很靓"的洋品牌名字,完成了所谓的品牌识别系统的国际化设计,看起来像是一个国外的品牌,就与国际接轨了。还认为在国外打上广告,宣传企业品牌就是品牌国际化了。其实,这些都不是"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定义:百年老店品牌是什么?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有一个定义: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用不着说下半句,一般人也就能明白,品牌有点像中国人熟悉的“老字号”。中国的企业家喜欢这个词,他们会用一个稍稍现代的词说百年老店。这是一个值钱的宝贝,因为市场里买不来,即便买来了,也不算数,能不能经营上100年不说,要是消费者不认可,一切都是白搭。品牌附加值低,是中国企业的心痛,搁在心里闷得慌,不过,再慌也慌不过“品牌荒”。2004年的中国企业就碰到了这个问题。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做够了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生产出口的服装中,95%是为世界各国的著名奢侈品牌和各大零售服装连锁巨头做“贴牌”。就产品质量而言,中国服装品牌的产品工艺完全达到了国际名牌服装厂商的要求,但是能进入国际服装高端市场的本土品牌却屈指可数。品牌市场竞争力不足,与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双重压力和挑战。随着服装业的升级和国际服装品牌挤进中国市场,中国的很多服装企业已开始重新进行定位、进行产品创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加强品牌营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李成 《企业研究》2005,(2):48-49
品牌国际化是营销中的专门用语,有它的特定含义,不是哪一个企业想说自己的品牌国际化了,就是品牌国际化了。误解常常有几种: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性的品质要求,比如与跨国企业的品牌产品相当,或是大量的OEM,也就是用别人的品牌加工出口产品,就品牌国际化。再认为取一个“很靓”的洋品牌名字,完成了所谓的品牌识别系统的国际化设计,看起来像是一个国外的品牌,就与国际接轨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运动用品市场越来越大,但优秀运动产品品牌却为数不多,能马上从记忆中想起来的似乎只有双鱼、红双喜、燕子等少数几个。国内品牌如何做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介绍两个国际著名网球拍品牌,维尔胜、百宝力的成长历程,比照我国运动产品品牌,探讨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任何企业都是为了获取利润与回报,从这种角度来看,“船大”未必就有国际竞争力,未必就能产生高效益。我国已有的一些大企业,资产数百亿人民币,有上千名工程技术人员,拥有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可谓不小了,但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至今做得还很不到位,即使把它搞得再大,其产品还是不易进入国际市场。“船小”也未必没有国际竞争力,意大利全国有135万家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生产了许多世界级名牌产品,有的企业经营了上百年,职工只有几十人,可营业收入却高达数千万美元。可见,企业该大则大,宜小则小。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不是企业的大小,而是其资本运营效率和或资本盈利能力,是企业的杰出性。企业生存和发展靠的是其杰出性应该也只能建立在杰出性基础上。什么样的规模有利于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杰出,这样的规模对该企业来讲就是最经济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MP3是中小企业集中,同时又不乏大品牌的市场。这个门槛低、投资小、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中。众多中小企业通过代工。为大企业提供服务。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小企业。也正在觊觎MP3品牌市场。希望从中获得自己的份额。但是,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2005年经过多番市场洗牌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原先十分混乱的品牌如今已经变得清晰,单是国内就有几百家中小MP3厂家被市场洗了出局。洗牌的结果不但让市场品牌更清晰。同时有大品牌的支撑能够给消费者以信心,使得他们会继续支持MP3而不会投向其它的行业产品中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欧、中美就未来几年纺织品贸易达成协议,我国服装出口企业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市场环境,但是由于我国的服装业过度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水平有限。打造服装企业的敏捷供应链,通过管理创新可以使我国服装出口企业能主动适应国际市场采购模式的变化,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扩大服装出口。服装业敏捷供应链服装作为一种创新性产品,其产品特点导致需求难以预测,产品需求平均偏差,偏差率大于40%。服装零售企业普遍存在存货率高,销售季节过后降价幅度大等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在选择服装供应商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因素就…  相似文献   

20.
王馨 《河北企业》2012,(10):79-79
<正>一、企业客户开发的现状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强势的金融危机,企业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开发客户。客户即买家,客户是业务员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业务员、客户和企业相互依存。正确处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尚需做出不断的努力。二、企业开发客户的条件(一)公司产品优势1.重视产品的品牌、质量。质量是品质的保证,而品质是品牌的基础。要提高品牌竞争力,首先,要在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其次,应树立产品良好的形象,可以通过广告营销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再次就是学习国际知名公司的品牌管理经验。2.产品的宣传推广。企业获得利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