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彦 《特区经济》2002,(5):30-31
一、我国企业工资架构的背景及现状 中国企业的工资结构从50年代开始就是沿用国家统一的多级别的结构形式,直到最近几年国家才放开了工资结构的管理,国有企业可以自主拟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工资结构,根据企业自身实际设计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应运而生。但是,从工资结构本身来看,传统企业仍然跳不出几十年来多等级的工资结构观念。传统的工资结构普遍存在着以下的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产权导刊》2011,(5):28-30
人社部:我国将力争职工工资5年翻番 京华时报4月19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水平为核心.以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内容,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5年翻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宁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表示,为解决建筑业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该区决定对建设领域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费率浮动制度。对于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将加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据规定,连续两年存在拖欠或者一年内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筑企业,在其新项目申领施工许可证或招投标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证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在正常缴纳2%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百分点,向其加征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相似文献   

4.
政策导航劳动部调整工资分配调控重点人人劳动部了解到,1998年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将从限制工资过快增长,转移到保障最低工资,保障工资合理增长。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控制力度即工资分配自我约束机制明显增强,工资过快增长的问题将不再突出,可能还会出现一些用人单位有意压低工资的新问题。为此,劳动部调整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重.点,从限制工资过快增长逐步到保障最低工资和保障工资合理增长,即主要转到保障职工的利益,避免出现压低工资等损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上,将加快建立以工资指…  相似文献   

5.
葛晓晶 《中国经贸》2010,(14):111-111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工资政策的规定,逐步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工资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各类特殊人员我们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工资政策,做到了新旧工资制度的平稳过渡,保证了企业的改革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近日,温州市出台《温州市区建筑业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障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从8月1日起,在市区从事工程建设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必须按照规定缴纳工资支付保障金。《办法》指出,建筑业企业在参与市区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或者承揽业务时,必须出具《履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承诺书》,并在签订承包合同后10日内或者领取施工许可证前办理工资支付保障金手续,已经办理的须提供工资支付保障金缴款凭证或保函。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企业工资分配方式的不足“八五”以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进行了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取消了指令性工资计划,实行了以弹性工资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办法,对工资总量采取了“两低于”和进一步改善了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额挂钩办法,扩大实施范围。这一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强化了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逐步打破了平均主义。对克服企业面临的一些客观困难,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仍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工资分配方面,企…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对于全部规模以上的企业工资差异分别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进行了度量和分解。结果发现,在不同行业、地区与所有制对劳动市场进行分割的影响下,将会产生大约20%—30%的劳动力流动障碍引致的工资差异。对工资决定的函数进行回9-3结果表明,个人人力资本特征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并不太大,而外部市场和制度特征以及企业特征对工资具有较强的影响。对高工资地区的工资差异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结果显示,存在两种高工资的类型。一种是工资越高,收入差距也越大,尤其是显示流动壁垒的组间差异越高;另一种是较高的工资伴随着较低的收入差距,表现为最低的组问差异。两种类型表明了两种决定工资的机制,前者来源于行政垄断,而后者来源于市场化机制。在这样的市场化基础上,效率和公平得到了兼容和统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治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福州市日前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规定建筑企业如果拖欠农民工工资将停止招标资格。该《通告》指出,对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采取通报批评、记录不良行为、停止在福州市参加招标活动及承接施工任务等措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与企业的经营效益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企业氛围,创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税法和有关财会制度([津劳字1998]86号)规定,经批准实行工效挂钩执行“两低于”工资办法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其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可在当年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按批准工效挂钩执行“两低于”工资办法提取的工资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在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经税务机关审核,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相似文献   

12.
李丽丽  李荣林 《南方经济》2019,38(5):97-120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以及进出口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引入企业创新机制效应检验中间品进口多样化的工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企业创新均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进一步考察企业的出口状态、所有制结构及企业所属地区差异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对出口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及企业创新对工资分布高分位企业的工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认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通过节约成本、提升生产率及企业创新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工资水平的利润共享机制存在。在控制成本效应及生产率效应两种机制之后,企业创新成为中间品进口多样化作用于企业工资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财务会计与税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的不同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妮 《辽宁经济》2004,(2):81-81
工资薪金支出。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佩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会计上,按照本年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计人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减少本年会计利润。而税法规定,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计税工资标准扣除。所谓计税工资标准,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工资薪金费用。  相似文献   

14.
张农 《西部大开发》2011,(4):137-137,178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健全和完善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正常增减的重要机制,有利于劳资合作双赢局面和主导思想形成,有利于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有利于国家和企业的和谐稳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行政观念影响造成协商阻力较大、工会基本职能发挥不够造成协商弱化、过多的协商议题和烦琐的协商程序使企业行政却步和工会积极性受挫。本文从工资决定机制逐渐成熟、工资集体协商的优越性、操作过程中的缺陷等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当前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集体经济》2006,(5):33-33
据《工人日报》报道,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在该省劳动保障会议上,批评一些企业长期“只涨利润不涨工资”的现象说:“一提给职工涨工资,就有干部说工资高了影响投资环境,企业负责人就跟着说工资成本太高,企业难以为继。这实际上是个糊弄人的托词。相关部门必须给职工涨工资撑腰。”此事一出,即引来多方关注。有关评论认为,通过法律手段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破解“只涨利润不涨工资”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建筑业企业每月至少一次支付民工工资,工资必须以货币支付,不得以饭票等实物抵充。据悉,针对今年拖欠民工工资的严峻形势,南京市有关部门准备下半年在建筑行业强制推行“月薪制”。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全面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辽宁省政府在近日转发的《辽宁省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辽宁省内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的,将被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意见》要求,工商部门要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不诚信行为跟踪记录,列为监管工作重点;对历史拖欠久拖不决的,要加大处罚力度,进行公开曝光: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人力资源部牵头制定了“工资条例”,国务院将择时公布实施。主要内容是: 一、主旨意义。一是条例将用来规范分配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促进建立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二是条例将把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由于我国企业所有制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需要逐步推进。根据条例,五年内,工资集体协商将覆盖所有企业,目前将会建立区域性的、行业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由地域性的、行业性的工会和商会进行协商,确定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素敏 《魅力中国》2013,(13):268-268
职工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的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经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和关注。但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的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在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对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管理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两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透露。企业普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原则性文件已制订完成,并上报国务院,有望不久后公布实施。该文件会从法律、机制和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原则性规定。和意见直接配套的若干法规政策也在制订中,如已完成草案的《工资条例》试图从工资决定的方式、最低工资、工资支付、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工资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