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峰 《发展》2008,(4):28-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一是明确了新目标。把“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二是部署了新任务。提出要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在部署加强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涉及劳动保障工作的就有三大任务,即“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南京实现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启动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承前启后之年.南京将全面转入比化发展阶段。将促进南京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市对南京的新要求.创新路径,优化发展.努力建设国际化“人文绿都”以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一直是为中国各届政府高度关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和基本职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的治本之策,必将为平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服务发展要有新举措.市场监管要有新机制.消费维权要有新办法.依法行政要有新进展.各项保障要有新水平”,应坚持“五围绕”,“五创新”.全面推进工商“五大”体系建设。提升工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今后几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改善民生“六大工程”为主要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确保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真正惠及全市人民。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八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泉 《东北之窗》2011,(2):14-14
老有所依,作为“五有”之“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之一,乃是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梦想。也正因为如此,一对农民工翻唱的《春天里》,在网络上唱出“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才让省委书记每每落泪,更通过网络引起亿万网民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如何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使农村群众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目标,是摆在当前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十七大最大的“亮点”。大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要继续以最大的决心、最硬的举措、最优的政策、最好的作风、最强的合力,“破七难”、保民安。  相似文献   

10.
《宁波经济丛刊》2010,(2):17-21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并“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养老保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十二五”民生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刚 《重庆经济》2010,(4):8-12
民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的内容和要素不同。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作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2.
“留守老人”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沉重话题.是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关爱“留守老人”.真正使“留守老人”能够安享晚年.这既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具体要求.又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201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出台了一系列社会政策,进一步推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人民群众进一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开辟新路径?教葡改革颁布纲领性文件,“学有所教”迈向新阶段。贯彻国家纲要精神,浙江先后颁布《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相似文献   

14.
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未来5年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了全面部署.同时对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其中“实现农民收入五年倍增.城市居民收入六年倍增”(以下简称“双倍增”)则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双倍增”计划令人振奋.值得期待.实现“双倍增”.将使南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经过五年和六年实现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张道航 《北方经济》2008,(11):13-15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住房与房地产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相似文献   

18.
郑进达 《宁波通讯》2005,(12):46-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编制了“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平安宁波”,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这是对我市建设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既顺应民心,又符合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9.
从“十一五”发展,包括到2020年的发展来看,就是未来五到十五年这段时间,我们需要面对的环境、矛盾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就是说,我们现在面临几个“新”:第一,有新的增长态势;第二,有新的增长空间;第三,有新的增长动力;第四,有新的发展理念。这四个新,可以说是“十一五”所建立的一个新的起点,或者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按照中共十六大的提法是二十年时间,“十一五”计划是头一个五年,这个五年就奠定了四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20.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