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
抛弃经典财务理论中理性经理人的假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以2006—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用管理者的相对薪酬、持股状况和实施并购次数构建综合指标来衡量公司高管的过度自信程度,从公司高管过度自信的视角重新审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倾向于少发放现金股利来增强内部融资;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越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现金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董事长个人特征、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董事长个人特征角度,以董事长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以及教育背景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考察董事长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年龄越小,任职时间越短,学历越低以及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过度自信行为越强,越选择较高负债比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董事长相比,民营上市公司董事长过度自信程度更强,其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也更强。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和拓展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而且有助于我们从董事长个人特征方面来理解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  相似文献   

3.
罗进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3,(12):111-117
以2009年和2010年具备股权再融资资格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信息透明度的角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股权融资成本具有负面影响;具体而言,管理者越倾向于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收益平滑度越高,因此收益透明度越低;相比非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的企业,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股权融资成本更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为财务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构建回归模型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进而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并利用2010—2012年发布年度业绩预告的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活动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当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充裕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实施更多的并购活动,而这些并购活动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5.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永东  朱广印 《金融评论》2010,2(2):73-82,38
基于企业理论和财务理论,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2006~2008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并购行为的重要动力和原因,企业并购政策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过度自信企业实施的并购行为比非过度自信企业高20%左右;而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并购决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过度自信管理者相信自己是忠于股东的,但是却可能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决策;标准的激励合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能需要在项目评估和选择管理层方面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公司并购的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更容易导致发生公司并购.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2007年~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女性高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高管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过度自信的概率,降低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降低内部融资偏好;在控制女性高管影响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增强了内部融资偏好。本研究为提高管理层的异质性、发挥女性的治理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所有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债务融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莲琴  陈文静 《技术经济》2010,29(11):98-102
本文以2002—200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OLS回归模型考察了在不同所有制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中,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债务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更加过度自信,更倾向于选择债务融资;在债务期限方面,不同所有制公司的过度自信管理者都倾向于使用长期债务,但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这种倾向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有管理者过度自信度量方法进行比较,依据心理学自利归因理论提出新的度量方法——自利归因度量方法,对2012-2013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状况进行度量.结果表明,自利归因度量方法较现有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识别更加宽泛且符合实际.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实证检验,得出管理者过度自信易导致企业非效率投资、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结论,从而验证新方法度量变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对政府干预与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选取2005—2012年相关数据,通过构建政府干预与偏离程度模型、政府干预与调整速度模型来检验政府干预对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偏离程度与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对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存在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偏离程度越小,调整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董事长个人特征的角度,分别以董事长的年龄、任职时间、学历以及教育背景作为董事长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由此考察了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的年龄越低,任职时间越短,学历越低以及当董事长拥有经管类教育背景时,董事长的过度自信行为越强,因此,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越弱。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而且也为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制定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管理层自身特质对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质量的影响入手,融入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人”假设并合理选择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选取我国2008-2013年主板A股2 219家年度自愿发布盈利预测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愿性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自愿性盈利预测披露质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自愿发布更加频繁的盈利预测,同时发布盈利预测更加及时,但预测准确度会显著降低.该结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者提供了相应借鉴,同时为投资者进一步解读管理层自愿发布的预测信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蒋先玲  黄鑫  陈乾 《技术经济》2021,40(4):122-132
本文从权衡理论和非理性管理者出发,以企业过度负债而非企业实际负债率的角度,重新衡量企业资本结构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加重企业债务负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融资约束较低和资本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加重企业负债的程度;同时在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容易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形成共谋,恶化企业过度负债程度,而外资大股东则能起到监督和制衡的作用,约束管理者的激进行为.本文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本结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研究,对于推进"去杠杆"和实现经济软着陆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庄平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1,30(7):103-107
选取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风险的代理变量,利用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企业风险的格兰杰原因,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发的企业风险在管理者过度自信滞后的第二个经营年度表现显著;企业风险不是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为首先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形成的原因,随后从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层次介绍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同时针对其中的缺陷指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秦常娥 《时代经贸》2007,5(12):94-96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作为终极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显著低于非国家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认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我们选取1997~2004年深沪两市610家上市公司,组成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联立方程,扩展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管理者利益侵占与公司业绩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资本结构对管理者利益侵占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负债融资不能抑制管理者的利益侵占行为;资本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倒U型”的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动态权衡理论,证实了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同时,管理者利益侵占会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秦常娥 《时代经贸》2007,5(12X):94-96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作为终极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显著低于非国家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相似文献   

20.
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为金融学的影响下,公司财务研究领域也开始重视管理者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管理者非理性有很多表现形式,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一直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财务决策之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遗憾的是,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却一直滞后于理论的发展,其原因在于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因此,本文尝试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构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