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德国职工技能培养主要依靠职业教育,大多数的德国年轻人初中毕业后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就连一名普通的水暖工上岗也得经过以下必要的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2.
《IT经理世界》2011,(11):128-128
当新近这场全球经济危机袭来之际,德国的失业率下降到7%左右(美国超过10%),创17年来最低纪录,被称为德国“就业奇迹”。为什么?德国的“短时工作”政策一一当用工需求不振时,德国企业有权减少员工工作时间并只需根据工作小时支付工资——真的这么冲?  相似文献   

3.
承德石油学校网上培训系统于2010年7月底投入试运行,该系统的培训课程以石油高校的生产实习大纲为标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石油行业内的教学资源,通过声音、视频、动画、模拟仿真等展示方式向实习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全方位的操作技能培训,实现操作技能培训的多媒体教学。本文着重介绍该网上培训系统的组成、功能、特点、技术基础及在承德石油学校内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企业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企业提供的培训与员工个人特征、企业特征和员工企业匹配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培训实践对工资水平的决定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提供的培训投资呈现了极不平衡的现象:技能水平和职位等级高的员工能获得大量的培训投资,处于企业生产和技术部门的一般员工获得的培训投资显著偏低;国有企业大量投资于员工的一般培训,不注重企业专用培训,而外资企业则刚好相反;技术资本密集或者技术进步较快的企业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更注重员工培训。研究还发现,企业向员工提供的大部分一般培训显著地影响了员工的工资水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国有企业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化工企业朝着低能源消耗、零污染排放的新型技术方向发展,企业对职工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建立学习型企业,推动职工培训教育向纵深发展,是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文章总结了化工企业传统培训方法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培训思路和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6.
许宁 《车间管理》2006,(1):47-47
第一职业培训:造就技术人才西门子公司早在199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这些基金用于吸纳部分15岁到20岁的中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的年轻人,参加企业3年左右的第一职业培训。其间,学生要接受双轨制教育:一周工作5天,其中3天在企业接受培训,另外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知识。由于第一职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年轻人进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也深受年轻人欢迎。现在公司在全球拥有60多个培训场所,每年培训经费达10多亿美元。目前共有一万名学徒在西门子公司接受第一职业培训,大约占员工总数的5%,  相似文献   

7.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工程训练中心主要为印刷学院的实习教学提供支持,此外还向社会承接一部分印刷业务。中心拥有各种印刷设备,如德国海德堡SM102对开四色胶印机、樱井OL 466SD+C对开四色+水性上光胶印机、SM52+CP2000八开四色胶印机等。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我随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班组长高技能人才赴德培训赴德国考察,收获颇丰。在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加速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德国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为我在班组建设工作中提供了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驻潍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建专业、顶岗实习等形式的合作,提高了办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就业。但目前的合作存在合作层次低、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建立长效机制,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双结构"转换的失业率模型,来寻求长期动态均衡失业率,并实证检验就业结构转型与失业率变化的Grange因果关系;以此为基础和对高增长率与高失业率的反思为契机,对失业率变化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论认为就业结构的部门转型(即由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的就业转移)与经济增长水平对失业率变化具有大体相同的解释能力,即有利于降低总体失业,加大总体就业水平;然而局部的失业率因素分析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总体失业率水平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借鉴欧洲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学习借鉴工业发达国家在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熟经验,加快推进我国机械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2004年4月14日至4月28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组织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赴欧学习考察团,对德国、奥地利等国的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社社长于清笈为考察团团长,成员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及来自全国各地机械、电子、建材行业的企业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等21人组成。 考察团在欧洲期间,先后会晤了奥中友好协会、德国经济部劳工管理总局(德国劳工服务管理中心)、德国法兰克福劳动局、波恩市劳动局、波恩市工商会、德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德国高技能人才数据管理中心、德国劳工市场和职业培训研究所等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组织,分别与他们就该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政府对高技能人才的特殊政策、鼓励措施和管理方式,以及专业人才培训交流管理体制和培训考核制度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了梅赛德斯一奔驰博物馆,实地考察了维也纳技术之门工业园区和想象力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12.
目前,企业培训已向深层次发展,许多企业己将职工培训向各个领域渗透,其内涵已远远超过培训本身。如一些企业除了职工知识技能的培训,还通过一定形式向培育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劳资关系等方向发展,使企业管理行为进入更深层次的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依托创业生态服务系统“企业+”平台,10月12~31日,北京服装学院的北服创新园(BIFTPARK)首次向全社会发起北服创新园开放周系列活动,为渴求分享创业经验的年轻人提供最为珍贵的智慧宝典--入驻企业开放日、时尚品牌创业讲堂,还有特别为企业开展的“我是时尚创业家宣讲会”以及各种企业展示等活动。  相似文献   

14.
总部位于德国ESSEN的蒂森克虏伯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德国第六大工业集团。其前身蒂森公司与克虏伯集团都是源远流长的家族企业。1995年,为了避免竞争过程中的两败俱伤,这两家德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将  相似文献   

15.
企业按照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企业的特殊需要和效益情况向职工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是一种特别需要发展的事业,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强势补充。 世界上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推行了企业补充养老计划。如美国,基本养老金提供的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补充养老为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补充养老计划。德国1975通过了《企业补充养  相似文献   

16.
《现代班组》2010,(1):4-9
国务院国资委历来重视中央企业班组长的素质培训工作,已先后两次组织部分央企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和高技能人才走出国门,向发达的工业国家学习。他们这次远赴德国,亲临国际著名的宝马、大众、西门子、空客等公司的生产现场进行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维,学到了经验,找到了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实践证明,中国企业班组长走出国门,向先进国家学习,是增强素质、提高价值、夯实基础、促进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正> 德国的许多企业,虽然不像奔驰、西门子那样声名显赫,但是若以市场占有率为标准判断,它们却是真正的超级明星,在世界市场上,其产品往往占到70%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它们创造的。它们是如何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18.
促进就业: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3年始,德国推行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改革的取向,是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从而增强就业灵活性。为此,德国政治家和经济学人做了大量社会动员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向有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回返,将就业安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政策设计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实行去官僚化改造,变革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险条例,激励失业者从事灵活就业。同时,辅之以对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在职业培训和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在经济整体向好的形势下,德国改革取得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失业率下降的成果。这其中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值得中国决策者和公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促进就业:德国劳动力市场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3年始,德国推行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改革的取向,是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从而增强就业灵活性。为此,德国政治家和经济学人做了大量社会动员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向有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回返,将就业安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政策设计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实行“去官僚化”改造,变革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险条例,激励失业者从事灵活就业。同时,辅之以对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在职业培训和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在经济整体向好的形势下,德国改革取得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失业率下降的成果。这其中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值得中国决策者和公众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却严重不足.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政府、企业、学校三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政府加强监管,协助企业与学校建立更多有效的合作机制;企业增加与学校的信息沟通,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的学生实习和教师顶岗机会;学校更新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加对口的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