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函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意识,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他提出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他在反对道家的天命论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革命实践出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人从这个定理出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无产阶级治党治国的科学,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历史证明:以人为本,有效地把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贯注于群众之中,不断地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又是科学,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常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提出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正确地揭示和反映了这个一般规律。这是从研究对象角度看.从内容结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如实地反映了物质世…  相似文献   

3.
<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指导,是现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之根本。然而仅仅有了这种理论,并不能保证革命一定会获得成功,还必须不断反对教条主义,进一步把它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分不开的,重温反对教条主义斗争的历史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在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中,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恩格斯既没有产生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巨大的思想影响,以至于在其思想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暠,也不是另一种观点所认为的,马克思恩格斯自始至终走的就是独立自主的哲学道路,与费尔巴哈没有多少关系。费尔巴哈哲学对青年马克思恩格斯起到的,是一种灯塔似的思想指引作用。在费尔巴哈哲学的指引下,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体系,逐步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他们思想发展的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受到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启示,但却从未在费尔巴哈处停留,没有所谓的"费尔巴哈阶段暠,也不存在所谓的"费尔巴哈派暠,应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看待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丁俊发 《中国储运》2013,(10):38-38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即“用时间消灭空间”.他讲:“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市场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的时间减缩到最低限度。”他认为,经济时间的长短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两者可能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把人的认识过程归纳为两个“能动的飞跃”,即从感性到理性之能动飞跃;再从理性到实践这一能动的飞跃.并且着重指出第二个飞跃,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深刻领会毛泽东同志关于第二个飞跃的理论与实践,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让中国人站了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富裕起来……”人民用简洁凝炼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五年来,已经实现和正在实现的两个伟大目标——领导人民翻身求解放救中国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用铁与火的野蛮入侵,把沉寂封闭,自给自足的中国变成了积弱不振的“俄北瞰,英西,法南瞵,日东眈,鼾寝于火薪之上,孱卧于强邻之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拯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亡,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唱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悲歌.但一次次“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抗争,虽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罪恶图谋,却无力扭转中国继续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下滑的颓势,只留下了诸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不尽遗憾…中国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近代由于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血腥掠夺,变成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里地.中国讲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具体问题,不从中国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8.
<正> 最近一段时间,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出,全党和各级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措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性决策.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武器.社会主义制度确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和《矛盾论》《实践论》发表80周年之际,9月26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中心组举行2017年第九次集体学习(扩大),主题是发扬学哲学用哲学优良传统,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交通运输实践。部党组副书记、部长李小鹏主持学习并强调,要大力发扬学哲学用哲学的优良传统,把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发展,也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战争实践的体现,其内涵主要包括战争论、军队论和战略战术论三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这一思想所体现的以人民利益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为价值归趋的理念逐步转化成为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思想的内核。基于此,这一思想必将并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性作用,并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革命史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门课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然而,近几年来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忽视了中国革命史教学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要么将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时数一减再减,减到无法实施教学的程度,要么干脆砍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对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中国革命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的作用作些探讨.一、党中央历来重视中国革命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学习历史.他曾经说过,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处指出要对人民,特别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要进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的热情.江泽民总书记专门就此事在1991年3月9日深夜给李铁映,何要昌写了一封信,要求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自《公路运营理论与方法》一书,作者张少锦是一位土木工程师,也是一位有哲学学术背景的管理学博士。他通过自身的施工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及在交通行政、交通科研中的实践,运用逻辑推演和归纳辩证法,对公路运营业务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及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反思、提升,用常态化、高品质、优绩效的工程观,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方面科学构建了公路运营体系的方法论和技术体系,包括公路运营的本质认识,运营管理体系、理论、方法,以及智能化治理与工程实践等。本刊摘录部分内容,供同行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品格,那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白居易所说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正是对这种典范精神的揭示.在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伟大社会变革中,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尤其认同这种典范精神,弘扬了这种曲范精神.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夏振坤研究员就是其中的一位.自从1986年相继推出《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探讨》、《论改革与发展》、《摆脱迷惘》等等学术专著后,他新近又推出了25万字的《中国的改革与农业发展》(1993年9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体现了作者“关天国计民瘼”的社会使命感,体现了作者“担大任,致高远”的学术追求,体现了作者“言必开新,文必因时”“的创造精神,对于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问题,作者再次奉献了智慧,读后予人启迪.作为一个有突出成就的经济学家,夏振坤先生以“立论高远,致思周详”见称.他关于中国的改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无不以他宏大豪迈的哲学感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天人观对中国传统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形成了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即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自然界的变化去调整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不仅注重人体外部的肢体活动,而且注重身体内部机能的锻炼。这种整体锻炼的做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一个根本性特征。其次,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还形成了崇尚自然、注重仿生的特点,从而使中国传统体育打上了深深的东方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论利益约束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引起根本性的改变,对于长期被异化、扭曲的物质利益观和价值观是历史性复归,无疑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主义开宗明义指出:“人首先得衣食住行,才能从事其它社会活动”,翻开历史的卷宗,舍去纷繁的种种表象,人类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们用不同方式对利益不断追求的历史,无论是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是陈胜、吴广起义,无论是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与冲突,概莫能外。这些纷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便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之争。正如一个外交家所说:“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马克思将其精炼的概括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近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世界的面貌,历史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旗帜,它的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它随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以及其它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就标志着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基本路线,就是在这时开始确立起来的。这个理论和路线的确立是一个过程,它是总结了我国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创立和制定起来的,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文献中,《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都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可惜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后者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重温一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尤其对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气”论对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纵观其发展历程,中国传统体育导引、行气的养生思想的发展总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气”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气”论的发展,导引、行气的养生思想也经历了一个萌芽、产生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周恩来曾经说过:“学习毛泽东必须全面地学习,从他的历史发展来学习,不要只看今天的成就伟大而不看历史发展”。基于此,本文拟对毛泽东早期(1910年秋—1921年春)哲学思想及其发展作点初步探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 一 青年毛泽东的求学生涯,是其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期,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是读了六年孔夫子的书,七年资本主义的书,“学的都是唯心论一派的学说。”自上东山高等小学堂起,特别是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深受杨昌济先生倡导的“贯通古今,融合中西”治学方法的影响,他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哲学名著,研究了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及近代的康有为、粱启超、谭嗣同等人的哲学思想,尤其对十九世纪末德国康德派二元论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仅在泡尔生的一本约十万字的《伦理学原理》上,他就密密麻麻地写下了一万二千一百多字的批语,并联系历史和现实,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正>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成书最早,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杰出古典军事名著之一,是我们祖先为人类进步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所总结的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至今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兵法经营学”在日本大行其道,并取得出人意料的成功;美国人运用《孙子兵法》的某些原理于军事和政治;有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和企业家也把《孙子兵法》列为必读之书。“兵法与经营本来是两种不同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